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西域胡服 裳服褊急(二)

雖然無法判斷胡坐(盤腿坐)是來自北方抑或西方,但是胡(椅子)、胡瓶(水壺)、胡粉(脂粉)、胡椒應該還是從西方傳來的東西吧。胡椒是東南亞和印度的特產,可是在中國印度產的胡椒最初是經由西域傳入的。

另一方面,胡食指的是沒有透過酵母菌發酵的餅以及炸餅蒸餅之類的(胡餅、燒餅、油餅爐餅煎餅、胡麻餅),不管是哪一個都是從西亞中亞傳入的吃法以及食物。說到底,在三世紀左右以前的東亞本來就沒有「粉食文化,而是將穀物直接用顆粒狀進行蒸煮食用的「粒食」文化,所以纔會從西方傳入把麥類磨粉後製餅或制面食用的粉食文化。原本漢語的「面」指的不是拉麪、烏龍麪、蕎麥麪之類的麪食,而是「麥粉」的意思

「餅」就是烘烤麥粉製成的食品,也就是麪包類的食物,而不是用糯米制成的「麻糬」(日語稱爲「御餅」)。爐餅是「用爐竈火烤的餅」,煎餅是「用油煎的餅」。粉食是沿着西亞到中亞的綠洲農業地帶傳播而來的,所以胡食的胡指的是西域,這是無庸置疑的。還有,後面會敘述到,所謂「胡樂」幾乎都是指西域音樂,而且很多是來自東土耳其的音樂。

若是現代日本人,不管是誰都身穿貼身的褲子開襟兩袖細長(所謂的筒袖)和下襬較短的上衣,也就是穿着洋服,意思是明治時代從西洋傳入的服裝,而不是指東洋的服裝。但是,實際上這個服裝可回溯到距今約三千年前,出現在中央歐亞大草原的騎馬遊牧民族,爲了方便騎馬射箭而改良的。之後,就如大家所見的,這種服飾普及到全世界。洋服會配戴皮帶和靴子,也是來自騎馬遊牧民族的穿着。

司馬遷的《史記》裡面描述,戰國時代趙國武靈王(在位期間爲西元前三二五~前二九九年)是如何從和北方強力遊牧騎馬民族集團的對戰當中,在趙國採用「胡服騎射」習俗的過程。這個時代的胡指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直接騎馬射箭的騎兵,比起馬匹牽引的兩輪以及四輪的戰車還要具有機動力,因此當中國仿效這樣的戰法時,連同服裝也一併採納。而且,從之後的漢代到魏晉南北朝,經歷了漫長的時期,過去的「胡服」也被編入中國文武百官的朝服或是便服,這樣的由來卻不知不覺地被淡忘了。

因此,在唐代突然再度受到矚目的「胡服」,照理說應該不是指過去從遊牧民族那裡引進的服裝,而是新式的「西方傳來的服裝」或「西域風趣的服裝」。依照繪畫資料來推測的話,看樣子是袖子細長的筒袖,還有較寬的領口反折,很多都是前面鈕釦式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卷第一有關粟特整體序文裡,提到他們的服裝是「裳服褊急」,也就是「褲子和上衣的幅度較狹窄,剛好貼合身形」。

石田幹之助的描述是「唐代異國興趣的主要潮流可以說盡是伊朗文物」,可是從現代來看,這樣的結論需要做一些修正。石田認爲離中國最近的西域即塔里木盆地地區,也就是天山南路的西域北道與西域南道整體是伊朗文化圈。西域南道的于闐確實是說伊朗系的于闐語,可是西域北道的龜茲或焉耆則是使用不同系統的龜茲語(=乙種吐火羅語)或阿耆尼語(=甲種吐火羅語),而且不管是哪種語言的文字都是屬於印度起源的婆羅米文或是佉盧文,同樣是印度文化圈或佛教文化圈。因此,應該是「唐代異國興趣的主要潮流是包含伊朗系、印度系、吐火羅系的西域文化與文物」更貼近真實的情況。

至於體現這種西域文化的,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胡姬,以及胡旋舞胡騰舞的舞者即胡女、胡兒。姑且可以想像他們的臉部輪廓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外國人」,尤其是年輕女性或少年。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春風

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白話譯文

住在郊外高級住宅區的少年們,走在長安西市的東邊熱鬧街道上,

騎乘着佩戴着銀鞍的白馬,如沐春風瀟灑而過。

踏着散落一地的落花,要到哪裡享樂呢?

在笑語喧譁中走進美豔胡姬所在的酒肆裡。

白鼻騧》 李白 (騧=一種奇特的黃馬

銀鞍白鼻騧,綠地障泥錦。

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直就胡姬飲。

(白話譯文)

白鼻的黃馬佩戴着銀飾馬鞍

裝飾着綠底刺繡的擋泥用錦緞。

下着綿綿細雨,春風吹拂的落花時分,

策馬加鞭直往胡姬所在的酒肆,飲酒去!

兩首詩都是春天花朵盛開的時期,以騎馬少年和酒場胡姬爲主題,詩裡運用的色彩對比美得像幅畫。第一首確定是描寫長安的情景,詩裡的「少年」也不是小孩子,而是名門富家子弟或是無賴遊俠之徒,不管是何者,都是出身於極盡豪奢之階級的年輕人。雖然第二首詩並沒有被斷定是歌詠長安的風景,可是這樣解讀也不爲過。(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