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生津潤肺 爲冬季健康打基礎

時序入秋,時不時下雨,冷熱交替之下,不少民衆出現過敏症狀。(本報資料照片)

入秋後主氣爲「燥」氣,容易產生人體津液不足的問題,最直接影響肺臟,但秋季的「收斂」特性,也是是恢復臟器功能的最佳時機,若能做好養生,可爲冬季的健康打下基礎。中醫師表示,此時的祛溼比重減少,要加強生津潤肺機能,民衆可自制百合蓮子粥、溫腎潤肺茶,達到潤肺效果。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表示,「秋燥」、「秋收」特性會產生相對應的生理病理變化,包含慢性支氣管炎、氣喘、鼻過敏、皮膚搔癢症、乾眼症、心理抑鬱等。然而,秋季的「收斂」特性也是是恢復人體臟器功能的最佳時機,若能做好養生,可爲冬季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周大翔說,夏轉秋最大改變來自溼氣差異,除溫度下降,溼度也隨之下降,最明顯的兩個環境特徵爲東北季風風大、日夜溫差極大。溫度有感下降,會造成肌表皮膚毛孔閉合、肺氣收斂,影響氣管及支氣管收縮,氣血內收也間接影響身體抵禦外來風邪及寒冷。

因此,中醫調理需生津潤燥、輕補腎氣來溫脾胃,促進營養物質及津液生成。飲食上宜平補,透過食粥及其他潤燥食物來潤肺養陰,相較夏季,祛溼比重可以減少,加強生津潤肺機能。

周大翔建議民衆自制百合蓮子粥,取百合20g、蓮子20~30顆、適量山藥、紅棗5~10顆剖開,依體質寒熱適量放1~3g肉桂,白米或部分五穀,將食材放入電鍋,約500~1000C.C.水量,根據個人喜好適量加減。燉煮半至一小時後即可食用,具滋陰補虛、潤肺止咳等效果。

至於溫腎潤肺茶,則取黨蔘5g、沙蔘2g、麥門冬8g、川芎2g、當歸2g、肉桂2g、甘草1g,放入300C.C.水中,熱水悶約半小時,溫服即可,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周大翔說,溫腎潤肺茶主要透過潤肺及溫腎來平衡燥冷節氣,簡單的茶飲可達到宣肺、養肺、潤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