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到底有沒有害,家族羣吵翻了

居家旅行必備單品第一名,絕對是令人慾罷不能的膨化食品

但總有人說:少吃膨化食品,你知道它有多不健康嘛!高油高脂,多鹽多糖,損肝致癌,添加劑多到需要28天才能代謝乾淨。

有人甚至在知乎提問:怎麼在家偷吃膨化食品還不被母上大人發現?

在膨化食品面前,每一個人都體會了一把進退維谷的感覺。吃,收穫快樂,失去健康。人生就是這麼兩難。

可是,膨化食品真的那麼不健康嗎?

膨化食品,沒有那麼恐怖

被鬧鐘吵醒的早晨,睡眼朦朧中抓起兩塊旺旺雪餅奔出家門,一邊嚼得“咔擦咔嚓“脆,一邊感受身體被澱粉逐漸喚醒。

看劇時沒有薯片怎麼行,油炸型、烘焙型、薄脆型、波浪型,還有千奇百怪多種口味可供選擇,主角在雨中淚眼汪汪,而你在屏幕前舔着嘴角。

約喜歡的女孩看電影,你倆之間的距離只剩一桶新鮮出爐米花,劇情迎來高潮,你伸向爆米花的手順便也牽住了她。

放眼超市,鮮蝦片、粟米條、洋蔥圈、浪味仙、乖乖脆果果蔬脆片……誰的童年不是膨化食品陪伴的,長大後孤寂、沮喪的日子裡,誰又不是被一包包膨化食品撫慰的。

不敢想象,假如這個世界沒有膨化食品,我們會失去多少快樂。

2019年12月2日,青島,超市裡的膨化食品專櫃

但叮嚀也總是縈繞在你耳畔:別吃了,會胖的!別吃了,會笨的!別吃了,你甚至會死的!

2003年,一份據稱來自世衛組織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在大衆間流傳,膨化食品、方便麪、罐頭、蜜餞、冷凍甜點等赫然上榜[1],至今朋友圈仍不時出現它的身影。

然而,這份看似言之鑿鑿的名單,其實是假的[1],世衛組織的工作人員早已否認過這一名單。

但謠言流傳這麼久,也說明了人們對膨化食品本來就不信任。

對膨化食品的質疑主要有兩條:一是含防腐劑香精,二是隻有熱量、沒有營養[2]。有人說膨化食品吃多了損肝,有人甚至說膨化食品致癌。

但說實話,膨化食品真有點冤枉。

2017年01月07日,桂林東西巷,街邊的爆米花

首先,食品添加劑本身不可怕。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數千種,所有都旨在使食品更安全或更有吸引力[3]。只有在不合規使用的情況下,比如超範圍、超限量時,它們纔有危害[3]。

膨化食品的保質期一般有九個月,很多人以爲這是加了防腐劑。但真正的原因是膨化工藝:膨化食品中的水分最多也不超過7g/100g[4],低含水量已經提前決定了它不易腐敗變質。我們常吃的膨化食品,比如旺旺仙貝、旺旺小小酥、上好佳芝士條等,都沒有添加防腐劑。

還有許多人望名生義,想當然地以爲膨化食品必然含有大量的膨鬆劑

英國一家工廠製造了長達10.66米的膨化玉米條,正式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但其實只要翻一下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就會發現,膨鬆劑最常見於饅頭、麪包、餅乾之中,而非膨化食品[5]。

一包浪味仙中,只有馬鈴薯粉、澱粉和一些調味料,不存在膨鬆劑。決定膨化食品膨鬆口感的,其實也是加工工藝。

至於損肝、致癌的傳言,聽起來像是有道理:膨化食品在加工時需要通過金屬管道,就可能滲入食品中[6]。

但實際生產中很少會金屬超標。膨化食品生產衛生規範中明確要求,應避免鋁製、含高鉛或高錫的金屬材料[7]。對可能殘存的鉛、錫含量,也有明確的國家限量指標[8]。所以,膨化食品的生產商從生產到出廠,都會有嚴格的檢測

當地時間2020年2月18日,西班牙阿爾泰修,一家薯片廠

這就意味着,正規工廠的膨化食品,重金屬超標的可能性極低。

2020年,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對15款中外薯片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包括樂事、上好佳、可比克在內的這15款薯片,重金屬污染物全部符合標準要求[9]。

膨化工藝,粗糧細作的好方法

口感鬆脆卻與膨鬆劑無關,那膨化食品要如何膨起來呢?

很簡單: 膨化工藝。

要想理解膨化工藝,可以先看一看爆米花的製作[10]。

總有一臺爆米花機,立在電影院的某個角落

爆米花的原料是玉米,主要成分爲澱粉、蛋白質和水。一經加熱,玉米會同時發生兩個變化:

一,澱粉糊化。

澱粉內部的化學鍵斷裂,吸水性能大增,澱粉顆粒不斷膨脹直至破裂。就像大米在蒸煮後會變軟變黏,你眼前的玉米則成了一灘黏糊糊的膠狀物

二,水變成蒸汽

外皮的裹覆下,玉米如同處於一個壓力鍋中。溫度越高,壓強越大。到大約177°C時,“嘭”一聲,水蒸氣瞬間衝破外皮,膠狀物也連帶着被擠了出來。

由於玉米粒內部的水分不止一處,它們像一顆顆四散的小炸彈,一起往外爆開。冷卻凝固後,玉米的體積明顯變大,假如掰開來看,則會看到內部形成了一個一個的小氣孔。

忍不住吃爆米花的小女孩

爆米花疏鬆、鬆脆的口感,正得益於此。

將上述過程概括一下,也就是通過加熱、改變壓差,使原料體積膨脹、組織疏鬆[4]。中國的街頭小吃米花,採用的也是相同原理。

與玉米不同的是,大米沒有那層外皮,因此必須將它們放入封閉的鐵爐內,以此獲得壓力。加熱升壓後再突然打開爐蓋,大米在內外壓差之下瞬間膨脹,轟然一聲巨響,膨鬆、香脆的米花便新鮮出爐了[11]。

零食匱乏的年代裡,那一聲“轟——”,不知解救了多少張饞嘴。平平無奇的粗糧,靠着膨化工藝改頭換面,口感大爲提升。

2019年1月26日,貴陽,馬場鄉週日的轉轉鄉場開場,傳統爆米花製作

不僅如此,粗糧經過膨化後,糊化度越高,越容易被酶水解,也就越容易被吸收消化。

未膨化玉米的澱粉糊化度爲10%~13%,膨化後糊化度顯著上升,可以達到50%~100%[12]。此外,膨化往往還能增加食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13]。

依賴簡單的膨化工藝,也就是加熱或改變壓差的手段,粗糧成功地改頭換面。而新世界之門一經打開,膨化工藝也走上了持續的更新之路。

油炸膨化算是加熱型的古早代表,但含油量大、油溫過高,敗壞了它的羣衆基礎。

於是,許多生產商紛紛轉向了烘焙膨化。不同於直接扔進熱油裡歷練,烘焙型一般是將原料乾燥,再放入滾筒烘焙機燃油加熱[14]。雖然仍然含油,但佔比下降。一份樂事原味油炸型薯片中,脂肪佔33%,而樂事輕焙薯片採用360度熱風烘焙,脂肪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除了穀物粗糧,蔬菜水果也可以進行膨化

油炸只是加熱的方式之一,實際上,膨化工藝也完全可以做到無油。

比如微波膨化,就是用微波能量轉換爲熱能,以此達到加熱的目的[15]。

許多果蔬脆片採用的則是氣流膨化。讓蘋果變爲蘋果脆片,可以將它放入膨化罐中加熱,等壓強升高、水分汽化後,打開泄壓閥,巨大的蒸汽壓力便會讓蘋果一個個地嘭起來[16]。再轉入真空罐中,乾燥冷卻後的蘋果便搖身一變,成了又香又脆的小零嘴

膨化工藝已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家族,粗糧蔬果能一舉攻下零食圈半壁江山,也正是依靠膨化工藝的加持。

吃得停不下來,纔是罪魁禍首

所以,膨化只是一種讓穀物蔬果熟化的方式,沒什麼問題。

但對食品生產商來說,讓你吃得停不下來,纔是它錢路源源不斷的保證。

普普通通的膨化米餅口感單一,那就增添一些新滋味。旺旺雪餅裡,除了大米、米粉和澱粉以外,還有油、鹽、糖、味精,以及呈味核苷酸

油鹽糖三者以恰當的比例配合後,食物頓時令人難以抗拒,之後再加入一系列增味劑、改良劑,消費者根本無力招架[17]。呈味核苷酸則是一類常見的增鮮劑,對身體沒什麼壞處,與味精相配合時,最多能使鮮味增強7倍[18]。

油鹽糖的完美搭配,令食物充滿誘惑

明明只是想吃兩片雪餅墊墊飢,結果莫名其妙就下肚了大半袋。

一袋30克的上好佳玉米花中,除了樸實無華的玉米,還有奶油、白砂糖、食用鹽、食用香精等。奶香濃郁、甜蜜可口,拆開一角,不知不覺就見了底。與此同時,你也吃下了2.5克的脂肪、10.2克的糖以及135毫克的鈉。蔬菜水果膨化後也會調味,百草味的一款什錦果蔬脆脂肪含量甚至比薯片還高,達到了35.3%。

不過,面對油鹽糖的拷問,貨架上的零食又有哪一個敢自稱清白?

世衛組織建議,將鹽攝入量限制在每日5克以下,相當於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克[19]。

一袋65克的衛龍大面筋,含鈉1.78克,你一根一根往嘴裡送,也在一步一步邁向鹽量超標的危險邊緣。一袋小小的同享九制話梅,鈉含量近2克,酸酸甜甜的滋味令你愛不釋手,殊不知你今天的攝鹽量早就爆表了。

2020年7月9日,鄭州的一家辣條製作工廠

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則不應超過50克,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下[19]。

當你咕嚕咕嚕喝下一瓶500ml的可樂,那聲悠長愜意的嗝卻提醒你,今天又糖分超標了[20]。牛奶巧克力餅、甜甜圈、冰激凌、蛋卷,每一份讓你垂涎欲滴的食物裡,都充滿了“糖衣炮彈”。

至於脂肪攝入總量,世衛組織建議不應超過總能量的30%。其中,反式脂肪攝入量應低於1%[19]。90克裝的皇冠丹麥曲奇,脂肪近22克,反式脂肪也有0.63克,沒點自制力的人想不超標都難。

說到底,油鹽糖纔是一切零食的靈魂。而令人談之色變的膨化食品,不過是零食之一種。

2020年7月9日,江蘇常州,高考考點前, 一位家長捧着各式各樣的零食等待孩子

但吃點零食也沒關係。

幾包旺旺仙貝,幾粒小小酥,幾片浪味仙,只要沒超過推薦量,每吃一口都是快樂。人生已經那麼難了,即使一不小心真過量了,明天可以重立flag嘛。

本文科學性已由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 檢驗工程師趙琨 審覈

[1] 人民網.(2015). 世衛組織闢謠:“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子虛烏有.

[2] 大方廣. 全球十大“垃圾”食品.

[3] 世界衛生組織.(2018). 媒體中心:食品添加劑.

[4] GB 17401-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

[5] GB2760-20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6] 膨化食品容易鉛超標. (2020). 食品科學.

[7] GB17404-20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生產衛生規範.

[8]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9]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2020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

[10]  R. C. HOSENEY, K. ZELEZNAK and A. ABDELRAHMAN. Mechanism of Popcorn Popping. Joural of Cereal Science 1. (1983)43-52.

[11] 香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8). 香香脆脆的滋味怎麼來?膨化食品製程大揭秘.

[12] 李麗.(2013).擠壓膨化玉米品質評價指標的研究.

[13] 李璐. (2016). 擠壓膨化對穀物營養成分的影響. 食品研究與開發.

[14] 馬永軒等.(2017). 擠壓膨化對大米和糙米理化和營養特性的影響.食品研究與開發.

[15] 毛建衛 崔豔麗.(1997). 非擠壓式膨化休閒食品工藝和膨化助劑的研究. 食品科學. (211).

[16] 陳海峰. 果蔬低溫高壓氣流膨化乾燥的研究進展.食品與發酵科技. (51).

[17] 蒂姆·斯佩克特著.李超羣譯. 飲食的迷思.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18] 張曉鳴. (2019). 食品風味化學.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 世界衛生組織.(2018). 健康飲食.

[20] coco-colacompany.com. How much sugar is in Coca-co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