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的「陽謀」

每年,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輔助駕駛領域巨頭Mobileye的CEO Amnon Shashua都會分享一些技術向的內容。

每年聽這位教授的演講也成爲「必修課」。

雖然是非常枯燥的技術向文章,可能不會有太多人關注。但我還是希望寫出來,幫助大家一起成長,瞭解到更多行業新知識。

在過去的2021年,Mobileye從30+OEM中拿下了41個新的ADAS項目,涉及到5000萬臺車,對比之下,2020年這一數字爲3700萬,讓人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2021年中,有188款車型搭載了Mobileye的技術。

去年,是Mobileye里程碑的一年。

透過這張表格,你能看到,從2014年到2021年,Mobileye芯片出貨量的情況。

去年,這個增量真的是非常誇張,肉眼可見的要比前幾年增速更猛,從2020年的1930萬片漲到了2810萬片。

這個增量其實很大程度上來自行業助推,越來越多的廠商都開始重視智能化,尤其是與之相關的智能駕駛。

12月,Mobileye的EyeQ® 系統集成芯片(SoC)的總出貨量已經突破了1億片,換句話說,有近1億輛汽車搭載了其技術。

還記得年初本田推出了全球首個符合法規的L3自動駕駛車嗎?

這裡面就有Mobileye的功勞(主要是視覺感知部分)。

此外,基於EyeQ5的120度、800萬像素攝像頭首發於寶馬,此外,今年寶馬L3自動駕駛也會有Mobileye的賦能(可惜,這個大客戶被高通搶走了)。

對於智能駕駛來說,有兩樣東西至關重要:一個是算法,一個是數據。

數據餵養算法,可以讓算法變得更好,算法更好,智能駕駛體驗更優。這也是爲什麼現在這麼多車企都選擇構建「全棧」自動駕駛的原因。

現在,Mobileye已經採集了200PB的數據(一部分在本地,一部分在雲上)。

這是什麼概念?

做一個簡單的數學運算:1PB=1024TB,而1TB=1024GB,那麼200PB呢?

即便不做運算,你都能感覺到Mobileye現在手握的這個數據庫之龐大。

Amnon透露,Mobileye擁有豐富且相關的數據集,由2500多名專業標註人員手動標註或自動標註。該計算引擎依靠雲服務器中的50萬個峰值CPU內核,每月處理5000萬個數據集——相當於每月處理由50萬小時的駕駛素材所生成的100 PB數據。

「這些數據配合Mobileye計算機視覺技術和自然語言理解(NLU)模型使用,即使是罕見條件和場景下的“長尾”事件,仍可以在幾秒鐘內輸出數千個結果。而這有助於自動駕駛汽車和一流的計算機視覺系統處理邊緣情況,從而讓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超高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

說人話就是:即便是極限場景也能很好地實現智能駕駛。

而這,也是爲什麼Mobileye在計算機視覺感知上這麼強的原因,也是爲什麼這麼多車企選擇Mobileye的原因。

那麼,Mobileye如何拿到的這些數據?

這要提到Mobileye的REM地圖定位技術(Road Expeerience Management),即基於駕駛輔助系統的衆包技術。

只要是搭載Mobileye EyeQ芯片的車型,都可以通過攝像頭收集道路數據,而後上傳到雲端。

REM過程大致如下:

1、通過裝有EyeQ芯片的車輛採集道路和道路標誌數據;

2、REM數據加密上傳至雲端;

3、數據整合生成自動駕駛所用高清衆包路數;

4、地圖圖塊分配到車輛;

5、即可以低於10cm定位精度在路數上定位車輛。

比如在日本,Mobileye就在用這個衆包技術採集地圖:

在過去5年時間裡,Mobileye把這些數據拼湊在一起,形成高清地圖,爲高級別輔助駕駛提供支持。

目前,Mobileye擁有全球最大的測繪衆包車隊,每天收集到2500萬公里道路數據,在2021年,Mobileye收集了40億公里的數據,今年這個數據能到90億。

這真的是先發優勢,而且這個優勢隨着Mobileye龐大的芯片交付量,還在不斷增加。

基於此,在這次CES上,大衆、福特、極氪與Mobileye深化了合作。

大衆:成爲首家應用Mobileye地圖的車企。具體來說:「在某些路段,車輛能夠在沒有明顯車道標記的區域內提供車道保持輔助功能。Mobileye專有的道路信息管理(REM™)技術能夠在雲端自動聚合並生成自動駕駛汽車地圖,爲自動駕駛汽車提供真正全球化和可擴展的地圖解決方案。」

「基於大衆MEB平臺的大衆、斯柯達和西雅特電動汽車即將推出搭載路書(RoadBook™)的Travel Assist功能。」

福特:福特與Mobileye合作由來已久。去年7月,雙方在輔助駕駛上達成合作,這次雙方擴大了合作規劃:「Mobielye的道路信息管理(REM™)地圖技術將添加到福特BlueCruise系統的未來版本中,併爲多個品牌和車型提供L2+ ADAS解決方案。」

之於極氪,按照計劃,除過現在開始交付的極氪001,後續還將有一系列極氪不同的車型搭載Mobileye方案。最早2024年雙方將向消費者提供一款由Mobileye Drive™驅動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在自動駕駛傳感器系統構建上,不同於其他公司的多傳感器融合路線,Mobileye的思路是:直接構建兩套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沒錯,你沒有看錯,兩套。

所以Mobileye用純視覺做了一套輔助駕駛解決方案:Mobileye SuperVision ™(定位L2++)。

這一套已經在國內造車新實力極氪ZEEKR 001(參數丨圖片)上實現首發量產。

此外,Mobileye推出了另外的基於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的端到端系統:Mobileye Drive™。

在實現智能駕駛上,使用兩套相互獨立的傳感器配置來形成冗餘,提升感知能力、降低成本。

很多人對於這個東西不熟悉。

RSS全稱是:Responsibility Sensitive Safety責任敏感安全模型。官方解釋是這樣的:

說人話就是:這個模型的出現相當於爲自動駕駛怎麼開定下規矩。

很多企業都與Mobileye就這個RSS達成合作。國內自動駕駛領頭羊百度Apollo算是其中一個,早在2018年7月,雙方就達成合作,百度宣佈將把RSS模型部署到Apollo項目中。

而在這三件利器的加持下,未來,Mobileye業務將會有兩大走向:L2+和L4業務(Robotaxi出租車和消費級自動駕駛車)。

L2的業務就不說,上面已經聊了很多了。

在L4自動駕駛方面,Mobileye已經在全球各地進行自動駕駛車隊測試。此次也新增了兩個站點:法國巴黎還有日本東京。

今年年中,Mobileye將在特拉維夫和慕尼黑推出商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等到年底獲得許可之後,Mobileye將把駕駛員拿掉,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說了這麼多,大家都知道Mobileye在視覺感知這一塊的深厚功底。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毫末波雷達/激光雷達上,Mobileye也做了自己的佈局。

基本上核心要到的傳感器,Mobileye形成真正的傳感器全自研。

先說毫米波雷達。

去年的2021 CES上,Mobileye發佈了自己的4D成像雷達。 相比於傳統雷達,成像雷達可以得到更多道理信息,甚至獲得和激光雷達類似的信息。

這是Mobileye的成像雷達的實際效果:

可以看到,這款雷達對於物體的感知已經有激光雷達點雲的感覺了,而且細節也很豐富。

Mobileye還做了一個對比,拿這個成像雷達和激光雷達所能得到的信息量差不多。

這還沒完,Mobileye還把這個成像雷達和攝像頭感知放在一起,用神經網絡進行訓練,於是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注意,這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圖像,而是這兩種傳感器映射出來的畫面,在下面這張圖中,你甚至能看到護欄???

這個能力真的太強了。

而且,關鍵在於,成本很低。按照Mobileye的說法,這種成像雷達的成本是激光雷達的1/5-1/10,傳感器成本將得到大幅降低。

2024/2025年,這款成像雷達就會實現量產。屆時,只需要一顆前置激光雷達來提供冗餘即可。

激光雷達方面,Mobileye意圖打造一流的FMCW 激光雷達(Building the Best-in-Class FMCW LiDAR),預期在2024年實現量產。

而在計算機視覺端,Mobileye打造了EyeQ® Ultra™和EyeQ® 6L和EyeQ® 6H。

核心傳感器的全面自研,也讓Mobileye可以繞過其他供應商,拿到不失真的所有感知端的數據,從而打造出更好的智能駕駛體驗。

最後,還是來小總一下:

EyeQ® Ultra™芯片:2025年車規級量產;

成像雷達:2024/2025年量產;

FMCW激光雷達:2025年量產;

而2024/2025年也是Mobileye實現消費級L4自動駕駛量產的時間節點。

細思恐極,真的是細思恐極。Mobileye的「算計」真的太深了。

但是,Mobileye就沒有短板嗎?有,而且很大。

還記得剛剛說的EyeQ® Ultra™麼?算力176TOPS。

這是什麼概念?英偉達Orin芯片算力254TOPS,而且今年就要上車了,而Mobileye的這一款新品量產時間是在2025年......

雖然Amnon表示,相比於算力來說,芯片效率更重要,但是車廠們已經在用腳投票了。

Mobileye需要解決自身內部的一些問題,市場洞察和反應能力要更快一些。

而對外,後浪已經崛起,開始搶Mobileye的蛋糕。

所以,對於Mobileye來說,接下來這兩三年,挑戰真的不小。

創作不易,您的點贊評論轉發是對我最好的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