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粵經濟丨佛山老闆勇闖非洲:先賣微波爐,再建生產線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趙曉晨 實習生彭梓穎、鄭文君 佛山報道

7月份的阿聯酋高溫難耐,氣溫甚至突破 50℃,廣東格蘭仕集團外貿業務員Daniel正走街串巷進行市場調研。他發現,在阿聯酋這個高樓林立的國家,大部分是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等國家的外籍勞工,他們生活忙碌且收入有限,更看重微波爐等家電的實用性。

Daniel是今年“走出去”的諸多廣東外貿人其中一員。今年以來,從格蘭仕這樣的大型出口企業到衆多中小企業,他們正以更加集中的火力和明確的市場方向,加速拓展國際業務。

原因何在?從日前廣東公佈的經濟半年報來看,廣東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新動能快速成長,轉型升級穩步推進,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走訪發現,廣東各地市中,特別是製造業大市佛山,經濟受房地產調整影響較爲明顯。面對內需不足,佛山企業紛紛走出去拓市場找訂單,希望在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開拓出一片新的藍海。但多位受訪人士指出,要真正從單純的“出口”走向“出海”,關鍵在於產品的本土化適配以及供應鏈管理。

佛企“淘金”東南亞和非洲

“在非洲,光是坦桑尼亞,去年一年內到來的中國人就增加了5倍。涌入的人羣中,絕大多數都是做生意的。”佛山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樑偉雄說。而這些人中,既有攜帶微波爐、電視機等終端產品的經銷商,也有從零起步建生產線、拉訂單的出海企業家。

樑偉雄走訪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地區後發現,這些新興市場的需求比國內更爲旺盛,或將成爲佛山企業當下出海的最優選擇。

第一波赴非投資的佛山企業、中辰科建(廣東)集團有限公司的故事正是許多佛山企業在非洲開拓市場的縮影。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由於鋼材價格暴漲,主營鋼結構產品的中辰集團面臨虧損,急需尋找新的商機。在廣交會上,盧旺達政府的採購團向中辰提出了合作機會,當時有許多企業因擔心風險而拒絕,中辰卻決定派團隊前往盧旺達進行實地考察。這次考察不僅改變了董事長龔武對非洲的看法,還成功開啓了中辰在非洲的基建業務。

剛踏足非洲市場時,中辰集團年收入僅爲6000多萬元人民幣。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和發展,中辰集團不僅在非洲市場站穩了腳跟,還成長爲東非地區規模最大的鋼結構廠商,已在非洲投建5座工廠,成立9家實體公司。

在過去十幾年間,來自各行各業的佛山企業像中辰集團一樣踊躍走向海外。廣東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三寶壟淡目地區建立首家海外工廠;廣東智拓進出口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建立起生產線;佛山標美服飾有限公司在緬甸設立工廠,開啓出海之路……

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在佛山百強制造業企業中,已有五分之一,即20家企業在海外佈局生產,19家企業有意向佈局。拓寬海外銷售渠道、佈局海外工廠正在演變成爲市場一大主流趨勢。

“近兩年,中國製造業的出海建廠趨勢愈發明顯。這一現象的背後邏輯主要是由於國內市場的飽和和庫存壓力在促使企業尋求新的增長點。”中德製造業研修院專家顧問、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繼森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出海的邏輯來看,企業在考慮海外擴張時,會權衡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產能競爭、庫存壓力以及尋找投資窪地等因素。

目前,東南亞國家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中仍存在許多未被充分開發的市場,這些地區往往具有較低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同時市場潛力巨大,經濟增速快,爲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機遇。根據最新的調研數據,今年以來,採取國內外市場並行策略的佛山企業業績普遍優於僅依賴內銷的企業,其中海外有生產基地的企業表現好於沒有的。

“看中這些地區的巨大的市場機遇後,佛山企業選擇建廠而不是單純賣產品還因爲非洲許多國家對傳統貿易設置了較高的壁壘,而對外國的直接投資卻相對開放,投資門檻較低。”樑偉雄分析,這背後既有生產成本的考量,也有地方貿易壁壘的原因,“新興市場經濟快速增長,爭奪當地市場份額也是出海建廠的最重要原因”。

本土化仍是成功關鍵

從肯尼亞西部的重鎮基蘇木市區一路向東,沿途是非洲廣袤的大地和偶爾掠過的維多利亞湖的波光。半小時車程後,一片現代化的廠房映入眼簾,"KEDA"的標誌醒目印在外牆上。走進廠房,可以看到肯尼亞的當地工人們正有序操作生產瓷磚。

這是“陶機大王”科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在肯尼亞合作建設的第二家工廠,也是其在非洲的第六個生產基地。2015年底,科達製造與國內最早進入非洲的國際貿易商之一——森大集團達成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在肯尼亞、加納、坦桑尼亞三地合資興建陶瓷廠,由此進軍非洲。

彼時,大部分非洲國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建築陶瓷大多依賴進口。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發展迅速,對建築材料需求旺盛。也基於此,以生產陶瓷機械、石材機械等建材設備聞名的科達製造,在非洲的工廠聚焦陶瓷建材,找到了增長的新空間。由此可見,企業出海時需要考慮的第一個關鍵點:生產是否貼合當地市場的需求和購買力。

又如面對國內摩托車用戶數量的下降和市場的收縮,總部在佛山順德的廣東嘉納仕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將戰略重心轉向非洲和東南亞等地區。在這些發展中地區,摩托車因實用性滿足了當地居民的出行需求,爲嘉納仕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目前,嘉納仕在埃及設立的摩托車廠已經營了8年,並佔據了當地市場最大份額。

“做非洲市場第一步是要走出去,是企業家要用自己的腳步、自己的眼光去發現在那邊有什麼機會。例如,非洲市場對高精尖產品的需求有限,但對電飯煲、電視機、電風扇、洗衣機等家電的需求較大。”劉繼森建議,出海企業還需要深入瞭解非洲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消費習慣,設計出性價比高、符合當地購買力的本土化產品。

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在非洲投資的中國企業有3000餘家,幾乎遍佈各行各業,但仍以單打獨鬥爲主。這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非洲部分地區的工業基礎尚在發展階段,企業可能難以在當地找到所需的全部零部件和原材料。此外,非洲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物流成本較高,也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

產業鏈整合和零部件供應問題是企圖尋找新空間的企業還需要解答的另一道命題。

廣東億合門窗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建築門窗的安裝對細節要求極高,企業在出口門窗產品時,不僅需要將產品運輸到非洲,還必須派遣中國的裝修工人前往進行售後服務。甚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部件,如螺絲,也需要從中國運輸過去。

在劉繼森看來,非洲的工業化正處於起步階段,雖然發展速度相對較慢,但由於起點較低,其經濟增長速度在全球範圍內顯得較快,隨着非洲本地製造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改善,逐步實現本地化採購和生產是完全可行的。

而在這一輪出海浪潮中,佛山憑藉其完善龐大的產業集羣優勢,有望在國際市場上脫穎而出。不過劉繼森等專家也指出,曾經以OEM出口佔大頭的佛山企業不能再走老路,而是要打造自主品牌,利用國內的營銷優勢,從全球化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如果龍頭企業率先整合和延伸海外供應鏈,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構建起閉環的產業鏈,將使更多的佛山製造業能夠參與進來,共享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