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英相建議或爲香港問題的最優方案(韓和元)

睇「馬仔」即賭馬賽馬(圖/《香港百年》創意市集)

中時新聞網刊發了陳金芳的一篇題爲《好好的「香港牌」蔡英文不會用》的快評文章。文章提到:「這次出走的很多香港居民,都是年輕、中產以上、受過相當教育程度人士,也有一定的英文程度,是社會與產業的即戰力。否則英國政府不會開大門,讓持有BNO的人士遷徙至英國,並給予居留權。」

英國的這一政策可追溯到2020年6月3日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在英國《泰晤士報》、香港《南華早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文章強調如果中國強行推動「港版國安法」,英國將不得不大幅度修改移民法規,接納近300萬香港人赴英國,甚至讓他們取得英國公民身份

文章說,英國將修改移民法規,讓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港人延長滯留英國時間至12個月,並且可續簽,甚至進一步給予他們包括工作權在內等移民權利,此舉將可能讓他們獲得英國公民身份。

強森指出,目前約有35萬港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還有另外250萬人有資格申請,現階段,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允許港人免簽證入境英國,最長可滯留至6個月。強森指出,這將是英國曆史上籤證系統最大的一次變革,如果有必要,英國政府將會採取這一步。

對於強森的這一建議個人是深爲認同的,甚至認爲這或不失爲香港問題破局的最優方案,因爲這個方案一旦實施可謂多贏:

首先,於英國而言。誠如臺灣名嘴趙少康在其主持的「鄉民來衝康」節目裡,慫恿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員提案臺灣接收100萬香港人時說的,臺灣嚴重老齡化急需引入外勞(陳金芳顯然也是基於此,故,其在文中特別提及這次出走的很多香港居民,都是年輕、中產以上、受過相當教育程度的人士)。

而事實上,英國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時,英國老年人(65歲及以上)佔總人口比重已經高達18.4%。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預測則顯示,到本世紀中葉,英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佔到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英媒報導分析,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英國7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將增加近一倍,達到1000多萬人。而大量接收這批港人,正好可解決這一問題。更重要的是,接受港人總比接收中東難民及移民要好的多。畢竟香港,無論是法律體制和教育體制,與英國自身都更爲接近,這些人的融入成本肯定遠低於中東移民。

事實上覬覦香港人才的不獨臺灣,還包括日本。就在鮑里斯.強森發文的同時,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國會參議院預算案會議上接受質詢時,就曾表示,「日本一直歡迎包括香港在內的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外國人才,並將繼續積極地吸引專業人才」。安倍指出,「對於東京來說,保持金融業的吸引力十分重要,東京會繼續發展成爲一個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資訊和資本的國際都市」。他並指,「需要引進更多的人才,才能將東京變成金融中心」。會議上,安倍晉三重申,日本深切關注香港局勢,日方希望在稍後的G7峰會主導發表共同聲明,並將與有關國家協調作出適當迴應。

其次,於具有「分離主義」意識的民運人士而言,於當下也可謂是最佳方案。誠如去年修例風波現場,許多示威者揮舞着港英政府British Hong Kong時期的龍獅旗,還有英美國家的國旗。他們中不少人堅信相比於現下,歐美的統治無疑是一種更優的選擇。如果強森及安倍真能夠說服各自國內的參衆兩院,通過相關法律,而能接收他們,於他們而言或不失爲一個次優選擇。

港府中央政府而言,正好可解決之前他們所認爲的長期困擾香港經濟社會正常運作的分離勢力,進而強化「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原則。至於出走人員留下的空缺,其實香港就是繼續執行當前的優才計劃的標準,而適度擴大名額,幾年間相應缺口都可被各地的人,尤其是內地人填滿。

個人更是傾向於認爲:事已至此,未來恰當的做法當是,如果英相、日相及蔡英文們,真能夠說服其自家立法機構,而接收300萬人,待人一走,於中央及港府所顧忌的「分離」之憂不再,「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原則得到夯即時,中央政府當宣佈「雙普選」計劃。同時,爲了消除列顯倫Henry Denis Litton們的顧慮——當下支撐香港「核心價值」的普通法體系,註定將在26年後失效。「一國兩制」只會維持50年,而根據《基本法》第五條,目前沒有任何確定的機制,可以使普通法體系在2047年6月30日之後得以延續。如果普通法體系不復存在,所有對自由、民主的呼喚也將隨之失去意義——中央政府不獨要宣佈「雙普選計劃」,還需承諾26年後現有制度,應長期維持乃至永久不變,以此來確保香港核心價值的基石——普通法體系,能於2047年6月30日後還可於這片土地上得以延續,以此來強化「一國兩制」中的「兩制」。也唯有如此,方可消除國際社會及港人的顧慮,進而使得「一國兩制」重回正常軌道。

(作者爲廣東省生產力學會副會長,廣州大學南方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