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不改 輕軌難行

針對輕軌二階爭議高雄巿議會29日交通部門業務質詢,藍、綠議員均提出。圖爲輕軌一階。(曹明正攝)

高雄巿長韓國瑜上任後,行經美術大順路段的輕軌路線被視爲燙手山芋,雖然已辦過公聽會,並決定先以人本環境造街後再來施作,但因臺灣機車大國,如果巿民行觀念不先改變,未來輕軌在高雄恐怕仍水土不服。

輕軌在高雄可謂一波三折,尤其對菊巿府而言,被當成是重大施政亮點,卻在執政末期於美術、大順路段,遭受巨大阻力,雖然韓巿府上任後先喊停,但開完公聽會提出先造街的構想,也不是「蓋或不蓋」可簡單帶過。

簡單的二分法,並不能說明輕軌建設爲什麼要繼續,更遑論要凝聚沿線居民共識重點仍是民衆行的觀念還停在傳統,以致於鐵路地下化,又認爲輕軌鐵路化,難怪對這樣的「反覆」政策不埋單,不管誰執政都是燙手山芋。

臺灣是機車大國,民衆「自由」慣了,逆向、迴轉、搶快,已經司空見慣,要能配合輕軌的路權行駛,反而水土不服,也因此從輕軌在駁二特區設計,還要用緣石阻檔「誤闖」,在國人看起來,輕軌確實跟鐵路無異。

換句話說,輕軌來高雄後,爲了配合國人的用路習慣,已非國外所見的輕軌,「改良」後的輕軌,既不能得到巿民認同,也失去原來的樣貌,反而被當成是「借屍還魂」,鐵路重回路面,追根究柢,行的觀念還是要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