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泮池:新冠不走但不毒 改變觀念與其共存

中研院士、臺大前校長楊泮池表示,要學着與新冠病毒共存(簡立欣攝)

「新冠肺炎對人類有好消息和壞消息:壞消息是它離不開我們,我們可能不只會有COVID-19,還會有COVID-20、21、22……;但好消息是它沒那麼毒,會流感化!」中研院士、臺大前校長楊泮池表示,新冠疫情改變整個社會的樣態,但危機也是轉機,大家必須改變觀念,迎接新時代。

臺灣上市櫃公司協會9日舉行「東方領袖講座」,邀請楊泮池以「臺灣發展精準健康生醫產業之契機」爲題發表演講。楊泮池表示,現在疫情其實不是第二波、第三波,而是連第一波都還沒有結束,未來防疫和社交距離會變成常態。他舉出幾個新思考方向。

首先,醫療資源上未來應該走向「精準醫學」,爲每個人量身訂做,例如早期判別癌細胞;但更重要的是「上醫應醫未病之病」,不是把醫療資源集中到發病、罹癌之後,而是從避免容易致病的飲食或生活習慣做起。臺灣有很強的穿戴式裝置、智慧型居家自我健康監控,可以建構、監控很多生理資料,讓生活完全改觀。

除了穿戴式裝置,非穿戴式裝置也非常重要,例如避免直接接觸的新冠病毒檢測儀器,或是因爲疫情而大量應用的遠程患者監測、虛擬評估。

政策引導方面,建議政府靈活鬆綁。像此次疫情《緊急授權法》讓大家吃足苦頭,國衛院、中研院有新研發都不能用,還是得向外國買,韓國趁機大賺一筆;又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明年修法,很多學名藥原料來自印度和中國,如果政府不審慎以對,就造成國安危機。

楊泮池並提出「人力再塑」的觀念。臺灣少子化、高齡化,2026年臺灣將成爲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大於20%,但楊泮池指出「65歲以上就是老人」是德國俾斯麥19世紀中葉訂下的標準,現在應該改變。他認爲65歲到74歲是「初老」人力,要重新回到社會,減少年輕勞動力的壓力,大家的觀念要隨着新社會的樣態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