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輝:壽險業應對低利率不能僅從資產端着力 應多管齊下在“三差”上下功夫
財聯社12月21日訊(記者 夏淑媛)“從成熟市場經驗來看,應對長期利率走低,各個機構在資產端能夠騰挪的空間其實是有限的,這一點今後會越來越明顯,我們應該多管齊下,在死差、費差、利差上進行全方位努力。”12月21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4年會上,原銀保監會副主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陳文輝表示。
在他看來,長期壽險和年金保險是壽險業的核心產品。應對長期利率走低,保險公司在死差方面,要用好壽險產品的生命表,以及年金產品的年金錶;利差方面,通過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利差上先從產品端降低負債成本。在投資上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審慎推進全球資產配置。
金融盈利性要服從功能性,長期壽險和年金保險是壽險業的核心競爭力
陳文輝表示,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雙重屬性,盈利要服從功能的發揮。
在他看來,銀行、保險、基金等行業都可以提供養老金產品,但長期壽險與年金保險是壽險業所獨有的,在應對老齡化危機中有着極爲特殊的功能。
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科技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導致利率進入長週期下行通道,長期保險業務希望有一個利率平穩的外部環境。但長期來看,我們可能仍處於一個利率下行的走勢。
陳文輝指出,利率長期下行是螺旋式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階段性反彈。如果利率大幅上升,容易造成大面積退保,帶來流動性問題。但是,利率如果大幅下降,由於預定利率已經固定,這種情況下就會帶來利差損風險和賬面虧損。
在此背景,我國壽險業經營面臨很大的挑戰。從負債端來看,具備保底利率的保險產品具有剛兌屬性。比如,10年前銷售出去的壽險保單,預定利率是固定的,今後每年都要按照當初的保證利率剛性給付。
“相較市場利率,壽險產品預定利率調整具有滯後性,雖然儲蓄型產品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在市場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也爲行業帶來利差損風險隱患。監管部門和保險公司管理層對這個問題要高度重視。”陳文輝表示。
壽險業應對低利率不能僅從資產端着力,應多管齊下在“三差”上下功夫
陳文輝表示,在考察全球的保險公司後,我們發現,從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各個機構在資產端能夠騰挪的空間其實是有限的,這一點今後會越來越明顯,我們應該多管齊下,在死差、費差、利差“三差”上進行全方位努力。
第一,在死差方面,要用好壽險產品的生命表、年金產品的年金錶,實現精準定價和風險管理,提高死差益。
就年金保險來看,按照現在的年金錶,保險公司要留出一定“富餘”,即如果現在的平均壽命是85歲,再過10年就是95歲,如果不按審慎的態度來評估長壽風險,保險公司經營年金保險可能會虧得一塌糊塗,包括壽險也是如此。
陳文輝介紹,國際一流的險企,其利源主要來自“細水長流”的死差益,而並非像國內大多數機構以利差益爲主。
以友邦保險爲例。2022年,該公司營運利潤 (Operating Profit) 中,死差與費差(Insurance and Fee-based) 部分佔比高達56%,而利差 (Participating and Spread)佔比僅爲23%,這意味着友邦保險的承保端能夠帶來更爲核心的、更爲穩定的利潤貢獻,而資本市場波動對於公司業績的影響比較小,從而有助於實現更爲穩定的增長。
第二,費差方面,要通過數字化轉型等方式降低經營管理成本。陳文輝指出,保險業是傳統行業,數字化才能使其重新煥發青春。
此外,“新國十條”也提出,保險公司要提高數智化水平,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大資源投入,提升經業管理效率。鼓勵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高營銷服務,風險管理和投資管理水平,依法依規維護數據資產權益。
第三,利差方面,保險公司要先從產品端着手降低負債成本,而不是僅僅想着通過投資增加收益。
“新國十條”提出,發展浮動收益型產品,根據市場及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合理確定產品收益,從而優化保險公司的負債結構;通過“人身保障+保證利益+浮動收益”的多功能設計,提升客戶全生命週期的人身保障和財務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穩定性。
以日本爲例,隨着利率下行,壽險預定利率最終下調至0.25%;同時,壽險公司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大幅減少負債成本較高的附加條款壽險和可變積累壽險,提升期繳和保障性壽險產品,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了負債成本。
壽險業資產管理應對策略:強化資產負債聯動、審慎推進全球資產配置
在資產管理方面,首先壽險業要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陳文輝表示,保險公司既要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符合消費者要求的產品和服務,根據推出的產品提供配套的資管、投資服務;更要根據公司資管能力、外部宏觀形勢決定的收益率水平,來設計產品和服務。
一方面,保險負債屬性,即負債久期、負債剛性成本、現金流賬戶特點,以及成本決定資產配置目標方向;另一方面,實際投資情況也決定了負債成本。隨着投資收益下降,負債成本必下降,投資收益上升,負債成本審慎提高。
陳文輝強調:“資產端和負債端是不可分割、不可偏廢的,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極爲重要,應由保險公司的一把手親自進行統籌協調。”
其次,要審慎推進全球資產配置。一方面,全球資產配置可以給壽險業資產配置、風險對衝提供更大的選擇池子。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爲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內資產的成長性並不一定足以匹配保險投資需求。
陳文輝介紹,國際經驗表明,長期低利率環境下增配海外資產,相對貢獻大多爲正。其建議可以參考社保基金的經驗,開始時可以委託境外管理人幫忙投資,自身需要判斷清楚全球宏經濟大勢,並選擇好管理人,設立好考覈機制。
一是要在“固收+”和“類固收+”上下功夫。陳文輝表示,在“+”方面,還可以進一步向前推進,比如一級市場、高股息分紅股,REITs基金,以及其他另類投資領域等。
同時,陳文輝指出:“但考慮保險資金運用的性質特徵,這個比例也不宜過大。可以通過股權投資基金進入一級市場,成爲母基金或者頭部GP的LP,雖然會犧牲一定的流動性,但能夠獲取比固收更好的收益率。”
二是推動壽險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功能並積累長期耐心資本。保險資金,尤其壽險資金是當前我國積累長期耐心資本的主要途徑。
“新國十條”提出,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培育真正的耐心資本,推動資金、資本、資產良性循環。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退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城投資力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引導保險資金爲科技創新、創業投資、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在陳文輝看來,耐心資本之於科創企業,正如干糧之於登山者。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既能推動壽險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功能,服務於經濟社會積極應對老齡化危機的需要。同時,也能夠促進長期耐心資本的積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