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從一碗牛丼看懂日本失落20年真相

文/陳敏靜

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來,日本因爲持續物價下跌、人口快速老化及萎縮,而成爲全世界警惕的範例。1990年代初期,日本地價及股價崩跌造成泡沫經濟破滅,中期開始陷入通縮,那個年代因而被稱爲第一個「失落的十年」,最近,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同樣因爲經濟成長滯緩與物價成長偏低,被稱爲第二個「失落的十年」。

簡單來說,通貨緊縮(deflation)是指整體物價呈持續下跌趨勢。對經濟成長而言,物價不斷上漲和不斷下跌都是不好的。通縮的最大問題在於衝擊消費,因爲預期日後物價會下跌,一般人大多會延遲購買。因此,即使這10多年來日本儲蓄利率接近零,民衆還是把錢存起來,等到商品與服務價格下跌後,同樣的錢就變大了(購買力增強)。

消費者延遲消費購買力慢慢變大了!

日本長年物價偏低,觀光客未必會感受到,因爲食衣住行民生需求之中,包含糖果餅乾食物價格,以及生鮮食品都是漲價的,可是,水、電、瓦斯費下跌,包含汽油的交通與通信費用下跌,最重要的是,包含租金住房價格沒有上漲。

大家熟悉的牛丼飯,可說是最親民的日本通縮指標。日本經濟不振,牛丼飯便削減價格,2000年時一碗牛丼飯賣400日圓,○一年三月降價到280日圓。由於使用進口牛肉,牛丼飯價格有很大部分在反映日圓匯率。隨着日圓兌美元強勁升值,一二年四月降到250日圓。安倍上任後,日銀不斷寬鬆貨幣導致日圓疲軟,加上基本時薪上調,吉野家鬆屋、SUKIYA三大牛丼連鎖品牌這一兩年紛紛漲價到350日圓以上,爲九○年來首度漲價。

日本究竟爲什麼無法擺脫衰退與通縮的惡性循環?經濟學家們提出各種理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援引因斯學派指出,日本已經落入「流動性陷阱」,無法經由傳統貨幣政策恢復成長,因爲即使利率爲零也還不夠低。日本的情況證實,即使是利率低到接近於零,也不能刺激銀行貸款企業投資和民間消費。利率太低,人們寧願把現金藏在牀墊下,擴張性貨幣政策便起不了作用。

落入「流動性陷阱」無法藉由貨幣政策刺激消費

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的理論,是指全國性的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後,衆多企業和家庭都處於淨負債的情況。他指出,如果通膨的確是由於供需關係變化而改變的話,人們便會因爲通膨預期心理而開始借貸及消費。但是事實上,日本這兩年通膨回升都是由於日圓疲軟所帶來的輸入性通膨,而非真實的消費通膨。

在日本國內,一○年底,日本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谷浩介(Kosuke Motani),出版《通縮真面目:經濟隨着人口變化》(デスレの正體経済は「人口波」で動く),新書上架7個月就大賣50萬本,連當時日本首相直人都買了一本拜讀。

谷浩介的看法是,日本通縮與其說是貨幣問題,倒不如說是企業決策失誤與人口年齡造成的結構性問題。他覺得,日本企業如果可以生產出新型奢侈品,便可以誘使日本相對富裕、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去消費,企業也就可以支付給日本相對貧窮、不斷減少的年輕人更高的薪水…(本文截自財訊497期,詳全文)

相關報導日本央行宣佈採取負利率政策外加印鈔80兆日圓,市場是否買單?末日博士:黃金笑傲負利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