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中美打羣架 兩邊陣仗比一比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之後,中美對抗升級爲2.0版,川普時代的「單挑」演變成糾集盟友「打羣架」模式。這兩個多月,雙方動作頻頻,不斷強化結盟關係,兩邊陣仗逐漸擺開,像極了二十世紀美蘇冷戰,說是「新冷戰」一點也不爲過。

拜登在競選期間,就一直強調美國要重返國際舞臺,結合盟友應對中國的崛起,上任之後也「劍及履及」,只見國務卿林肯國安顧問蘇利文國防部長奧斯汀、貿易代表戴琪等人馬不停蹄,與歐、亞主要盟國接觸。他們均向盟友傳遞一個明確的訊號:中國的行爲對於「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構成威脅,呼籲盟友共同合作對抗中國。

中國不甘示弱,在阿拉斯加中美高層對話「撕破臉」後,俄羅斯外長隨即受邀訪問中國,中俄決定強化關係的同時,對美國更是不假辭色猛批。在朝鮮半島的的「小老弟北韓也沒閒着,選在此時試射飛彈助威。此外,中國和伊朗在3月27日簽署爲期25年的合作協議,將加強兩國在經貿、能源和安全領域的全方位合作。中國招招似乎都刺到美國的痛處。

最新的進展是,中國外交部近日接連宣佈,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等國外長訪問中國,拉攏周邊鄰國不言而喻。而在這敏感時刻,緊鄰中國的緬甸發生軍事政變擾動南亞局勢,中國在當中扮演的角色引發多方關注。

這廂美國隊」扛着民主、人權和國際秩序的大旗,另一頭「中國隊」則打着反對美國霸權和西方主導的國際遊戲規則敵我壁壘分明。而在初步陣勢擺好後,接下來就要比兩邊的底氣

美國當前仍是全球最強霸權,在經濟軍事實力世界第一,長年在國際舞臺居領袖地位,但這項優勢在川普採單邊主義「脫羣」之後元氣大傷,有待拜登政府加快修補。在朋友圈方面,美方高層近兩個月密集訪問歐、亞,就是要把傳統北約東亞第一島鏈防線重新鞏固,在歐陸西太平洋形成包圍圈,將中俄圍堵在歐亞大陸內。

在安全領域上,美國除了有傳統的「五眼聯盟」(美、英、加、澳、紐)的堅強盟友之外,近期推動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日、印、澳),最重要的是把印度拉進朋友圈中,補上了美國隊在南亞的缺口,藉此堵住中俄南向的意圖

至於「中國隊」這邊,中國是全球最大製造基地,且遲早成爲全球最大市場,中國供需兩端牽動全球無數國家和企業的經濟利益,經濟「棒子」成爲中國對付反對者最佳武器。在安全領域,中國軍事實力雖與美國仍有一段差距,但若與俄羅斯軍事結盟,可能就另當別論,尤其是俄羅斯若在歐陸搧風點火,美國恐怕很難兼顧歐洲和亞太地區,更何況還有北韓、伊朗、緬甸這些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攪動區域穩定。

事實上,G2兩大強權競爭之下,能夠「插上嘴」的國家並不多,更何況隨着中美敵意越來越深,許多國家更擔心的是被迫「選邊站」捲入這場紛爭,進而損害國家利益。因此,許多國家目前對於支持哪方仍態度曖昧,例如歐盟的德國、義大利,仍在中美兩邊搖擺,而東南亞國家從冷戰開始,對於強權競爭一貫採取「風派」策略,不會傾向支持哪一方,因此即使中方不斷向其伸出橄欖枝東協成員應不致於反美。

臺灣稱不上強權大國,但地理位置處在G2兩強摩擦的火線上,戰略地位重要;同時,臺灣在全球科技業特別是在半導體業扮演關鍵角色,各方勢力都不敢輕忽臺灣的重要性。踩在鋼索上的臺灣,「親美」雖是大勢所趨,但如何與大陸和平相處,找到臺灣安身立命的位置,纔是當權者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