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比資金更重要的事

擴大投資是支撐臺灣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討論這個議題前,想先回顧兩段財經圈的往事。

第一件,與財政部和央行的爭執有關。

金管會還沒分出去之前的財政部,對於投資,和中央銀行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場,財政部主張擴大外資參與,深化臺灣的資本市場,央行則對短期外資相當感冒,不樂見特定資金在股市殺進殺出,助長投機氣氛,更無法忍受大量資金進出,對外匯市場的穩定造成干擾。簡單的說,央行對於「直接投資」(FDI)相當歡迎,對「財務投資」就謹慎許多。

這項政策爭論持續了許多年,大小會議或私下采訪,常見官員立場針鋒相對,從結果看,敗下陣的卻是央行。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臺灣對投資股市的外資門檻愈開愈大,有模有樣的實質投資卻看不到幾個。一直到了今年,央行念茲在茲的「直接投資」,纔出現了有可能明顯成長的機會。

相較於「數字來數字去」的財務投資,直接投資的構成複雜多了。資金之外,一個立案項目落實可能的方式,還包括了技術作價、土地或機器設備的提供,如果業者小有名氣,他的商標和商譽,也有機會成爲投資內涵的組成成分之一。

第二件,是要整理一下開放臺商西進的背景。

臺商前進大陸投資,始於90年代初期,當時的臺灣經濟,面臨工資、土地價格飛漲,環保意識擡頭,許多以加工出口爲主的外銷業者,失去了國際貿易上最重要的「比較利益」,加上大部分的產品,技術層次不高、必須倚賴價格競爭力,才能賣好賣滿。於是乎,就業者的立場而言,爲了降低成本,赴大陸設廠成了大勢所趨。

再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問題,面對大陸乃至東南亞各國崛起,開始推動外銷導向的發展模式時,資源有限的臺灣,只能設法「騰籠換鳥」,推動產業的進一步升級。說穿了,放出去到大陸投資的外銷型企業,很大一部分,是因爲臺灣本身想要加以淘汰,才同意放行。

政策開放後,許多原本折舊攤提殆盡的機器設備或生產技術,都因此鹹魚翻生,它們在會計帳上的價值本已是「0」,轉個彎西進,都成了數百萬美元起跳的新投資計劃,真正實現了「華麗轉身」。

說這兩件事,是想釐清楚:直接投資非常複雜,並非只靠帳面數字就可以解釋清楚;若以開放到大陸投資的外銷型廠商而言,它們的生產技術與產品檔次,應和臺灣母廠或同類型的業者,存在着層次上的落差。

當我們關心新一波廠商投資,資金以外的問題更值得好好思考。舉例來說,準備返臺投資的業者,真拿得出合乎臺灣產業須要的技術能力嗎?投資審查機制要怎麼把關,避免爲了衝刺好看數據,出現撿到籃子都是菜的情況?當初「給一條生路走」的開放政策下,低技術層次的廠商,怎又成了現階段要極力爭取的對象呢?

政策的爭辯仍會持續,但焦點不應是資金的多寡、來源、方式或期間,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問題,須要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