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梅西的中國10號轉行幹青訓:05孩子基本功很差
2005年,當陳濤閃耀荷蘭世青賽的時候,中國南方的一羣孩子呱呱墜地。
15年後,陳濤宣佈退役,將球員的榮光徹底封存。500多字的離別宣言中,他說會以另外的身份歸來。半年後,陳濤如約而至。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片綠茵場上的陳濤,有了一個全新的頭銜——青訓教練。
而與他一起站上球場中央的,則是一羣15歲的孩子,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深圳佳兆業精英隊”。
邀約
相比半年前,再次出現在大衆視野面前的陳濤,削瘦了不少。
“開始青訓工作後,身材減下來不少,從外形看確實瘦了,但還沒上秤。”陳濤笑道,具體瘦了多少,他也不清楚。
自從去年效力的四川安娜普爾那解散後,陳濤就動了退役的念頭,那時的他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涯下半場,“周圍的朋友都聽說了,家人知道得更早,很多隊友覺得我可以再踢踢,但自己認爲沒有必要。”當時他內心的首選,便是青訓教練。
陳濤原本計劃在家鄉遼寧一帶開始自己的教練工作,只不過來自中超球隊的邀請,讓他再次背起了離鄉的行囊。
“受寵若驚,深圳佳兆業是中超平臺,尤其是對於我這種年輕教練,剛剛結束職業生涯的,這麼短時間有這樣的平臺看得上我,很榮幸。”沒有一絲遲疑,陳濤答應了。
爲了讓陳濤決心南下,深圳佳兆業也給新帥組建了豪華的U15教練團隊:領隊、技術分析師、體能教練、助理教練、守門員教練和隊醫各1人。其中,不乏有來自上海交大的畢業生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碩士生。
“1個U15梯隊搭配的工作人員(共7人),軟硬件已經達到職業隊的標準了,真比某些中甲中乙俱樂部要好,整體配置超過80%的俱樂部。據我瞭解,像這個年齡段的,一般是1個主教練搭配1個守門員教練,頂多再帶1個助理教練。”
硬件
60多平米的球員活動室,200寸的投影屏,30多個孩子圍坐一圈,陳濤執教後的首堂媒體見面課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展開。
等待所有球員坐定後,燈光熄滅,熒屏亮起,一場歐冠小組賽曼聯與伊斯坦布爾的比賽片段呈現在球員們面前。
上半場第33分鐘,面對對手4人的高位逼搶,曼聯門將德赫亞並沒有選擇大腳發球,而是交給了隊長馬奎爾。此時對手繼續逼搶,馬奎爾橫傳給了身旁的林德洛夫。
陳濤將曼聯的這一幕後場傳導截了下來,並在課堂上發問:“後場傳控很危險,爲什麼曼聯還要這麼做呢?”
活動室瞬間安靜下來。陳濤選擇點名,先後上來回答的4位小球員或支支吾吾,或談吐不清,他們都無法將正確答案告訴其他同伴。最終,謎底的揭曉還是落到了陳教練頭上。
一番解釋後,陳濤說明了自己上視頻分析課的原因:“踢球要思考,要帶有目的性。這樣的課程是爲了啓發你們多動腦,多思考每堂訓練課安排的意義。”
半小時後,陳濤起身,帶領着自己的球員走向球場。沿着惠州奧體的場館通道,一眼望去,滿是深足一線隊員們的比賽海報和戰鬥標語。這樣的視覺設計風格也與深圳麗湖訓練基地保持一致。
途經的地方,還有已經改造好的力量訓練房、更衣室、學習活動室、醫務室、器材室、裝備室、儲物室、會議辦公室等等。加上原有的惠州奧體的主場、副場兩片場地,此類的硬件設施已經滿足了各級梯隊訓練比賽的要求。
技術
“現在深圳佳兆業給孩子創造的條件都這麼好了,唯一不行的就是孩子的技術。想當年沈祥福劉利福陳金剛那會,條件多麼艱苦,但練出來的基本功都是實打實的。”一位老記者還沒坐下,就看到了不少球員在傳接球方面的失誤。
面對這幫來自廣東廣西江蘇新疆等五湖四海,在同齡人段中並不算最優秀的一批孩子,陳濤在訓練中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孩子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基本功要比我們那批人差。”
“現在的很多孩子,練習傳接球,傳球稍微好點,接球就很麻煩了。比如他們接球的身位,身體朝向的位置,包括接球技術的運用,都存在問題,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去糾錯,這個確實比較難。”
訓練中,一名右後衛帶球,低平球給中路的隊友,結果中路隊員把球停高了,此時防守隊員上來了,機會立馬沒了。結果他選擇回傳給邊後衛,邊後衛再回給門將,進攻重新開始。
因此,陳濤對症下藥,在日常的訓練課中也增加了不少基本功的項目,類似四五人一組的傳接球練習。在他看來,這些基本功的東西本應該幾年前就練好了。
“如果教學方式正確的話,在孩子們10到11歲的時候,他們的基本功應該夯實得很好了。這時候我在帶隊,很多東西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吸收起來也更好。但你們現在也看到了,無對抗之下咱們已經有很多失誤,你想想如果再增加防守隊員,場上的畫面你能想象麼?”
“如果現在讓孩子們上來就踢比賽,我覺得是不負責任的,教練組目前相當於是給前面落下的東西補課。就好比一個初中生,你現在給他拿清華大學的題目做,他們也做不了。”
“而我目前要做的,就是對他們進行診斷,看看孩子的技術是在哪個階段出了問題。拿中學生的例子來說,如果是高一出了問題,咱們就從高一開始夯實,然後再進展到高二高三,以此類推,最後纔有可能去解答清華大學的題目。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沒辦法,搞青訓就是這樣,沒有捷徑可以走,就得靠日復一日的練習,不斷地磨練。”
溝通
一個多小時後,訓練課正式結束。孩子們回到更衣室洗漱,之後將開始自己的晚餐。
食堂大門敞開,一張巨大的“制勝串聯”的海報屏風映入眼簾,身前的桌椅也都帶上了類似隊標的深足元素。
據工作人員介紹,俱樂部對於深圳佳兆業精英隊的膳食營養很講究。每天都會給孩子提供5頓,包括3頓正餐、1頓下午茶和1頓夜宵,滿足青春期孩子發育的要求。“在餐標預算不變的情況下(每人每天約140元),我們就通過走訪各大超市比價,降低果汁、牛奶等的採購成本。”
當燉牛肉、蒸南瓜、豌豆、青菜、牛扒、雞扒和麪食上桌後,球員們立馬動筷,主教練陳濤也跟孩子們一起上桌。
桌上,陳濤與球員們有說有笑,有些球員還在詢問教練一些關於球場的問題。在陳濤看來,這樣的習慣顯得十分難得。
“我們的球員其實不太喜歡溝通,除了足球之外的其他東西都溝通,這是從我們那一代到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少球員訓練和比賽期間不溝通,反而是下來之後溝通就多了,我現在想讓孩子在球場上也學會溝通。”
爲此,陳濤也跟自己的團隊在思考如何破冰打破代溝,如何能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主動地多問多聊多溝通。
另外一方面,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教練組與家長溝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這一塊,陳濤選擇了將家長“拒之門外”,不讓梯隊的父母加自己的微信。
“如果你加了一個父母,所有人就都得加,這是必然的,不然其他人怎麼想。而且加完之後,萬一有父母想請教練吃飯,其他孩子知道了他們會怎麼想,如果有一個家長說想長留在這陪孩子,然後天天找你吃飯,那其他孩子家長怎麼想,我不想把事情最後搞成這樣。如果是面對面的溝通,我是隨時歡迎的。”
“當然,我覺得可能家長也不是這個意思,但我不想搞得太複雜,咱們就單純一點,以業務方式來溝通,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態,咱們隨時保持暢通是沒啥問題的,球隊有領隊和其他工作人員可以跟他們溝通。”
陳濤有自己的考慮,爲此設計了更有效合理的溝通方式,比如通過家長羣,允許有需求的父母每天打電話給孩子,以此來了解孩子的狀況;第二個是通過領隊,這兩個途徑都是隨時保持暢通的。此外,俱樂部還會定期舉行家長的見面會。
“今年的感恩節,我們還邀請家長過來看望孩子,讓他們全程參與進來,即使這時候到會議室裡跟我們溝通也是沒問題的。”
“這一切的安排,目的還是想讓家長知道,如果孩子最終被淘汰,那全是因爲業務的原因——您的孩子不太符合深足的建隊思路,而不是因爲父母有教練的微信,請教練吃飯等等的場外因素。”
出路
據不完全統計,作爲特色足校的代表,南京鼓樓一小過去20年已經培養了包括武磊、陶強龍、張衛等20多名職業球員,平均1年1人,成材率不足1%。相比於校園足球,職業梯隊的成材率要高一點。
因此,深圳佳兆業也希望每名梯隊球員都能兩條腿走路,不僅在足球技能上有所收穫,在學業上也不能耽誤。
據悉,深足計劃在學籍不變的基礎上,引入知名教育培訓機構,爲精英隊隊員制定配套的教學方案,保障隊員得到高質量的學習機會。
“未來我們想把惠州重點中學的老師邀請過來,給這幫孩子輔導課程,除了日常的語數英學習之外,還打算增加一門日語的學習。”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這是爲了之後去日韓拉練做準備,融入當地的足球氛圍。
“之前俱樂部跟我溝通過出路的問題,部分孩子(沒能踢出來的)未來會往教練員培訓的道路引導。因爲優秀的球員一定是優秀的教練員創造的,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我們能培養更多優秀的教練,本身也是在幫助俱樂部,幫助中國足球培養更多的優秀球員。”陳濤介紹道。
除了俱樂部自身的規劃之外,陳濤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
“首先,我不認爲只有走上職業道路纔是成功的。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選擇,你那會認爲是錯誤的(無緣職業),但如果你當時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有可能會更麻煩更艱難。如果能走上職業,比如你的職業生涯能保持多久,能達到一個什麼高度等等,這些都是未知的。”
“相反,如果你掉隊了,沒能走上職業,未來保不準能成爲一個非常成功的管理者,或者在其他領域有所建樹。”
卡納瓦羅的翻譯李白就是一個案例。當年在魯能足校被王永珀等人淘汰後,李白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終成了金球先生的翻譯。
根據俱樂部的安排和陳濤的設想,這支未來將以25到28人左右建制的隊伍,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國內外的精品賽事上,如果一切順利,球隊將在明年前往日韓和歐洲等地參加比賽。
“我們可能會選擇長期在國外集訓,接觸更多先進的足球理念,然後內化爲適合我們的東西,有點類似於當年的健力寶模式。我也希望利用3到5年時間,能爲俱樂部提供幾名能上一線隊的球員,增強青訓的造血能力,不用再爲了應對U23政策到處買人。”
感悟
採訪的最後,陳濤說深圳佳兆業給他看到了不一樣的青訓。一個多月的時間,把包括深足青訓負責人在內的所有有才之士都配備給了陳濤,只要教練團隊有需求,俱樂部就能滿足。
“說實話,俱樂部已經給我減輕了很多工作,這跟我以前看到或者聽到的青訓完全不一樣。軟硬件需要改善的,都能得到第一時間的反饋。”
球員們的課餘活動
高層的全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這支隊伍更多的期望,團隊中的工作變得更加細緻,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然而,陳濤的壓力仍舊不小。
“我現在蠻焦慮的,因爲害怕自己學習成長太慢了。我慢的話,就無法讓球員成長得更快。總在焦慮我們的管理模式,訓練方式,是不是我們做錯了什麼,教練組還需要總結什麼,我們需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快。”
“我覺得我們必須改變一種思維,不是所有的(中國)球員都不行。當所有的球員你自己都看不到閃光點的時候,你這時候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我們教練員是否也缺乏發現閃光點的眼睛。”
“所以我目前不足的地方,就是學習能力。正如羅傑·勒梅爾所說‘當你停止學習,你就停止了執教。’如果你都不想去學習了,那你就別帶隊了。只有你進步了,你纔有資格指導孩子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