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老唐”功成身退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柴旭晨
全球汽車行業的變革還在持續,這也體現在了一系列的人事變革上。
12月10日,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公佈了最新的公司董事會的人事變動。負責奔馳大中華區業務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唐仕凱(Hubertus Troska)將按計劃於2025年退休,公司現任產品策略及規劃負責人佟歐福(Oliver Thöne)明年2月1日起接任唐仕凱,擔任董事會成員。
在這一消息公佈之前,唐仕凱已經在這一職位上工作了12年,其經歷了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12年,也是奔馳在中國攀上新臺階的12年,他一度帶領奔馳大中華區成爲公司最大的單一市場。
梅奔董事長康林松評價道,他與團隊一起推動了奔馳在華銷量的三倍增長,並在本土生產網絡、研發實力以及中國團隊打造方面,作出了不少貢獻。
2012年,唐仕凱初接手大中華區時,奔馳在華銷量還不到20萬輛,在當時豪華三巨頭的格局還是ABB,奔馳規模也遠不如另外兩家,奔馳的全球銷量也是在130萬輛出頭。
而到了近幾年,奔馳在華年銷量長期保持在70萬輛以上。超三倍的增長,也爲奔馳的年銷量增長貢獻不少,一度,中國市場佔奔馳總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這背後是唐仕凱對於中國市場深刻的洞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唐仕凱因爲既瞭解中國汽車市場,又善於本土化,也一直認真傾聽中國消費者的聲音,所以被認爲是最懂中國汽車市場的德國人。
作爲引領奔馳在華征程的關鍵舵手,他上任之後,短時間內完成了將SUV車系統一命名和全系更新換代這兩件大事;又在大多數海外車型國內同步要在一年以上的情形之下,國外發布之後短短几個月之後,就跟進本土化車型。
在北京奔馳生產之後,提出更準確的定位和更親民的價格,解決了銷售車型古板老舊的問題,爲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的選擇,進而在2014年開始,奔馳在中國的銷量就節節攀升。
產品之外,他上任之後的幾年中,又對銷售渠道進行整合,擴大國內經銷商網絡且將銷售渠道下沉到國內的三四線城市。
也因爲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唐仕凱在中國打造了一套完整且可持續的奔馳體系,從生產、銷售到研發等,搭建起了本土化的體系。
在過去12年,奔馳針對中國市場的關鍵詞便是本土化,從生產到銷售再到後來研發的本土化。對於中國市場,奔馳早已不僅將其視作消費者市場,而是躬身入局,參與到中國市場的變革當中。
2014年,奔馳啓用了中國研發中心;2021年,梅賽德斯-奔馳將中國研發中心正式升級爲“中國研發技術中心”2022年,梅賽德斯-奔馳成立“上海研發中心”。
在近幾年,傳統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遇到挑戰之時,唐仕凱也帶領着團隊深入浪潮,緊跟潮流。這也是面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變革和新勢力挑戰的挑戰之下,奔馳的見招拆招。
在中國本土的研發上,奔馳也可謂是重金押注。
在過去的5年,奔馳在中國的研發投入總計達105億元,今年9月奔馳還宣佈,根據集團業務規劃,計劃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在華投資超140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推進豐富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本土化產品陣容。
當前,奔馳在華的研發團隊已有超過2000人,已經成爲其在德國以外覆蓋領域最全面的研發團隊。這些資金和人力,正是投向了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最爲激烈的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
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的變革還在繼續,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也將在未來席捲全球,傳統車企正在受到挑戰。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傳統豪華品牌正在被新勢力中的鴻蒙智行、理想等,搶佔關注度和市場份額。
如今,奔馳也和過往的海外豪華夥伴一起,也需要面對轉型期的焦慮。這對奔馳大中華區新的接棒者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據公開信息顯示,接棒者佟歐福目前是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產品開發領域最重要的負責人之一。在他的領導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成功地規劃了一直到2030年代的整個未來車型陣容。
對於佟歐福而言,在新的變革期,他能不能扛起奔馳在中國市場的轉型新大旗,最爲中國市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