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也能出爆款!泰康一款投連險40億額度半天售罄
(原標題:保險也能出爆款!泰康一款投連險40億額度半天售罄)
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12月8日,招商銀行銷售的一款由泰康資產管理的泰康人壽投連險,40億元額度,僅半天即告售罄。有人儘管提前在招行做好了雙錄等預備工作,但當天還是沒有搶到額度。
不過,對於這一熱銷的投連險產品,泰康人壽未向外發佈信息,也未迴應證券時報記者相關採訪。
40億額度半天售罄
據招行理財經理稱,泰康這款投連險產品很火爆,12月8日到該行網點排隊購買這款產品的人很多,一上午的時間,本次開放的40億元額度即告售罄。在有意向購買的人中,不少人都沒有買到,其中有的已經提前做好了購買前的錄音錄像。
所謂投連險,是投資連結型的保險產品,可以視爲理財型產品。這類產品通常都有一定的身故保障,但保額比較低,產品本身更偏重理財屬性。而且,不同於其它分紅險或萬能險等理財型保險,投連險沒有保證收益,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由購買者自擔。
因此,雖然投連險屬於保險公司的一類業務,但與保險公司的負債類業務不同,這是表外業務,監管也要求設立投連險獨立賬戶。從購買者角度來說,購買投連險產品,往往更看重其投資業績。
從產品形態上說,一款投連險內部會設定不同類型的多個資金賬戶,如激進型、平衡型、穩健型等,每個賬戶再根據風格設定而去投向股票、基金、債券等,一個賬戶堪稱一隻公募基金。也正由於這樣的產品運作方式,投連險亦被稱爲“基金中的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買一款投連險,就好像買了幾隻基金的混合產品。
比如,名爲泰康贏家人生2020終身壽險(投資連結型)的產品,根據產品說明書,內含3個賬戶:創新動力型投資賬戶、穩健收益型投資賬戶、貨幣避險型投資賬戶。客戶購買產品後,可以自由設定資金在這3個賬戶中的分配規模。
今年爆款基金屢見不鮮,動輒銷售上百億,根據認購規模進行配售的也不在少數。在一些投資機構人士看來,資管新規後打破剛兌,資本市場向好,財富效應顯現,投資者從個人理財到找專業管理機構理財的趨勢正在形成,這都是理財類產品爆款出現的背景。有了這些,就有了投連險出現爆款的基礎。
產品賣點何在?
具體到這款在招行銷售得很快的投連險,有哪些賣點?泰康人壽並未迴應記者,不過從公開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二。優異的產品過往業績、管理人和投資經理,可能都構成了這個產品的“加分項”。
從證券時報記者在銀行渠道瞭解的情況看,這款產品有吸引力的地方在於過去的良好業績表現,特別是創新動力賬戶的歷史業績。
根據泰康人壽官網披露的數據,泰康創新動力型賬戶2012年11月成立以來,至今收益率超過560%,年化複合收益率在26%以上。今年以來,收益率大約在34%,而滬深300指數漲幅約21%。
相較股票基金,這個投連賬戶今年的表現並不突出。而若將時間拉長,過去8年,每年年化收益率超過26%,歷史最大回撤-21.55%,收益的穩健性表現則較爲可觀。
據悉,泰康創新動力賬戶的投資目標是謀求賬戶資產的長期積極增長,適合於風險承受能力很強的投資者。購買者要在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測試中達到C4級(一共5級,C5級風險承受力最強),纔可在銀行購買。
投資策略方面,管理人依託中國宏觀經濟轉型的大背景,着重關注主導經濟創新與轉型的新興行業、新科技行業和新能源行業等板塊,精選創新能力強、具有競爭力比較優勢的行業龍頭股票,同時關注投資標的的盈利性與成長性,兼顧其它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配置策略總體上以權益類投資爲主,輔以固定收益類投資,充分分享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中不斷涌現出的機會,爲客戶爭取良好的資產增值機會。
賬戶對各類資產配比爲:權益資產比例不低於投資賬戶資產淨值的50%;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不超過50%,其中流動性資產投資比例不低於5%。賬戶投資於基礎設施債權及股票定向增發總體比例不超過40%。
其業績基準爲:75%×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5%×中債綜合指數(全價)收益率。
加之這款投連險產品賬戶資金管理者爲泰康資產,其投資管理能力受到業內認可,過往也有良好表現。比如,自2006年至2019年,泰康資產主要管理的泰康人壽一般賬戶資產年均投資收益率超8%;泰康資產管理的一個進取型投連賬戶自2003年1月30日成立以來,收益率已超過53倍。
另外,賬戶投資經理也是一個關注點。根據泰康人壽今年3月公告,創新動力型投資賬戶的投資經理爲嚴志勇。據Wind信息,嚴志勇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2004年任職於長盛基金,2006年加入泰康資產,歷任投資經理、研究員、高級投資經理、權益投資部助理總經理,現擔任董事總經理、年金投資部負責人。他管理的基金都有中上等的表現。
除了創新動力賬戶外,這款投連險的其它兩個賬戶,即穩健收益型投資賬戶、貨幣避險型投資賬戶,在過往也有穩健增長的表現。
這款投連險在退出時,前5年按賬戶價值收取退保費用,費用比例從5%到1%逐年遞減,第6年以後不收取費用。
儘管這款產品額度難求,但從整個保險業來看,投連險並非保險公司主流業務。
其實,投連險在國內保險業的歷史已經比較長,曾經還因投資者虧損而出現過風波,近年也出現過類固收投連險等變形,幾經整頓,加之保險迴歸保障的導向下,投連險業務明顯收縮。
據銀保監會數據,今年前9個月,投連險獨立賬戶的新增交費,僅不到270億。這與人身險公司同期2.6萬億原保費規模相比,只是一個非常小衆的保險公司業務。
目前開展投連險的保險公司大約30家,佔了全部90家人身險公司的1/3。不過,今年前9月新增規模超過10億的,僅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國華人壽、弘康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恆大人壽等少數幾家。其中,泰康人壽今年前9個月的投連險新增資金36.7億元。
從產品性質上說,偏重理財的投連險對管理人的要求較高。業務做得好,可以成爲保險公司維繫客戶的一個抓手。在能力、成本等綜合考慮下,保險公司謹慎行之也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