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車企銷量:理想拉寶馬下馬,長城不在前十,大衆繼續暴跌
不怕利潤沒就怕銷量丟,利潤沒了銷量還丟,這十分可怕。7月,自主品牌零售量106萬輛,同比增長13%;合資零售量44萬輛,同比下降25%;豪華車零售22萬輛,同比下降11%——格局,加速變化,這從7月各家車企的銷量數據可得知。乘聯會新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理想排在各大車企零售量的第十名,零售量達到5.1萬輛。創下歷史新高的理想,還有一大創舉——將寶馬拉下了馬。回顧6月,寶馬零售量5.6萬輛,位居第十;而7月,寶馬消失在榜單之中,理想取而代之。爲何如此?想必和寶馬宣佈退出價格戰密切相關。寶馬退出價格戰,確實引起了軒然大波,以乘聯會的分析可知,近期價格戰有放緩的趨勢,客觀來說,車企持續的單車虧損不是長久之計,經歷了一輪價格戰後,可能會重新評估價格策略,畢竟一家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盈利。不過很分化的現象是,自主品牌中低端打得激烈,高端卻風景獨好,無論是理想還是問界,單車均價不低,亦無需過度地給到終端優惠,也可獲得可觀的銷量。這就說明,高端品牌存在溢價能力,本身不會受到價格戰太大的影響,寶馬、奔馳此前需要降價穩定銷量,一定程度上說明其溢價能力走低,所謂退出價格戰,或許是掩飾這一方面劣勢的措辭。此外,寶馬退出價格戰後,終端出現一系列的強硬退單的情況,導致消費者心寒,極大影響品牌聲譽。這是否成爲了寶馬、奔馳等豪車在中國市場的一個轉折點,我們再過兩三個月可驗證。已經有多個月份,長城不在車企零售量榜單前十之中,7月零售量可能5萬輛都不到,反倒是批發量,7月以7.9萬輛排在了第七位。這我要說明幾個情況。第一,爲何說長城不擔心“出局”,不擔心不在榜單之中?我們看一下其1-7月具體銷量情況,哈弗累計銷量35.27萬輛,同比下滑0.82%;魏牌累計銷量2.26萬輛,同比下滑8.75%;皮卡累計銷量10.39萬輛,同比下滑12.24%;歐拉累計銷量3.65萬輛,同比下滑36.38%;坦克累計銷量13.47萬輛,同比增長87.59%。多個品牌,唯有坦克品牌在增長,帶來的結果是,長城半年淨利潤預計在65億元至73億元之間,增長幅度3.77倍至4.36倍之間。做到這種程度,其實就是寶馬之類的夙願——不比賣得多,只求賺得滿。第二,坦克這類的高端品牌增長是好事,但只有這個品牌在增長,是危機。我們都知道,長城的基本盤是皮卡,銷量支柱是哈弗,拿哈弗來說,近一兩年長城在加速推動,但成效甚微。數據顯示,哈弗H6今年以來表現異常低迷,1月份還能賣掉22846輛,2、3月份都超過萬輛,4、5、6、7月份皆在萬輛以下,尤其是7月只賣掉了5981輛,頗爲慘淡。(http://www.67862.com.cn)來源:http://www.temking.cn(http://www.airodk.cn)來源:http://www.360camera.cn(http://www.icroom.cn)來源:http://www.szjixie.cn(http://www.iambm.cn)來源:http://www.yetd.cn(http://www.lianyige.cn)來源:http://www.moriworld.cn(http://www.njwgw.cn)來源:http://www.xindapump.com.cn(http://www.uddy.com.cn)來源:http://www.baidcom.cn(http://www.backupcloud.com.cn)來源:http://www.allbes.cn(http://www.qnlizhi.cn)來源:http://www.wangzang.com.cn(http://www.despairahead.cn)來源:http://www.wo888.com.cn哈弗品牌目前的困境是,缺乏主力,哈弗H6雖推出了全新一代,Hi4版本遲遲沒推出市場,甚至長城內部出現了“推還是不推”的意見分歧。即便後續大概率會推出,定價也是個難題,我的猜測是,定價不會低——這是長城現在的策略使然。6月比亞迪零售量28萬輛,7月31.2萬輛,較大基數的情況下仍能上漲。一向要搶走合資份額的比亞迪,在這個月份效果顯現,7月一汽-大衆零售量11.4萬輛,同比下滑22.6%,上汽大衆零售量8.8萬輛,同比下滑11.8%;份額方面,一汽-大衆跌得明顯,從6月的7.5%跌到7月的6.6%,反觀比亞迪,從6月的15.9%漲到7月的18.1%。日系品牌也難言樂觀,一汽豐田、廣汽豐田雖仍上榜,單月零售量基本都是維持在6萬輛。終端方面,基本已經失守,即使“可靠、經濟”是豐田的標籤,但面對售價越來越低的自主品牌平替車型,豐田的良好口碑也得被放在一邊。從6、7兩個月的情況來看,比亞迪遙遙領先地位難被撼動,吉利也在努力向前,和一汽-大衆分庭抗禮,奇瑞仍然是一半靠國內一半靠海外,而寶馬、奔馳此前還能排在前十,這下兩家都消失榜單之中。價格戰讓中國市場的格局出現非常大的變化,諸如問界、理想等,從來不擔心價格被牽制。所以,不要找“內卷”當藉口,提升技術、品牌實力,纔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