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論壇》三族鼎立:爲何需要存在外省人?(陳復)

本文的作者認爲,臺灣對於族羣議題已經被利用與扭曲,正本清源的作法,就不是再回避族羣議題,而是藉由對族羣議題的重新詮釋,來發展出健康良善的族羣關係。(圖/Microsoft Copilot AI生成)

有人會覺得:將外省人、閩南人與客家人區隔成三個族羣並無意義,甚至可能會造成本來的相同族羣被分化,因爲大家本來都是「漢人」,這對於中華民國的長治久安不利。我完全支持漢人的意識,但,我首先要指出:中華民國當前的亂局橫生,並不是我們將漢人區隔成三個族羣的結果,而是有政客將閩南族羣意識放大成整個「臺灣民族意識」,導致會講閩南語等同於會講「臺語」(如今教育部都已如此指稱),認同自己是臺灣人就隱含着認同臺灣獨立,因「民族即國家」(英文都是nation),來型塑出新的「民族國家」,如此作法使得外省人遭遇到空前的族羣擠壓,除非徹底讓自身的族羣消失,否則無法立足於臺灣社會,這正就是有政客惡意操作族羣對立的結果,讓我們相當多數的外省族羣年輕人都已認同「閩南化即是臺灣化」。

既然族羣議題已經被利用與扭曲,正本清源的作法,就不是再回避族羣議題,而是藉由對族羣議題的重新詮釋,來發展出健康良善的族羣關係,意即只有讓外省人、閩南人與客家人「三族鼎立」(三足鼎立),彼此相互尊重其文化,按照敝人這種角度的「三族鼎立論」,纔有機會重新提倡並鞏固漢人意識,由鼎腳(三族)來支撐鼎身(漢族),謀得真正意義的族羣和解共生。

因此,就當前的中華民國治權範圍本身而言,有三個層次的「民族」,首先是最頂端的「中華民族」,其民族觀來自「內聖外王論」(詳細內容請見〈恢復臺灣社會特有的眷村文化〉一文),只要具有該理想,就能相互包容到中華民族的範圍內,因此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與新住民都是中華民族的成員;再來是屬於中層的「漢族」,這就是前面所說的「三族鼎立論」,讓漢族內部的三個族羣都能平等共存於臺灣社會中;最後就是「外省族羣論」,只有讓外省族羣意識獲得萌芽與發展,凝聚外省人的自覺,我們才能獲得資格來參與並完成「三族鼎立」,共同在中華民族的架構內來開創中華民國的永續發展,敝人長期觀看與經歷這些紛擾的世局,逐漸領悟出這個看法:如不從前面三個層次來整合中華民國的內部(當前治權範圍),就不要再對兩岸關係說長道短,因爲這都只是在指着夢幻泡影持續攪和產生的瞎說,當我們不再有孫文民族主義的理想,每個人都只是「個體」,只從個人主義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又如何會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中華民族的未來呢?這裡指稱的「中華民族」,又需要依據討論的範圍,區隔成「臺灣的中華民族」、「兩岸的中華民族」與「人類的中華民族」三圈,前面暫且只專從臺灣的中華民族來探討臺灣社會內部如何解決族羣問題。

外省族羣經歷過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的變局,這種變局不能只從個人的愛恨情仇的角度來認識,我們都應該有更深一層體認:國府遷臺是繼東晉士族南遷江左後,我們再度經歷中華民族遷徙的大變局,超過150萬人從臺灣海峽的右岸流亡到左岸,這是載入史冊的重大歷史事件,從中產生的眷村文化,內含着「跨省交融」與「中西會通」的特徵,其實是人類社會中相當罕見的現象與經驗,有人表示:「哪裡有外省人?除原住民外,我們全都是外省人。」這種說法其實會混淆這一議題的複雜性與深刻性,正如東晉政權建立,大批北方士族追隨其王室來江左,由此產生的「僑姓」(如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與蘭陵蕭氏)與本來的「吳姓」(如吳郡朱氏、吳郡張氏、吳郡顧氏與吳郡陸氏)自然有不同,早期吳姓士族被僑姓士族壓抑,兩者間有甚深的芥蒂,隨着本土化的發展,吳姓士族更蔑稱僑姓士族是「荒傖」或「傖父」,但僑姓士族本身又不同於留在中原地區的「郡姓士族」與「虜性士族」,前者係指未跟晉朝流亡江左的士族(如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與范陽盧氏);後者係指具有鮮卑貴族血統的士族(如河南元氏、河南長孫氏、河南宇文氏、河南於氏、河南竇氏),僑姓士族同樣已在江左落地深根,儘管有不同,卻不能被視作「江左外人」。

就現在的詞彙而言,這些士族全都符合「族羣」這一概念,各有其內含豐富的文化,不會因「僑姓」、「吳姓」與「郡姓」都是漢人的事實,就輕易解消其族羣在該時期的事實存在,這種現象直到南樑末年,來自北朝的西魏攻克江陵,大批士族被俘往關中,江左士族就此名存實亡。如果將「僑姓」與「吳姓」拿來比喻臺灣社會的族羣現象,僑姓士族有如外省族羣,吳姓士族有如閩南族羣與客家族羣,族羣間經過國共內戰後70餘年,已經出現族羣通婚的現象,這顯示出解嚴前的中華民國政府其族羣政策的平等性,但不能反過來指稱說族羣意識從此就不需要存在,有單一族羣認同或雙重族羣認同都無不可,但如果徹底沒有族羣意識,尤其不再有外省族羣意識,那究竟該由誰來做主體,持續傳承與光大外省族羣的文化?更重要的事情是說,「僑姓」與「吳姓」的差異徹底結束於南朝滅亡,現在中華民國尚未滅亡,但外省族羣卻瀰漫着「外省人已不存在」的言論,對於這種現象的唯一合理解釋,就是很多人「正在等着看」中華民國滅亡,不論是未來滅亡於北朝,或是滅亡於幻想中的「臺灣共和國」,這終究都是種不正常且不健康的心態。當外省族羣沒有意識到自己本來對於中華民國政府有着命運共生的責任,輕易自行瓦解族羣,絕不可能如此簡單就能獲得北朝或新朝的尊重。

基於這些論點,我要請外省人先完成「外省族羣論」,凝聚出自己往日隱而未發的族羣意識,來爭取屬於我們族羣的權益;接着,請尋覓就遍佈在你生活中,長期對於中華文化有着好感並認真落實的閩南人與客家人,你要懂得向這些夥伴族羣(避免性別歧視,我不使用「兄弟族羣」而使用「夥伴族羣」這一詞彙)獻上你深深的感恩,當我們都已遺忘「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的叮嚀,不再有外省族羣意識,使得眷村文化已瀕臨滅絕的時刻,依然存在着有志於文化傳承的閩南夥伴與客傢伙伴,長年在深情關注着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沒有這些夥伴族羣的貢獻,中華文化焉能還在臺灣社會猶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持續發揮其探照人間的光芒?這些「吳姓士族」正因深明大義,接納我們外省族羣一同在臺灣社會高舉着中華民國的大纛,我們纔沒有置身於南朝卻要經歷着「四朝換政」(宋,齊,樑,陳)的悲劇,但我們更要懂得「三族鼎立論」,自己團結成真正意義的外省族羣,並跟兩大族羣攜手合作,共同恢復蔣渭水先生在臺灣畢生關注的漢人自覺,當漢人意識重新獲得鞏固,我們才能接着號召原住民族羣與新住民住羣共同落實有關中華民族的「內聖外王論」,如此就能建設富強的中華民國,按此脈絡發展,就會有資格參與探討如何架構出堅若磐石的兩岸關係。(作者爲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