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論壇》恢復臺灣社會特有的眷村文化(陳復)

妝點紅燈籠與春聯的眷村,充滿濃濃年味與懷舊溫暖氛圍。(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在臺灣社會,由於學校教育正在沖刷青年學子的國族認同,中華文化面臨徹底的異化,已經被人當作一種「國家文化」,甚至有時會被偏激者說成只有國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其生活型態呈現的風格纔會是中華文化。這是種嚴重被誤導的觀念,殊不知「中華」兩字的本意跟國家文化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人生的內外整合,其呈現的文化風格具有跨國性。《說文解字》說:「中,內也。從口一,下上通也。」「中」這個字反映出人內在的生命貫通無礙,呈現有德者的精神狀態。《說文解字》並指出:「華,榮也。從艸垂。」這表示「華」這個字本意指樹木結實豐碩,被引伸成生命展現繁盛茂密的樣子。如果我們將「中」與「華」兩個字的意思整合,《禮記‧樂記》說:「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意指人如果能用謙和平順的態度擴充積累出自己的內在,往外在就能綻放出深厚的能量,這種整合性的觀念,就是我們在指稱「中華」的實質意涵。由此可知「中華」兩字具有「內聖外王」的意涵,實屬全人類本來都應該落實的文化理想。

這就是爲什麼當我們來到東亞社會生活(不只包括海峽兩岸,還包括日本、韓國與越南,甚至東南亞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就會發現這些社會的文化型態有相當的同質性,該同質性就來自於中華文化的影響,人心中始終有着內聖與外王的觀念,認爲做人要有修養生命的意識,並將這種意識落實到社會中,最終讓整個社會都能同蒙其福,因此東亞社會的共同基調就是這種內攝型文化,人通常會有「律己」的態度。如果我們不從本質的意涵來探討中華文化,只從現象的層面來探討,就會誤認中華文化只是擺在故宮博物院裡的器物或字畫,需要人有空特意去觀賞,而不會覺得這跟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關係。儘管臺灣社會經由當前政府的操作,已經相當程度正在弱化中華文化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甚至標立出一種「多元的臺灣文化」,將中華文化包含進去,其自身的主軸則轉向西洋文化,但只要中文還沒有徹底廢除,文化集體潛意識藉由這套文字系統持續承載着中華文化,依然具體在不同程度影響着我們五大族羣的日常生活。

當前政府持續在推展「雙語教育」,其深層原因就是希望逐漸降低國人對中文的依賴,只有中文素養低落,臺灣人不再有華人的意識,譬如覺得修養不重要,學生對父母或師長無禮甚至批鬥他們都很正常,重點只有維護自己個人的法律權益,這樣才能徹底擺脫中華文化的影響,並持續在選舉時投票給其所屬的政黨。對於這種現象,外省族羣特別要有警覺。從族羣議題的角度來觀察,中華民國做爲國體,在國人的心中日漸衰落,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支撐其存在的底氣已經在消失中,該底氣就是指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衰落,則首先來自於外省族羣對自身不再有認同,這包括祖先來自於外省族羣的年輕人,卻不認同自己是外省人(而只是臺灣人,並說自己的爸爸或爺爺纔是外省人),更對於眷村文化感覺極其陌生。當這片島嶼上的臺灣文化只剩下閩南族羣的寺廟文化與客家族羣的宗祠文化被視作中華文化,這固然沒有錯,卻會使得中華文化在臺灣失去一塊能跟中華民國接氣的最主要管道,使得中華民國日益不再被自己國民認同。

暫且不談新住民族羣與原住民族羣,因爲新住民族羣目前正在型塑的過程中,尚有待於相關有識者的構思;而新住民族羣的議題比較複雜,比較不屬於這裡有空間討論的範疇。專門針對漢人的三大族羣來說,閩南族羣的神靈信仰,使得其產生極度豐富的寺廟文化(尤其內政部長年統計臺南與高雄兩縣的佛道寺廟的數量屬全臺第一名與第二名);客家族羣的祖先信仰,使得其產生淵遠流長的宗祠文化(尤其內政部長年統計桃園與苗栗兩縣的祭祀公業的數量屬全臺第一名與第二名),這兩者都是信而有徵的政府統計數據,各自證成閩南族羣與客家族羣的主要信仰傾向。寺廟文化與宗祠文化都是中華文化落實在臺灣社會的具體風格,神靈與祖先共同交織出華人在靈性層面的歸屬感,但這種靈性歸屬感需要搭配理性的基石來支撐其存在,才能使得中華文化在臺灣生生不息的滋長,過去是明鄭與清朝的政權,現在則是中華民國這一政治架構,這一政治架構由外省人帶來臺灣,由此產生的民國信仰,其實是種理性與感性交織的信仰型態。

但這一架構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引領中華民國來到臺灣社會的外省族羣自己都不認同自己了,當外省人不再有民國信仰,而只想依附於「臺灣人」的保護傘來隱蔽自己的出身,這種「無族羣認同的臺灣認同」,只會讓其他族羣覺得荒謬錯亂,如此你不只不可能獲得尊重,焉能期待閩南人或客家人跟着相信世間尚有民國信仰的存在?因此,正在弱化中華民國的人不是其他人,就是外省人自己,這件事情說破雖然有些殘酷,卻是外省族羣不得不承認的現實。閩南人有寺廟,客家人有宗祠,外省人當然大可跟着去全臺各寺廟祭祀各種神靈求取保佑或獲得皈依,再不然像是馬英九前總統來到苗栗通霄馬家莊祭祀馬家祖先,藉此當作自己「在臺灣的家鄉」,但當眷村文化逐漸飛灰湮滅,全臺已經沒有幾間還有人實際居住的眷村,外省人失去的家園不只是實體的聚落,更已逐漸失去「精神的信仰」,這使得中年人與老年人常會自然而然受洗接受基督信仰,年輕人則常淪於「什麼都不信仰的虛無主義」,只在意現世的利己與眼前的幸福。

眷村文化的消失實屬臺灣社會的重大損失,因爲這種文化有兩大特徵:「跨省融合」與「中西會通」,前者是指眷村常將中國各省南腔北調的人民聚集在同一個村子中,大家不只互通有無,甚至會通婚,彼此交流着語言、飲食、風俗與信念,共融成「具體而微的中國社會」;後者是指因中華民國政府的親美政策,使得外省子弟如果有接受高等教育,常都會出國留學念博士或碩士,有些人從此歸化外國,有些人回臺則會傳播歐美思潮,使得眷村文化常反映出中西會通的現象。這兩種特徵都是古往今來的中國歷史極其罕見的生活經驗,使得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呈現出特有的前瞻性與開創性,繼續在拓展中華文化的深度與廣度,更使得外省人不論到大陸或歐美都會有種熟悉感與便利感,但,現在眷村文化消失了,中華文化在臺灣不再有轉型蛻變的樞紐或轉軸,這難道不會是臺灣社會的重大損失?因此,外省人需要對「離散族羣其實正在削弱民國的生機」這一現象有深刻的覺醒,大家應該重新凝聚起來,開始探討如何恢復臺灣社會特有的眷村文化。(作者爲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