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貝類檢出含塑量 環保署:3步驟拒絕塑毒
環保署首次公佈全臺「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微型塑膠含量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來自全國89處自來水淨水廠、7處養殖區,福隆、墾丁2處海水域場的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都驗出塑膠纖維,顯然這種比米粒還小的「微型塑膠」已經進入食物鏈,可能危害國人健康。
微型塑膠指的是小於5毫米、大約比一顆米粒還小的塑膠成分。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早在10年前就指出,微型塑膠會快速被生物攝取,對生物的傷害遠比大型塑膠碎片來得高,國際間的研究顯示,污染範圍不只于海洋環境,許多國家的淡水和陸地、甚至是南北極地都遭微型塑膠入侵污染。
自來水部分,未過濾處理的「原水」有61%驗出塑膠纖維,即便是過濾後、也就是居家使用的「清水」,也有44%驗到塑膠,比例上約爲每公升的飲用水有1根塑膠纖維。
養殖和野生貝類部分,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組長楊喜男指出,塑膠纖維除了吸附在貝肉黏液上之外,貝類還會透過濾食行爲吃進微型塑膠,抽樣中以牡蠣和扇貝含塑量較高。
如果換算成一般民衆的消費習慣:
●一般大小的牡蠣,野生的吃10顆就可能含有260個微型塑膠;養殖的較少,也可能有175個塑膠。
●點一份淡菜若以10顆計算,就可能吃下200個微型塑膠。
●一餐吃5個扇貝,則可能吞入155個微型塑膠。
這些塑膠碎片哪裡來?環保署指出,透過材質鑑定,推斷它們是由人造塑膠物品廢棄後進入環境,再不斷裂解而產生,尤其是來自餐飲、食品、製造業的一次用塑膠、包材與化纖製品。副署長詹順貴舉例,一杯手搖飲料花15分鐘喝完,扔掉的塑膠杯和吸管到了海洋卻要花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分解,不僅危害生態,也遺禍幾個世代。
微型塑膠污染海水和各種貝類,然後大魚吞進浮游生物、小型魚貝類,塑膠也同時入肚,而身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更難抵擋塑膠入侵日常飲食、飲水,該怎麼辦?
從生活中循序漸進去毒、減塑,或許是個治標又治本的方法,試試3個步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臺中分會會長張明純指出,水杯、碗盤等直接接觸食物的材質,最好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尤其3號PVC材質通常添加大量塑化劑,如果家中還有PVC保鮮膜、塑膠盒、或是兒童常用的綠色塑膠墊板,請立刻丟棄不用。
2號HDPE和5號PP材質耐酸鹼、耐高溫,是相對安全的塑膠材質,如果有這類塑膠碗或保鮮盒,可用來盛裝冷食或尚未烹煮的食材,直到磨損、龜裂或出現刮痕再替換。
7號塑膠種類太多,安全性較難判別,若無刮痕磨損可繼續使用,但最好避免盛裝熱湯或於高溫環境下使用。
步驟2》循序漸進替換,慎選環保材質,不用複合材質的假環保產品
在安全前提下,重複使用原有塑膠器具,一旦壞了需替換,就不要再選塑膠製品,家中餐具儘量以瓷器、不鏽鋼、和玻璃爲主,外出使用則可依照個人使用習慣和需求,慎選環保材質。切記,儘量不用複合材質的假環保產品,以免危害環境更甚。
不用一次性塑膠用品,是避免微型塑膠進入環境最重要的事。
自備容器購物,買菜可自備菜籃,喝咖啡用自己的保溫杯盛裝。全臺最大學生社羣Dcard發起「無痕飲食」運動,鼓勵大學生帶着食物袋、玻璃保鮮盒、不鏽鋼便當盒到大大小小餐飲店用餐,就是要減少塑膠袋、紙杯等一次性用品的浪費,同時呼籲店家一同支持響應。
循序漸進地減塑,不因花俏的設計或宣稱而購入多餘的「環保」產品,從源頭減量,回到相對簡約單純的生活,就是人人可實踐的減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