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野生貝類較易吞食微型塑膠

環保署主任秘書蔡鴻德說明從源頭減量,避免塑膠垃圾氾濫的作法。(廖德修攝)

環保署昨(25)日發佈微型塑膠調查結果,引起外界一些質疑,環保署今天又召開記者會說明。有關貝類部分環境檢驗所組長楊喜男表示,據2017年聯合國魚類水產品中含有微型塑膠報告,即使海產中含有微塑膠,對於人體健康所造成的風險亦不高,請民衆放心食用

楊喜男也公佈這次調查採樣的地區以及檢測結果,貝類含有微塑膠的數量是以野生者較多,可能因存活時間較久的緣故。而養殖的貝類因會固定採收,體內留存的微型塑膠通常比較少,民衆不必過分擔心。

以地區而言,金門北部海濱的石蚵體內微型塑膠最多,平均每克有5.22個最多,判斷是受到大陸海漂垃圾的影響。養殖貝類以牡蠣而言,含微型塑膠最多的是東石的牡蠣,每克含3.52個最多。但野生的貝類一般人不會食用,養殖貝類中微型塑膠量的含量也不致造成健康風險。

國人關心的是自來水含有微型塑膠的問題,環管處科長郭孟芸說,去年美國民間也有類似的調查報告,但國際間並未呼籲不要喝自來水。將來國內飲用水是否要訂定微型塑膠的限量標準,環保署會依據國外的相關健康風險影響評估,只要國外的調查研究有結果就會跟進,並擬定國內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環保署主任秘書蔡鴻德則表示,微型塑膠都是塑膠垃圾經過長期陽光照射,以及脆化分解破碎的結果;環保署會針對源頭減量、預防與移除、研究調查及擴大合作等四個面向,儘量減少微塑膠氾濫對環境的影響;在國際上對於人體健康風險的研究報告出爐前,先做好塑膠減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