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乏人關注之國家發展計畫

賴清德總統15日出席「總統府暨國家安全會議員工家庭日」活動。圖/取自賴清德臉書

8月15日行政院第3916次院會討論通過《國家發展計劃(114年至117年)》,會後循例召開記者會,由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主持,國發會由副主委高仙桂代表出席,向社會各界以全長兩頁之「行政院第3916次院會討論事項『國家發展計劃(114年至117年)』新聞稿」,向臺灣社會說明行政院院會已通過「國家發展計劃(114年至117年)」,隨後將由各機關積極推動辦理。

本項「國家發展計劃(114年至117年)」系從民國42年起,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前身行政院經濟建設發展委員會,歷經最初期所設置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開始,再經過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以及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等不同階段之組織變革,依據其業務職掌,所擬定之第19份國家建設發展中期計劃。

從民國42年開始,行政院賡續推動共計18個期程長短不同之國家建設發展中期計劃;基於第18期計劃,亦就是「國家發展計劃(110年至113年)」即將實施屆滿,因此從民國112年9月開始搜整議題,再經過113年總統大選結果底定後,依據賴清德總統競選期間所提政見開始撰擬初稿,此期間不但設定總體經濟發展目標,更邀請學者專家提供意見,期能完備規劃內容。

此項作業直至113年5月20日,主管機關再依據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內容,新任閣揆以及新任部會首長所指導施政方向,開始修正初稿內容與發展策略,並賡續在113年7月向閣揆提報總體經濟發展目標,最後透過8月15日行政院第3916次院會,依據討論案規格,以21頁投影片簡報向院會提報,完成議決通過程序。

其實回顧中華民國播遷來臺後,從初期依序推動各期四年期臺灣經濟建設發展計劃,然後開始隨着主政者展現政治意志,推出多項國家建設構想,並積極展開社會宣傳,從十大建設開始,不同政府時期閣揆與總統,分別推出諸如十二項建設、十四項建設、十年經濟建設計劃、國家建設六年計劃、亞太營運中心、新十大建設、愛臺十二項建設、新世紀國家建設計劃、挑戰2008、黃金十年國家願景計劃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早就讓臺灣鄉親眼花撩亂,搞不清楚那些政治秀戲碼,而那些是撈錢幌子,而又有那些是經過正規程序所擬定之經濟發展計劃。

當然還有些僅止於口號與宣傳卻無疾而終之經濟建設發展構想;其中包括張俊雄擔任閣揆所提「8100臺灣啓動」、游錫堃所提「新十大建設」以及蘇貞昌所提「大溫暖、大投資」;實在讓人無法分辨何者是政治口號,而那些是真金白銀地要推動經濟建設。

基於國家發展委員會之決策機制與成員架構,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中期計劃在正式向行政院院會提報完成決策程序前,在行政體系內部溝通協調應該絕對不是問題。但是否能夠充分適當完成行政院與立法院溝通協調,確實是令人懷疑。

特別是目前正值立法院休會,依據閣揆與立院相互溝通公開行程報導觀察,看起來並未就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中期計劃與國會進行過對話協商,此份爲配合總統任期所規劃,並且強調是爲貫徹總統政見之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中期計劃,其具體內容若是乏人關注,會不會讓各方覺得相當怪異?

我國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中期計劃由行政體系獨攬其事,確實是有其歷史淵源;但在郝柏村先生擔任閣揆時,爲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劃,就曾因必須舉債籌措財源,受到民主進步黨強力杯葛,讓行政院與立法院屢生摩擦與衝突。後來當1993年2月郝柏村院長離職後,連戰繼任閣揆,就大幅檢討修訂原定計劃。因此吾人必須理解到國家經濟建設計劃就算定案,其實還是有可能隨時產生變化。

但是造化弄人,臺灣政壇再度端出動物農場戲碼,綠營執政在掌握行政與國會雙重優勢下,讓諸多經濟建設計劃以極度粗糙規劃構想就強渡關山,甚至不惜惡性舉債來撒錢辦事,以建設名義施惠地方選舉樁腳,確實亦讓臺灣選民相當詬病。如今與立法院缺乏溝通,會不會再度被定位成黑箱作業,確實存在風險。

說起來讓人相當難堪,臺灣社會自詡民主制衡體制完善,但整個國家中期經濟建設發展方案,卻是由行政體系審議就能拍板定案,完全不必受到爲國家預算把關之國會監督。但對岸社會主義體制,五年期程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綱要,卻要經過代表行政體系之國務院,送請代表民意機構與具備預算審議權責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姑且不論實質審議到何種地步,但光從政治決策過程來說,恐怕御用政治學者也很難辯稱此岸比對岸完備。

如今雖是綠營執政,但國會並未掌握絕對多數,假若要推動國家中期經濟建設計劃,卻看不出與立法院積極溝通誠意,會不會在未來獲取年度預算階段,再度成爲政治爭議課題,賴清德在國家經濟建設面向上,能否順利貫徹其政治意志,確實值得國內政治觀察家繼續關注後續變化。

行政院會討論通過《國家發展計劃(114年至117年)》,此爲簡報中的一頁。圖/截自計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