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濟對話5個月後...仍處「僵局狀態」 美副財長猛批中國

▲ 美中經濟對話7月在美舉辦。(圖/路透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的中美首次全面經濟對話7月在華府舉行,最終因意見分歧,導致記者會取消。美國財政部副部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上月30日指出,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仍處於「停滯」狀態,目前沒有重啓商談的計劃。這也是兩國對話結束5個月後,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11月川習會後,外界原本估計兩國貿易合作將轉爲熱絡,更有助於改善中美貿易逆差。美國總統川普離開中國前還說,造成兩國間貿易逆差的元兇是前朝政府,「我不怪中國」。未料短短一個多月後,英國《金融時報》上月30日的報導卻指出,川普政府仍暫擱其旨在加強對中國經貿關係的主要計劃,更不滿兩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失衡。

▼川普上月才訪中,如今中美全面經濟對話處於「停滯」狀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副部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接受採訪時不諱言,中美全面經濟對話(CED)仍處於「僵局」狀態,「該計劃的初衷是在市場自由化和兩國經濟對話上取得進展。」他說,中國並未向以市場爲導向的方向前進,既然如此,「那對話也就停滯不前。中方要改善經濟實踐,使其符合符合全球規則與全球市場自由化方法。」

報導指出,今年4月份,川普與習近平首次在美國海湖莊園會晤,展開中美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當時進一步啓動「百日計劃」談判,讓美國牛再次返回中國市場,川普更不忘在推特上發文宣告勝利

今年7月,首輪經濟對話在華盛頓展開,美國商務部羅斯(Wilbur Ross)與財政部長米努勤(Steven Mnuchin)共同主持。美方強調公平與互惠,中方則着重於合作。汪洋致詞時表示,合作是兩國的實際選擇,雖然對話無法立即解決所有分歧,但是相互對抗卻會立即損害雙方利益。

未料,美國財政部舉行開幕式後,雙方卻各自宣佈取消會後記者會,也沒有發佈聯合聲明。《路透社》當時指出,中、美兩方的談判「失敗」,讓外界對於川普維繫北京經濟和安全關係的能力感到擔憂。報導也提到,雖然雙方的談話十分「直接」,但卻無法在許多重大貿易議題上達成共識

▼美國總統川普11月訪中第二天,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價值超過2500億美元的商業合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報導指出,美國商務部正在推進針對鋼鐵和鋁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不排除明年初會宣佈配額關稅結合的措施。而11月28日,川普政府啓動針對中國的進口鋁材反傾銷調查,這是美國政府26年來首次啓動「主動」調查權力,或據此向中國課徵關稅。

不僅如此,美國還連同歐盟指向中國不是市場經濟體,並試圖在WTO內與歐盟和日本加強聯盟,推翻北京。週四在柏林的鋼鐵過剩會議上,美、中雙方更展開公開辯論

美國這項決定對中國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因爲一國若被貼上「非市場經濟」標籤,就代表其他貿易伙伴可以更自由地對此國家徵收高額關稅,以這個國家的政府幹預行爲會造成市場扭曲爲由,給自己國家的生產商帶來不公平競爭優勢。經濟學者估算,由於美國和歐盟將中國視爲「非市場經濟」國家,導致中國製造商在出口方面損失數十億美元,且部分商品還要繳納遠高於100%的關稅。

世界貿易組織(WTO)瑞士日內瓦總部。(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