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奇教授李澤湘,正在批量製造獨角獸

來源:IT桔子 作者:吳梅梅 編輯:Judy

說到李澤湘,可能搞不清狀況的讀者會把他的名字和李澤楷搞混了,畢竟他們只差了一個字——但是,李澤楷是香港富豪李嘉誠之子,李澤湘卻是一位大學教授。

在鼓勵科技創新和創業的今天,大學教授去創業、做投資已不再稀奇。 而李澤湘的神奇之處在於他集齊了大學教授、創業者、投資人三大身份 ,在高校「象牙塔」和商業的世界遊刃有餘地行走,將理論研究和實踐充分地結合。

李澤湘可能是教授圈裡最懂創投的,他創造了近乎「封神」的成績——不僅創辦了固高科技(擬創業板上市)、李羣自動化等幾家「成功」的企業,還投資孵化了大疆、雲鯨智能和海柔創新三家機器人獨角獸公司以及多個準獨角獸企業。

教育改變命運,留學歸國投身教育的教授李澤湘

1961 年,李澤湘生於湖南省藍山縣,18 年後他考入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工業大學)。在此前他是一家校辦工廠的車工。正是這次考學和之後堅持的學習深造,改變了李澤湘的命運。

當時中美剛建交,美國鋁業公司出訪中國並提出願意幫助培養中方人才。李澤湘幸運地成爲中國首批公派本科生,赴美國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留學。在此期間,他鑽研苦讀,不僅攻克了英語這門語言難關,還順利拿到了電機工程及經濟學雙學士學位。

隨即他又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攻讀,於 1986 年及 1989 年分別獲得數學碩士、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碩士及博士學位。畢業後,李澤湘先後任職麻省理工學院(MIT)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研究員,紐約大學(NYU)Courant 研究所計算機系助理教授。

1992 年,31 歲的李澤湘懷着報效祖國的心願做出了回國的決定,並接受剛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學的聘請,出任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之後又創辦了自動化技術研究中心和機器人研究所,擔任主任。

此後多年中,他不僅出任過多所知名工科院校的兼職教授,還創辦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控制與機電工程學科部,與廣東工業大學合作創辦了粵港機器人學院,與湖南大學合作創辦了湖南大學機器人學院,積極投身於機器人教育事業中。

連續創業成功,資本爭搶的創業者李澤湘

自 1992 年任職港科大後,李澤湘對國內高校體系「重論文,輕實踐」的做法頗有些不滿。到 1999 年,一次很好的創業實踐的機會來臨——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攜手創建深港產學研基地。

當年李澤湘順勢聯合港科大同事、同樣是專家教授級別的高秉強、吳宏創立了固高科技,希望基於他們對運動控制技術、伺服驅動技術、機器視覺技術、網絡技術和機械優化設計五個方向長期系統化的研究,從事運動控制及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

迄今,固高科技爲近 60 個行業、2000 多家客戶、200 多家系統集成商累計完成運動控制系統部署超過 50 萬套。2021 年 8 月,固高科技與中信建投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準備在國內創業板 IPO 上市。

信息顯示,2018-2020 年及 2021 年上半年,固高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 2.99 億元、2.48 億元、2.83 億元和 1.81 億元。

2017 年,李澤湘再次出發,在自己的家鄉湖南發起設立了長沙智駕駛研究院(希迪智駕),這次他精準踩在了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的行業風口上,加上教授的 IP、孵化能力。希迪智駕獲得了超多資本的支持,紅杉中國更是在天使輪就投進了,包括湖南株洲國投創投這樣的國資背景機構也投了。

2022 年 5 月,希迪智駕剛完成了一筆 3 億元的 C 輪融資,投資方爲成都產投領投,投後估值 42 億元。

一戰成名,獨角獸大疆背後的導師李澤湘

除固高科技和希迪智駕之外,在李澤湘參與創辦的大疆、李羣自動化中,他的身份更多是做幕後的創業導師、顧問,指導幫助那些創業者,也是一位天使投資人。

獨角獸企業大疆創始人汪滔正是李澤湘在港科大帶出來的學生。

2003 年,汪滔進入香港科技大學讀本科。因爲從小喜歡航模,他本科畢業論文就是無人飛行器的研究。但論文答辯時,汪滔的無人機沒能飛起來,成績被判定爲不合格,他畢業出國深造的願望也成了泡影。

可李澤湘很欣賞汪滔,並將他招爲自己的研究生,因爲汪滔曾兩次選修了他的運動控制課程,不論興趣還是研發能力,都遠超其他同學。

從創業經驗、公司註冊地選擇,到飛控系統的研發等,李澤湘都給了汪滔很多幫助。

比如李澤湘建議汪滔在深圳創業——因爲他通過長期觀察發現,珠三角作爲國內最大最全的代工基地擁有着全世界完整的製造業體系。無論是買零件還是開模具,都比歐美國家高效省力。

另外,他還建議大疆先拿下國外市場然後轉回國內;同時在消費級市場之外,拓展更多應用場景,特別是農業植保領域。

從 2012 年李澤湘參與大疆的天使輪融資起,大疆後續斬獲了多輪融資,併成爲獨角獸企業, 估值達到 220 億美金 。

2011 年,李澤湘支持學生石金博創辦了李羣自動化/QKM,核心業務爲工業機器人的生產研發。李羣自動化在 2015 年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投資的 A 輪,至今完成了過億元融資,藉助資本的力量,這家公司發展迅猛。據說李羣自動化是世界上第二家擁有全品類工業機器人產品的公司。

可見,李澤湘教授不僅學術研究能力超強,在科研圈收穫一定的名望;同時還有極強的創業融資能力,成爲風投和資本爭搶的那一類教授羣體。

創辦投資機構,創業項目的領軍人、孵化者李澤湘

大疆、李羣自動化的成功讓李澤湘看到天使投資和孵化的意義重大,也促使他堅定了搭建一座將學院派理論轉型爲商業實踐的橋樑。

早在 2014 年,李澤湘就創立了清水灣創投,意圖深度孵化手中的學生創業團隊,但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器人產業研發基地。

在 2015 年,東莞市政府邀請李澤湘在松山湖創立了機器人產業基地,不僅提供場地,還給了部分啓動資金,幫助李澤湘和他的學生創業團隊啓動項目。爲此李澤湘先是邀請了原港科大工學院院長高秉強教授、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教授共同加入,隨後他又在全國範圍物色合適的機器人技術項目和團隊。

六年來,松山湖機器人基地已經入駐了 50 多家國內機器人創業公司和團隊。根據 IT 桔子數據,松山湖基金投資孵化的機器人項目就有 37 家,包括做智能競技賽車的機器人公司「未知星球」、研發輕型動力外骨骼機器人的「英漢思動力」、專注油電混合動力植保無人機產品研發的「沐秦智能」,專注水面服務機器人的「ORCA 歐卡智舶」等等。

李澤湘孵化的機器人創業團隊將機器人的應用深入到 AI 醫療、創客教育、智能家居、智能工業、農業科技、環境衛生、家裝、物流等各行業、各領域。

其中,有不少團隊的創始人都是大學生創業羣體,比如「歐卡海洋智能 ORCA」的創始人朱健楠是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博士生,在校期間便創業。

還有幾位大學生創業者就是在香港科技大學就讀的,也是李澤湘的學生,包括專注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的「本末科技」創始人張笛,地面自動鋪磚服務機器人的「塑巢自動化」創始人胡耀清。

值得注意的是,這支基金已經提前捕獲了 2 只機器人獨角獸——雲鯨智能、海柔創新。

2015 年,上海交大碩士畢業生張峻彬找到李澤湘,雖然李澤湘對其當時幾個創業想法都不看好,但他很欣賞張峻彬的激情和投入,並支持他創業。張峻彬就此成爲第一個入駐松山湖機器人基地的創業者。

後來,他創辦了雲鯨智能項目,聚焦於生產研發可以「自己洗拖布」的拖地機器人。到 2020 年 6 月, 雲鯨智能完成 C 輪融資,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 ,新晉爲機器人獨角獸。

海柔創新是李澤湘團隊 XBOTPARK 基金(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在 2017 年初的種子輪就投到的。其創始人陳宇奇獲得了香港理工電子系學士學位,在蘇黎世理工大學攻讀機器人學碩士期間肄業,於 2014 年和校友徐聖東合夥創業。

這家公司主要做服務於電商倉庫的倉儲智能機器人,品牌爲「庫寶 KUBO」,可以幫助倉庫實現物料搬運的自動化和分揀的自動化。

通過李澤湘的投資孵化後,庫寶機器人/海柔創新後續又新進了多筆融資,背後的資方陣容相當豪華,包括一線 VC 機構紅杉資本中國、今日資本、聯想之星、源碼資本、五源資本和上市公司產業資本百世物流。

今年 6 月,海柔創新完成了 D+輪數億美元新融資,今日資本、紅杉中國等老股東持續加碼, 海柔創新投後估值達到了 20.8 億美元 ,成功躋身獨角獸行列。

李澤湘還將這種培養模式複製到了香港,他聯合沈南鵬、馬化騰共同成立了「香港 X 科技創業平臺」,在整個大灣區進行全面的項目和人才孵化。

李澤湘選擇大灣區進行項目孵化,是因爲他知道「硬件創業是九十九死一生」,高成本,低效率是高科技硬件創業的致命問題,唯一突破的辦法就是快速迭代,而大灣區這裡的迭代速度不僅比歐美快十倍,成本只有十分之一。

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爲知名教授和企業家、投資人,李澤湘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個人的努力和勤奮固然很重要,但選擇和機遇的力量也不可忽視。所謂「時勢造英雄」,在當下這個科技創新盛行的時代,需要李澤湘這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英雄。他的做派既古典又新潮,充分地符合當下的價值觀主流。

時代需要李澤湘這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科技創業者,李澤湘和他的學生們正趕上了科技創新創業的好時代,李澤湘會培養更多的「李澤湘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