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李澤湘,正在“批量製造”大疆

來源丨創業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沈三

編輯丨子鉞

題圖丨深圳科創學院院長 李澤湘教授

深圳坪山,距惠州不過3公里處。

這裡有一所學院,12000平米,但過去的一年,學員僅有50人。

他們是來自全國各高校的50名大學生,在這裡的學習目標只有一個:成爲一名優秀的硬科技創業者。

深圳科創學院,正在批量孵化硬科技創業者——從學生開始。

深圳科創學院成立於2021年初,發起人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創始人李澤湘。

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已成爲新時代最重要的課題。李澤湘深知,要在現有教育框架上去建立一套高質量且行之有效的創業教育體系並不容易。

於是,在2020年下半年,李澤湘決定創辦深圳科創學院。科創學院致力於探索全新機制的拔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人才培養-項目孵化-科技創業的創新生態系統。

今年9月,深圳科創學院第一批學員畢業了。

回顧一年學習對自身帶來的最大改變,一位學員說:是對“人”的認知,甚至學以致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女友,更好地談戀愛。

工科生創業的“坑”

一位典型工科生的思維是什麼樣的?

用上述學員自己的總結來說:遇見問題,解決問題。

因此,對於女生,他以前並不明白:有問題,交流、解決就可以了,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情緒?

折射到創業,工科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喜歡用牛逼的技術,做出一件牛逼的產品,而不去考慮:市場是什麼樣的?客戶到底怎麼想?

業內人士分享了兩個典型案例:

歐美老齡化嚴重,且很多老人是獨居。香港有幾位大學生髮現這個商機,決定研發一款陪伴機器人。

產品出來後,賣不動。調研後才發現,歐美文化中,陪伴,可以是人,是貓狗,但就不能是機器。因爲陪伴是生命的功能,而機器,再先進也只能是工具。

如果不在歐美賣,換個市場行不行?但他們已經沒機會重新試錯——錢已經燒光,團隊也散了。

第二個案例,是關於電動船外機。

幾位創始人自身也是發燒友,創業伊始,他們瞄準的同樣是歐美市場:環保理念、休閒文化盛行,於是開發了一款6馬力的新能源船發動機,然後去歐洲參展,被大讚。

但圍上來的客戶問,你們技術這麼好,有沒有1馬力的產品?

原來,歐洲人喜歡泛舟湖上,更多是看看書、聽聽音樂或釣魚,根本不需要這麼大的動力。

硬科技創業普遍擁有不低的技術門檻,但擁有技術、懂得技術的他們,往往容易沉浸於技術,更在乎怎樣在產品中將技術發揮到極致,而非思考是否能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需求,以及判斷這個需求有多大市場。

這一現象,被業內稱之爲“設計思維的缺失”。

這就是深圳科創學院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讓這些學生重視並學會:如何去發現需求,確定需求,再根據需求設計出產品。

而這一切的出發點,就是如何理解“人”。

就如那位學員所說,懂得對生活的體驗,懂得產品在功能之外,外觀的重要性。甚至,他最終發現,自己也開始懂得並理解女友的情緒,逐漸學會用更好的方式來化解、相處。

從學生中培養創業者

深圳科創學院院長李澤湘,港科大教授之外,更爲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大疆創始人汪滔的老師。在大疆最困難的時候,他更曾助其渡過難關,並一度擔任大疆的董事長。

此外,他創辦的固高科技,正在申請創業板IPO;依託於港科大實驗室和松山湖機器人基地,他更孵化出了上百家硬科技企業:其中不乏雲鯨智能、海柔創新等獨角獸公司,以及多家準獨角獸企業。

李澤湘認爲,在硬科技領域,面向消費者的C端市場有無限機遇,如果能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更可以拉動中國未來的“新制造”。

圍繞該領域的創業,他認爲,最重要、最稀缺的是人才——能夠把各環節(從銷售、生產及研發)的要素進行挖掘及整合,構建整個系統閉環的創業者。

這也是他20年來孜孜不倦地探索、推動新工科教育,培養硬科技創業者的初衷。

近一兩年,從政府到頭部創投機構,都加大了對初創企業的關注。創投機構在種子輪、天使輪的競爭日趨激烈。

相較於創投機構圍繞項目進行的孵化,深圳科創學院要做的更爲靠前,直接從學生中培養創業者。

目前,科創學院招收的學生以工科爲主——研究生,大三、大四本科生皆可。

他們手頭不一定有創業項目。有的人,可能只是對創業充滿了憧憬;有的人,開始時甚至只是特別喜歡動手自己做出牛逼的產品,一如B站上的“何同學”和“稚暉君”。

深圳科創學院力圖提供這樣一個環境:通過系統化的學習,讓一名智能硬件的“動手”愛好者,成長爲一名合格的硬科技創業者——或,至少是產品經理。在這期間,學員需要從以考試、論文、競賽爲指引的高校學習文化,跨越到以市場需求爲目標的創業思維。

“體系”內資源:避免踩坑供應商

李澤湘創立的松山湖基地已經孵化出60餘家硬科技企業,存活率高達80%,並有15%的企業成爲獨角獸或準獨角獸。

因此,深圳科創學院雖然初建,但已擁有成熟的孵化經驗。

官網顯示,科創學院現有四大研發中心:智能建造、智能駕駛、智慧生活、智慧健康,並與相關行業的頭部企業創建了產業聯盟。

師資方面,除原港科大老師外,還包括此前在德州儀器、大疆、華爲、比亞迪等企業工作過的高管,以及硬科技創業者。

此外,在學院老師及學員的聊天中,他們經常會提到一個詞彙:體系——體系企業,體系內資源。

這裡特指李澤湘教授多年來創辦及孵化的企業,及圍繞這些企業、創業者可以觸及的資源。

這些創業者,會來學院分享經驗——而且,以分享失敗經驗爲主;同時,他們也會爲學員講述各行業的前沿狀況、創業中的必備技能等。

而在這個“體系”中,更爲重要的是供應商資源。

在硬科技創業中,供應商選擇,是與此前提及的“設計思維缺失”同樣“深”的坑。

與“代碼+服務器”的互聯網創業不同,硬科技創業,一箇中等的產品,至少需要上百個零部件。從樣機到量產,都依賴供應鏈體系的支撐。

創業初期,訂貨量少,能否有供應商願意服務是一個問題;能否用心是另一個問題。

更大的坑在於,產品上市時,衆多供應商中,一家的零部件出現殘次品,整批產品都無法使用。

《創業邦》曾報道過一位武漢創業者,做手機定時盒,幫助手機依賴症者“戒手機”。雖然是很簡單的產品,但開模做樣品時,他還是踩了“坑”:供應商3個月沒有絲毫進度,最終自己驅車16小時才追回預付款。

而李澤湘周圍,已經聚集了大批成熟的硬科技企業。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又連接起更大數量、經過篩選的供應商。

因此,科創學院的學生,背靠大灣區全球最成熟的硬科技產業鏈體系的同時,從樣機到最後的成品製造,可有效節約時間,避免供應商選擇中的各種“坑”。

人才,依舊不夠

深圳科創學院聯合創始人、副院長於盈在接受深圳電視臺採訪時的一段話,也許更能說明,這座成立僅一年的學院,對深圳的意義:

“深圳前40年的發展,靠的是吸引人才來成就它的發展。但深圳後40年,要靠自己培養創新引領型人才,來去引領整個發展。”

2021年,深圳科創學院的第一期學員共50人。

學員選拔,來自每年夏冬兩個假期舉辦的科創訓練營,以及平時在全國各高校舉辦的迷你創業營——僅去年冬令營,就收到來自超過280個學校學生的報名。

學員的篩選標準,成績並不是重要參考。

來自華東科大學的孫英東是去年大四時加入的科創學院。

他說,在大學,自己成績只能算年級中等——但他連續3年參加了機器人大賽。與他一起被科創學院選中的另兩位同學,成績甚至“很靠後”。

據他介紹,選拔時有兩輪面試,問題會圍繞創業意願、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展開。

對於自己的動手能力,他的自我評價是,與B站的“何同學”相當,但自己是“稚暉君”的忠實粉絲。

科創學院的課程,官網顯示,共有5個階段:

據瞭解,通過驗收的項目,會進入種子探索期,此後將獲得種子輪投資,進入正式的孵化序列。

孫英東選定的方向是肌肉放鬆硬件。小組成員除兩位原學校同學外,一位來自南方科技大學,一位來自常州大學。

9月底,他的項目通過了學院評審,並正式進入了種子探索期。

作爲一名硬科技創業者,雖然纔剛剛起步,但他在心中已經就短期、中期及長遠發展形成了粗略想法。

“必須要考慮產品上市後存在的山寨問題,因此下一代產品方向在哪,以及公司以後的長遠發展方向,不得不想。”

深圳科創學院對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很有信心,但對於整個硬科技領域的人才需求,他們認爲這些還遠遠不夠。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硬科技不僅缺創業者,還缺能與創業者一起前行的專業人才,比如優秀的產品經理、工程師等。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硬科技領域,初創企業很缺人才。目前的畢業生,會優先選擇讀研或出國,其後是公務員,再次是國企,再之後纔是民企——就算是民企,也多會優先考慮大廠。

對於硬科技領域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國還需要更多像李澤湘這樣的踐行者。

在給未來創業者的一封信中,李澤湘這樣寫道:“你們正經歷一場百年不遇的大變局,而科技創新將深度影響、甚至主宰這一變局的走向和終點。你們的命運、國家的命運以及未來世界格局將由此被改寫。”

本文爲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