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起風了
(圖/路透)
關心中東情勢的人都會發現,中東突然變得不一樣了。因爲中東兩個死對頭,沙烏地代表的阿拉伯人、回教遜尼派,和波斯人、回教什葉派的伊朗,居然開始和解了。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4月27日在電視上接受訪問,表示願意與伊朗建立良好、積極的關係,並說沙國正在跟夥伴一起,努力克服和伊朗之間的歧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中東起風了,但風從哪裡來?
4月18日,英國《金融時報》率先報導,沙烏地和伊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秘密談判。消息曝光後,沙國先是否認,伊朗則沒有評論,只說對與利雅德方面的接觸表示歡迎。後來是伊拉克證實有這樣的接觸。英國一些新聞網站愈挖愈多,外界才知道《金融時報》的報導只是冰山一角,沙烏地與伊朗的接觸從1月就開始。最初是伊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對話,然後沙烏地、約旦、埃及次第加入,類似的會議至少開過5次,都是各國的安全與情報首長參加。5月分,各國大使也將加入會談。
伊拉克是最好的中間人,因他們是阿拉伯人,但卻是什葉派。就地理位置來看,伊拉克夾在伊朗與沙烏地中間,伊朗與沙烏地交惡,伊拉克很難不被波及,所以願意出面擔任調人。會談目的主要是解決葉門戰事,葉門現已經變成沙烏地的越戰,王儲穆罕默德揮兵進入葉門,原想剿滅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部隊,誰知反而讓沙國陷入泥淖之中。所以與伊朗談判勢在必行,因爲這是唯一能夠結束葉門戰爭的方式。2年前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雷曼尼在巴格達被美國狙殺,據說就是去伊拉克跟沙烏地談判的。
爲什麼沙烏地會想到要和伊朗談判?一般有兩種解釋。一是拜登的中東政策與川普完全不同,拜登不支持葉門戰爭、一心重回《伊核協定》、在人權問題上對沙烏地施壓,權力天平明顯往伊朗方向傾斜。所以沙烏地必須馬上跟上調整政策,沙國結束對卡達3年多的經濟封鎖、釋放一些異議分子,都是向美國示好。主動與伊朗改善關係也是這樣一個順應美國脈絡下的產物。
另一種解釋是,過去美國對沙烏地等區域安全夥伴是無條件支持。這些國家有美國可以依靠,自然不會想到要自己採取外交行動解決自己的問題。拜登上臺後從中東逐漸抽身,不再給區域國家無條件的安全保證,美國撒手,激出了區域國家自己解決自己問題的積極性。也就是說,中東起風了不是因爲美國做什麼,而是美國停止了做什麼。
當然,沙國陣營與伊朗的談判纔剛開始,議題也剛剛從葉門戰事擴大到敘利亞與黎巴嫩。這種談判當然不是一下可以談成。何況伊朗今年是選舉年,國內情勢發展隨時都可能導致談判破裂,但是兩個亮點讓我們對談判過程還能審慎樂觀: 一是這是多邊談判,不是沙國與伊朗雙邊談判,因此若能達成協議比較容易在當地獲得支持;另一是這是區域國家主動發起的和平進程,不是美國等域外強權強加在當事國身上。區域國家有主控權,自然就更有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