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 7萬億高盛"駕到"

(原標題:重磅!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7萬億高盛"駕到"!收購協議正式簽約,"鮎魚"能否攪動券業江湖?)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

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啓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券商中國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記者獨家確認,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簽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

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簽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爲首家外商獨資券商。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團總資產爲1.13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7萬億。

公開信息顯示,證監會覈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除了高盛集團推進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已有實質性進展摩根大通對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持股也於近期增至71%之多,在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正成爲外資巨頭的“搶灘寶地”。

高盛集團已完成100%持股高盛高華證券的協議簽署

早在今年3月份,證監會表態自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之時,多家外資控股券商的外方股東就公開表態要謀求控股券商的100%持股。半年多來,外資佈局中國證券業的舉動應接不暇,隨着高盛集團完成100%持股的協議簽署,首家外商獨資券商歸屬已漸明朗。

高盛相關負責人8日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高盛集團和高華證券在過去17年的合作是成功的,接下來完成100%持股後,會更好地投資中國。

對於市場來說,首家外商獨資券商落地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今年3月份,證監會接連覈准了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分別對高盛高華和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完成控股,其中,高盛集團對高盛高華證券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

高盛亞太區(除日本外)聯席總裁李廉 (Todd Leland) 在獲准控股高盛高華時表示:“這是我們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獲得多數股權後我們可以着手準備重組在華業務的實體結構。我們將尋求儘快把所有在北京高華證券運營的業務及管理部門遷移整合爲單一公司實體——高盛高華。同時,我們也將尋求儘早實現100%的所有權。”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今年4月22日,高盛高華證券工商信息發生變更,高盛集團取代高盛(亞洲)成爲外方股東,股權比例上,高盛集團持股比例增至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比例變爲49%;公司註冊資本由8億元變更爲10.94億元,增幅36.73%。今年8月份,高盛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範翔接替方風雷出任公司董事長,公司總經理由有監管背景的索莉暉擔任。

高盛亞太區(除日本外)聯席總裁白瑞德 (James Paradise) 也曾表示,高盛計劃着重於發展和加強現有的中國業務,擴大高盛的潛在市場以及投資於人才和技術。這一計劃與中國正在進行的資本市場改革進程相吻合

根據Dealogic的數據,自2004年至今,高盛在中國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排名處於行業首位。

外資控股券商“紛至沓來”

至目前爲止,公開信息顯示,證監會覈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其中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瑞信方正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等爲外資股東通過提高持股比例實現控股;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大和證券、星展證券爲新設券商。此外,匯豐前海證券在CEPA協議下設立的首家外資控股券商,成立於2017年,匯豐銀行持股比例爲51%。

除了高盛集團推進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已有實質性進展,摩根大通對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持股也於近期突破了51%的控股線,達到71%之多,但距離100%持股尚有差距。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10月23日,上海外高橋持有的20%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股權以1.78億元的轉讓底價成功交易,受讓方爲摩根大通。在獲得二股東外高橋的20%股份後,摩根大通的持股比例將升至71%。在受讓外高橋所持股份後,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其他4名股東大多爲財務投資者,不難想見摩根大通將陸續謀求收購剩餘股份。

2018年4月,證監會發布實施《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對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做出重大調整,首次允許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隨後,外資控股券商設立進入快車道。2020年4月1日起,證監會正式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除了上述覈准的外資控股券商外,目前還不斷有外資機構申請設立控股券商。10月上旬,渣打銀行(香港)申請設立證券公司的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青島市國資委旗下的青島國信發展集團也正在謀求設立證券公司,並已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材料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10月份舉行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目前已有8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批,首家外資全資基金公司、首家外資全資期貨公司成功落地。外資私募基金公司進入我國已經形成趨勢。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內外資證券基金機構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支持優質機構與客戶一起走出去,提升跨境服務專業能力,更好滿足企業跨境投融資需求。

加速本土化進程

梳理髮現,大多外資控股券商在中國都得到了監管層的“呵護”,比如,2019年底開業的野村東方證券以及摩根大通證券均在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級中獲得了BBB類評級,瑞銀證券已經從BBB類上升到A類券商。

這些券商也不斷加速在中國“招兵買馬”,加快推進本土化進程。比如高盛集團公開發表的計劃稱,會在五年內將中國員工人數增加至600人。

近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集中發佈多個崗位的招聘信息,包括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分支機構負責人、行業研究主管、權益投資經理、財富顧問等多個崗位,工作地點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向會員單位下發的《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情況分析》顯示,前三季度外資券商經營業績實現快速增長,合計實現營收224.77億元,淨利潤73.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55%、64.61%;行業佔比6.57%、5.57%,同比分別提升0.22、0.7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內資券商加速國際化佈局。截至第三季度末,有34家證券公司設立境外子公司,境外子公司總資產爲1.13萬億元,淨資產1152.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61%、6.53%。

多方研究人士認爲,合資券商持續擴容加劇鮎魚效應,短期內勢必加劇行業內的競爭,同時我國券商傳統的通道類業務的盈利模式也將受到新的挑戰。而從長期來看,行業層面,外資有望引入先進的業務、技術及管理,推動證券公司向國際化投行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