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協商兩樣情 陸熱我冷

中共在這次公佈的十八大報告中,首度拋出「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的橄欖枝未料臺灣非但沒有「接住」,反應還相當謹慎。對此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楊毅昨(16)日再度重申,「兩岸政治議題客觀存在,遲早要面對;雙方應共同努力,積累共識」。

中共這次的十八大報告中,用了近兩頁的篇幅闡述兩岸關係未來方向內容包括「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並做出合情合理安排」。至於什麼是「合情合理安排」?昨天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楊毅僅說「這既體現了大陸創造條件、逐步解決兩岸間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發展中出現新問題的務實態度,也是對臺灣各方面普遍關心問題的積極的迴應」。並未正面解釋。

楊毅表示,在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將繼續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基本思路,進一步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擴大兩岸文化教育領域交流;同時,着眼未來,不斷爲破解兩岸政治、軍事等方面的難題積累共識,創造條件。但楊毅也明確指出,兩岸政治議題客觀存在,遲早要面對。並稱雙方應當共同努力,爲今後破解這些政治難題創造條件,積累共識。

不過,當媒體詢問是否會規劃大陸國臺辦主任與臺灣陸委會主委兩位兩岸事務最高負責人會面與接觸時,楊毅僅回答,國臺辦主任王毅多次講過,願意在時機、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到臺灣去交流、訪問,廣泛接觸社會各界,瞭解情況,「但目前尚無這方面的具體規劃」。

事實上,國臺辦例行記者會都固定於每月雙數週的週三舉行,若遇到大事,如每年三月大陸舉辦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就會取消記者會。但這次特別的是,國臺辦週一就通知臺灣媒體例行記者會延至週五舉辦,事非常態。當時外界認爲國臺辦可能有利多政策或重要事項宣佈,但最終又無,背後緣由頗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