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所稅上路 黃顯華:企業難渡寒冬
▲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表示,證所稅上路將再度衝擊資本市場,使企業在目前景氣寒冬中窒礙難行,建議股市稅收應維持當下的千分之三的證交稅制度。(圖/記者蔡怡杼攝)
證所稅拚月底闖關成功,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秘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證所稅推行已成爲既定事實,實際上路只是時間早晚的事,然而,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秉持在當下全球經濟展望欠佳下,證所稅上路將再度衝擊資本市場,使企業在目前景氣寒冬中窒礙難行,建議股市稅收應維持當下的千分之三的證交稅制度。
內憂外患夾擊,證交稅應該「維持現狀」
黃顯華表示,由於國際情勢險峻,看不到復甦的跡象,且臺灣產業目前也面臨調整的困境,代工產業應加速轉進研發、大企業面對韓國企業的兇猛襲擊,中小企業也須正面迎擊中國企業崛起的壓力,因此,企業需要擁有充沛資金的資本市場的奧援,而證所稅的實施無可避免將衝擊股市的動能。
且雖然目前高喊着「有所得要納稅」,不過,股市交易過程中,投資人已繳了不少的稅。過去臺灣曾兩度推行證所稅,第一次爲民國63年,第二次則爲民國78年,當時推行證所稅時,證交稅爲千分之一點五,其他時間僅管沒有所謂的證所稅,不過,證交稅則調升至千分之三,因此,千分之三的證交稅其實已隱含了千分之一點五的證所稅。
而過去10年,證交稅每年提供約一千億元的稅收,民國100年爲940億元、民國96年更達1289億元的史上新高,根據目前千分之三的證交稅,大戶多交易即多繳稅,不僅符合量能課稅,且政府的稽徵成本最低。
此外,臺灣平均每年股利所得納稅約1500億元,不管股票後來是否填權息,大戶及擁有較高持股的上市櫃公司老闆都必須繳納股利所得稅。
而金融海嘯時,臺灣並未傳出企業倒閉,這是由於擁有豐沛資金的資本市場所支撐,加上各國紛紛推出救市措施,因此,市場一出現反轉,臺灣企業便能隨即跟上覆蘇的趨勢。
受惠跟上全球需求的強勁反彈,臺灣企業去年獲利情況佳,因此,配發的股利也較豐沛,在股利所得稅的超徵挹注下,今年上半年綜合稅達2751億元的歷年同期新高,成爲推升上半年稅收超徵607億元的主要推手。
目前全球經濟晦暗不明,歐洲不見起色、美國溫和復甦但尚不足以撐起全球,中國甚至面臨硬着陸,預期今年上半年上市櫃企業獲利表現都很糟糕,若此時臺灣的資本市場不能適時發揮作用,成爲企業的後援,則臺灣企業在缺銀彈奧援下,恐難度景氣寒冬。
由於缺乏資金,因此,在景氣寒冬中,企業無法逆勢擴充產能,以利能在景氣反轉時,抓到快速成長的契機,這也是爲什麼鴻海選在這時候大手筆投資夏普,雖然賭很大,不過,探究其背後其實是需要龐大的資金作爲後盾、健全的資本市場給予充分的支持,顯見股市對臺灣企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