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羣”又被黑了 壓垮老師的同樣只需一個家長羣

本站教育特約撰稿

作者鄭超

最近,家長羣又被黑了。我記不住這是網上曝出的第幾個關於家長羣事件了,更記不住有多少個關於家校矛盾成爲社會熱點。如果把老師當作發泄不滿的對象,說明暴戾之氣太重,傷的不僅僅是教師羣體、家長羣體,更可怕的是傷害了我們的未來。

用一個字來形容這個時代的教育,我會用哎,二個字我會用哎呦,三個字我會用哎呦喂。家校共育,絕對不是教育概念。而家校共育恰恰是是學校難以獨立完成的。動不動就指責老師的社會,是一個庸俗的社會。

我不是就事論事。

我從不否認教師隊伍中的確存在少數素質不高、方式粗暴的,但這絕對不是師德的主流。把教師當作對社會不滿的出氣筒,不但庸俗,而且短視,更可怕的是,指責教師風氣會互相傳染,毀掉可能不是教師這種職業,而是我們的未來。我想,現在,越來越多高素質人才不願意到基礎教育從教,這或許是一個社會原因。我並非在危言聳聽,教師職業一旦被黑,我們的孩子怎麼可能有光明的未來?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羣;壓垮老師的,同樣只需一個家長羣。家校矛盾這個近十來年凸顯出來的社會矛盾非常複雜,不能簡單定性是老師的問題或者是家長的問題,而是逐步發展逐步集中的複雜社會矛盾。

從沒有一個時代,人們這麼關注教育,這麼關注教育公平老百姓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很多事情都能做到識大體,能忍則忍,明哲保身。唯獨在子女教育的公平上,追求完美。對教育的家庭投入是非理性的,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同樣也是非理性的。在一些城市裡,一些家長爲了子女教育,有的家庭不惜一切代價。託人,走關係,買學區房,目的就是爲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優質教育,這無可厚非,一旦子女的教育出現瑕疵,就會把所有怨氣歸因於學校,歸因於教師,這是非理性的。

我沒有任何義務替教師甩鍋。一個人從小學一直到博士畢業,很難定性是哪個教育階段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有一條是肯定的,一個人的成長,和他們的家庭有必然的邏輯關係。所以,家校共育的重要性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這是由目前家校矛盾這個新的社會矛盾導致的。

目前的家校矛盾,和三獨時代有一定的關係,即教師、學生、家長以獨生子女主體。這也是巨大的社會難題。解決這個問題,非三言兩語三年五載能解決的。

但全社會要普及常識,教育一詞,本身就帶有強制性

壓垮老師的,同樣只需一個家長羣。假如從家長羣退出來的是老師,我想,老師會立即成爲社會的罪人。別忘了,老師也是成年人,成年人的喜怒哀樂、壓力,老師都有。假如教師在學校、家長、社會三重壓力下,選擇沉默,難道學生德智體美勞就會得到全面發展?顯然是不可能的。

教師這個羣體一旦成爲沉默的大多數,對教育的危害不可估量。在教書育人這個崗位上,面對的是天真無邪的學生,無論面對任何矛盾,面對任何壓力,老師都不能成爲沉默的大多數。該批評還得批評,該教育還得教育,該監督還得監督。委屈嚥到肚子裡,擦乾淚痕,也要去課堂上課。

但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與家長溝通交流技能、對學生的管理和監督水準需要全面提升。

家校共育,絕不是僅僅讓學校和家長雙方互聯,這是複雜的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合力,需要學校有勇於擔當的意識,更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延伸閱讀:

“我就退出家長羣怎麼了” 別讓家長羣變“壓力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