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科研界的亂象
▲日美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開發新萬能細胞STAP被疑造假。(圖/翻攝網路)
科技讓人類生活充滿無限想像和希望,而忠於實驗數據,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是從事科學研究的最基本要求。而一向重視學術倫理傳統的日本科研界日前卻發生重大丑聞,引發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在理化學研究所「發生與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小組擔任領導人的小保方晴子發表有關新型萬能細胞「STA P細胞」論文被確認存在「捏造和竄改」學術不當行爲,將「勸告正式撤回論文」。日本科研界也針對該事件所凸顯出當前日本年輕科研人員存在的研究倫理體系不完備、研究機構過度的成果至上主義等問題做出深刻檢討。因爲一旦喪失基本的學術道德與倫理,讓抄襲造假成風,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學術和領先的科技。
美國科學能如此蓬勃發展主要動能在於獻身科學的研究者多醉心於真理的追求與年青人的培養並強調「學術倫理」的重要。畢竟科學與歷史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可以從嘗試錯誤及面對失敗中探索出一條通往真理的道路,而後者卻不斷重複錯誤,甚至成爲一種輪迴。
事實上國內科研界同樣存在學霸、派閥、造假、抄襲等現象,只是因爲沒有鬧出國際事件,未引起媒體關注,這樣的風氣持續下去將影響到臺灣的科技研發和創新,可以轉成經濟成長動能的能量越來越薄弱,長期寅吃卯糧的結果造成當前臺灣經濟陷入找不到新引擎的困局;已有學者爲文指出在國家「計劃性知識」規畫下,臺灣學術界已進入全面「集體管控」階段,甚至淪爲學門派閥壟斷和排除異己工具,即便成立科技部也無助現況改善,臺灣社會憂心服貿對臺灣經濟可能帶來衝擊的同時,也應該正視臺灣科技研發根基正受到侵蝕。
以農漁業科研爲例,在先天條件受限及生產成本偏高的不利情況下,科技是臺灣農業面對貿易自由化競爭的利器。面對後W TO 複雜的農漁業競爭情境,農業科研機構受到舊有員額編制限制及政策方向轉變,在以技轉、專利數量爲考覈重點的迷失下,研究人員迫於績效壓力改選擇技術進入障礙低的項目作爲研究重點,爭相投入保養、化妝、保健食品等產品的研發,不再以農漁民需求爲主要考量,研發成果與農漁民需求出現嚴重落差。爲求速效,許多技術與產品的原始發想多直接取自國外研究成果,改以「模仿」取代「原創」。對於基礎性與必需紮根的研究工作反而乏人問津,特別是長期困擾農民的品種基因劣化、病蟲害叢生、化學藥物使用量過度、農漁產品附加價值偏低、生產環境惡化、產銷失衡等等,亟需仰賴科技來協助克服的難題,已少見亮眼表現。在官員刻意護航下許多研究成果被過度誇大,導致政府所舉辦的臺灣農漁業生技成果展,雖然風光,但是真正能商品化,能提升農業競爭力的案例相當有限。這股誇大不實,急功近利的作風普遍存在國家學術暨試驗研究機構,已經嚴重影響到臺灣整體的研究水準,甚至讓去職高官持續掌握計劃的生殺大權,卻始終未見內部自省機制。
反省是成長的啓動子,臺灣應該打破學閥派系的壟斷並重建學術倫理,還給科研人一個乾淨不受鉗制的研究空間,而身爲科研人在追求自我理想實現的同時,也別忘記科學的第一守則-「誠實」。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