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無國界歧視的金融服務

臺灣的新住民人數約爲57萬人,不僅代表了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的構成,也凸顯出一個迫切的需求—如何透過普惠金融提升這些羣體的生活品質,並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圖/本報資料照片

每一段生活中的小經歷,都可能帶來不同的啓發。筆者曾在美國以學生身分開設帳戶,但因銀行的風險控管要求,而收到解約通知;也曾在居家社區的按摩店中,目睹老闆如何以友善態度接待外籍顧客。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案例,揭示了金融服務的兩個重要面向:風險管理與客戶服務。金融服務不能偏重於風險,也不能只關注服務,唯有兩者兼顧,才能真正實現公平待客的原則,創造讓人溫暖且可靠的金融體驗。

█從風險出發-美國銀行的解約通知

疫情前,我收到美國銀行的通知,要求解約我早年開設的學生帳戶。即使帳戶沒有任何異常交易,銀行仍基於防制洗錢法規與風險控管考量,選擇關閉帳戶。當時,我感到不便與困惑,但仔細思考後,就可以理解銀行的用意:他們希望降低不活躍帳戶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風險,避免潛在的洗錢與詐騙問題。這個經歷提醒我們,風險控管是金融機構穩定運行的基石。但在面對多元文化與身份背景的客戶時,如何避免對特定羣體的過度排除,是金融機構需要深思的課題。

記憶中某一天,我在居家附近的按摩店放鬆時,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女士進店詢問服務。當時,我心想語言與文化的差異可能會讓她的需求被忽視,卻見老闆用臺式英語微笑着說:「Welcome, we have female masters, Ok?(大意是:歡迎!我們可以安排女師傅爲您服務,可以嗎?)」隨即,她被引導換鞋、更衣,準備享受按摩。這樣的場景讓我感動:友善的服務不僅消除了語言與文化的隔閡,也讓每位顧客感受到被尊重的溫暖。這不正是金融服務也應追求的精神嗎?

█精準服務+風險把關-全方位金融新體驗

首先,銀行可在健全風險控管的基礎上,透過科技與數據分析,設計針對新住民的精準風險評估機制,減少不必要的排除性措施。針對薪資匯款或生活支出的標準化交易,可設立較低的風險門檻,避免過度限制;同時,利用AI技術與大數據動態監控交易行爲,僅針對異常交易發出警示,提升交易安全性與便利性。第二,在降低風險門檻的基礎上,銀行應簡化新住民的開戶與產品申請流程,例如接受居留證或工作許可證作爲主要身份證明,減少文件負擔。此外,可針對需求推出專屬產品,如小額存款帳戶或簡易理財型保險,助力其在臺灣紮根發展。

第三,銀行可針對新住民推出母語化的金融教育內容,例如防詐騙指南與數位銀行操作教學,幫助其熟悉臺灣的金融體系。同時,通過培訓員工,讓銀行具備文化敏感性,能更好地理解新住民的需求,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進一步增強信任感。最後,銀行可積極與新住民母國的金融機構合作,推動跨境信用記錄共享機制,幫助銀行更有效評估新住民的各項風險,降低其獲取金融服務的門檻,讓新住民在臺灣更好地融入經濟體系。

█金融服務包容應不分本外籍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臺灣的新住民人數約爲57萬人,接近原住民人口的60萬人,佔臺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此外,2024年第一季的數據顯示,在臺移工總數已達76.3萬人,其中印尼勞工約28萬人、越南勞工26萬人,家庭看護工則有21.7萬人。這些數字背後,不僅代表了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的構成,也凸顯出一個迫切的需求-如何透過普惠金融提升這些羣體的生活品質,並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

首先是金融包容促進社會融合:新住民已是臺灣社會的重要一環,透過普惠金融,銀行可以爲新住民提供便利的基礎金融服務,如存款帳戶、理財儲蓄保險及低費率的匯款方案(如第三方支付)。這些服務能幫助新住民更快融入臺灣的經濟生活,也能減少他們對非正式金融管道(如地下匯款、境外保險)的依賴,降低財務風險。

再者是提升生活穩定性與經濟參與:新住民多數家庭需要匯款至母國支持親屬,普惠金融可以通過低成本、安全的跨境匯款服務,減少匯款成本,增加收入實際使用效益。此外,針對已取得身份證的新住民家庭,銀行甚至也可以提供房貸、教育基金等金融支持,讓他們更穩定地在臺灣生活與發展。

移工羣體是臺灣勞動力市場的重要支柱,特別是在製造業與家庭看護領域。儘管移工收入相對有限但卻十分穩定,普惠金融應針對其需求提供專屬服務。同時,移工在臺灣常面臨語言與文化隔閡,對臺灣金融系統缺乏瞭解,容易成爲詐騙目標。銀行也可透過多語言金融教育,例如防詐騙宣導、匯款教學與儲蓄規劃,幫助移工更有效地管理資金,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受損。

臺灣的新住民與移工羣體每年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從基層勞動力供給到家庭照護的支援,對臺灣GDP的貢獻不容忽視。普惠金融不僅能提升這些羣體的生產力,也能讓資金更高效地流動,進一步促進經濟成長。當金融服務讓這些羣體感受到被尊重與支持時,他們的融入感與對社會的認同感會更強,從而形成更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