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好的片子,爲什麼不給排片啊

《老槍》很舊,舊的不像當下的電影。

而像20年前的犯罪電影,寫實、生猛、不夠主流,在觀感上有種看老片的即視感。

又因故事聚焦東北國企改革期,下崗潮即將來襲,一些傷痕將不可避免的被揭開,以懷舊的方式闡述過去。

這種“老氣”讓《老槍》不受市場青睞,排片僅爲個位數,也看不到逆跌的可能,生不逢時,實爲可惜。

其實,《老槍》應該被更多人看到。

片子的鏡頭很平實,手持晃動增加了真實感,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喧賓奪主,以一個客觀的角度將故事娓娓道來。

探討了操守成爲稀缺品到底該不該堅守,小馬父子的死亡真相與八千人的生存的電車難題該如何抉擇,人性異變的成因有哪些,改革的浪潮怎樣席捲而來等問題。

男主顧學兵是射擊運動員,爲了每次擊中靶心必須用一根筋的方式瞄準。

可因右耳聽力損傷退役後卻把這種犟脾氣帶到了生活當中,讓他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不諳人情世故,不知如何變通。

想要講原則可廠子停產,大家都各懷心思謀發展,顧學兵的堅守底線在周遭的襯托下就變成了一股傻勁兒,他的正義無所適從。

在過去的心結中走不出來,使他難以向前看適應現實,融入人羣當中,但事物的變化又令他不得不學着接受改變,哪怕極不情願也被裹挾其中。

那些你曾經看不慣的終將成爲了射向你自己的子彈。

窩囊、順從、掙扎、無力,少年時的意氣風發不在,只有成人生存法則的彎下腰、低下頭。

不敢跟有錢人爭自己喜歡的女人,爲了顧全八千人的補發工資收起怒火,選擇忍氣吞聲,與大多數一起掩蓋耿曉軍朋友小馬死亡真相。

跟他一樣性格的耿曉軍是未經人事的少年顧學兵,沒有那麼多成人世界的牽絆,也不理解所謂的顧大局,講哥們兒義氣但認個死理兒。

即使他堅持的世界觀崩塌了,不明白爲什麼長大就意味着妥協與軟弱,可以置他人生命於不顧,所以決定奮起反抗命運的不公,人性的腌臢,爲好友討個公道。

正是他倆的這種變與不變才撞上了末了的持槍搶錢,一場極具爆發力的槍戰隨即上演,敘事邏輯合情合理。

顧學兵把從嬌子變棄子的失意當宣泄,結尾開了那一槍,找回了年少時的滋味,精力回收,回收的也是以前那個自己。

耿曉軍拿槍要個真相,讓事情回到本來的樣子,就算以後的他也會因環境而變,但這一刻的他從男孩成了男人,給了無處安放的青春一個交代。

可當他們都在變的時候卻紛紛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顧學兵和耿曉軍從小玩到大的發小都沒了。

如果當時廠子能把小馬父親的三千撫卹金給足,小馬大概也不會跑去偷電纜,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悲劇,一切因果皆定數。

老田的隕落也是那時背景下衆生相的一相,廠子若是能按時發出工資,若是沒看到他與偷蒙拐騙的黑三之間的巨大差距,若是能攢夠錢給妻子買副假腿,他也不至於跟犯罪爲伍,最終一槍把自己打得血肉模糊。

這是時代給予的陣痛,讓影片有了淡淡的哀傷和悲情,跟《鋼的琴》一般,節奏酣暢淋漓,主旨卻跟《鋼的琴》大相徑庭,沒有浪漫主義,有的是悵然若失。

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時代的鉅變讓身處其中的人們迷茫徘徊,不知所措。

社會秩序待重建,混沌中有的人鋌而走險,有的人循規蹈矩,有的人默默觀望,有的人隨機應變,有的人和光同塵。

他們都在時代中摸索着前進,也許走過鐵軌就會迎來轉機,就像結尾他們並肩而行一樣,陽光灑下來,可能是夕陽,但誰說不能是朝陽呢。

每個人都該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的活下去,往前看,別回頭,復刻《漫長的季節》,別讓自己困在寒風凜冽的冬天,走不到春暖花開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