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最老文青聖地 中央書局強勢迴歸
《遠見雜誌》全新單元與數位頻道《城市學》,帶你看見臺灣22縣市的美好。「文青」風並非近年吹起,早在1920年代,文人雅士就愛聚集臺中中央書局清談,但歷經遷址、歇業、轉手、重整、修復,中央書局能否再現風華?《遠見》帶你一探究竟。
車水馬龍的臺中臺灣大道與市府路口,那棟三層樓共200坪、黯淡了近20年的建築,又亮起燈來了。那是串起臺灣最廣人脈網絡的中央書局,承載幾多臺中人的記憶。
1927年,日治時期,作家莊垂勝「揭竿起義」,林獻堂、賴和等臺灣文化協會成員響應,集衆人之資,成立「中央書局」(前身爲「中央俱樂部」),打造了運籌思想的文化沙龍。1948年,中央書局搬到現址,除了賣書、賣文具,南來北往的文人雅士更愛在此清談,儼然成爲當代文化思潮的傳播站。
幾番轉型、流變,中央書局一度成爲全臺最大漢語書店,只是名氣再盛,終究不敵出版環境與時代的沖刷,1998年黯然熄燈。隨着便利商店、安全帽店和婚紗店陸續進駐,中央書局似乎走到盡頭。
所幸,在有心人士多年來的請命奔走下,2016年,信誼基金會買下建物,捐給上善人文基金會,進行修復,中央書局的昔日風采才得以重現。
讓中央書局重返光榮的主要推手,是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出生臺中的張杏如。她指出,中央書局向來是臺中重要的文化堡壘,儘管空間不大,但從日治到戰後,可謂當代藝文界的殿堂,畫家郭雪湖、陳澄波都在二樓辦過畫展;1953年11月,當時美國副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來臺,也在此和文教界舉行座談;作家劉克襄、楊翠、路寒袖等人的年少記憶中,都有中央書局的殘影。
張杏如也是。幼時,她住在臺中中華路和民權路交界口,她仍記得,林獻堂的文膽葉榮鍾,就住隔壁,「我的名字還是葉榮鍾先生取的!」民權路里住着陳文茜的外祖父何集璧,再遠一點還有前中央書局社長張煥珪。
對童年的張杏如來說,這些仕紳聞人,只是父親的朋友,每回,莊垂勝、張煥珪等人來家中拜訪,她就要出來打招呼,恭恭敬敬喊聲「垂勝伯」、「煥珪伯」。後來,她念了臺大歷史系,才發現個個是國寶。
「這裡太有故事了!」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理事長蘇睿弼指出,一般人知道歷史,未必有「歷史感」,但張杏如活在這些歷史中,深諳中央書局的價值。
有了這層因緣,中央書局的復舊任務,幾乎非張杏如莫屬,同時她也力圖重新填補臺中人的記憶拼圖。
三四五年級生 各有不同情感
建物是死的,時間是活的,70年的營運時間,同樣的中央書局,卻給了臺中人不同懷想。
張杏如是三年級生,在家排行第七,兄長考上臺中一中時,伯父在中央書局裡挑的一枝鋼筆,就是最貴重的禮物。她讀的《三國演義》、家中許多藏書,也都是在中央書局買的。
四年級生的劉克襄,就讀臺中一中時,放學回家的路上,會繞到中央書局,從書裡學會了打橋牌、種蘭花和養鴿子。他對書局最有印象的地方,是樓梯那摸着沁人心脾的磨石子扶手。
五年級生的繁運隆,則頻說他那輩的小朋友都靠中央書局救了,「課本丟了只能來這裡買,我掉過一次國語課本,被我爸狠揍一頓後,就來這找。」
當時,被一落落書海壓得陰暗的中央書局,是全臺最大漢語書店。這兒永遠有最潮的玩意,從蟲膠唱片到圓規、地球儀……美援時期,甚至還賣進口牛仔褲。
中央書局歇業後,數度流轉,每換一手,幾根大柱就被抹過一次,層層疊加的天花板,從此暗無天日。直到2016年上善人文基金會取得建物所有權後,整整修復三年,才還以原貌。繁運隆形容,整起工程難度,宛如懷上魔胎哪吒,「新建一棟樓,也不過如此。」
主因是起造之際,時逢228事件落幕,物資缺乏,仕紳們拚了命才建成這棟樓。因此,建材除了鋼筋,甚至還有舊鐵軌。
但修復過程也不乏驚喜。流線弧形外觀和細緻的雕花女兒牆,在1940年代相當前衛;當室內裝潢被拆下,露出頂頭格子樑時,在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書的蘇睿弼都讚不絕口,「那格子樑和不遠處彰化銀行總行是一樣的,超漂亮!」
中央書局重啓後,迅速成爲臺灣大道上的燈塔。入夜,燈一開,暖黃的燈光透到街道,人們總會多看幾眼,中央書局副總監沈貞慧笑稱,彷彿是捕蚊燈。
打造文化平臺 找回城市光榮
張杏如強調,書是核心,但不是唯一,「我們要打造不是書局的書局,而是一個平臺、一座橋,誰都可以進來做些什麼。」
的確,中央書局三層樓的空間,一樓選書、選品強調臺灣與臺中,期望開啓在地與國際的對話,像是藝品品牌有瑞士經典環保包品牌「FREITAG」,也有臺中在地品牌「二次ˍ運球」,是設計師用廢棄籃球製成的產品,即便看不懂中文書籍的日本、韓國、香港客,仍駐足許久。
二樓是信誼基金會擅長的親子共讀空間,架上擺滿生活、飲食相關書籍,還供應飲品、餐食。張杏如說,每次看到有人買了本書、點了杯咖啡,坐在沙發區悠哉閱讀,「真是最美的風景。」
三樓陳列人文社會書籍,還能舉辦發表會、講座等各式活動。去年12月底,文化臺灣基金會辦完四天活動後,立刻再敲下今年時間。
令人跌破眼鏡的是,目前賣最好的書,是《林獻堂環球遊記》。專擺「臺中」書籍的區域,有一套四本的官方出版品《臺中學》,平常放在各大圖書館裡,統統乏人問津,但擺在中央書局,卻見民衆一盒盒搬走。
「這帶起臺中人的文化自覺,他們都說,『原來臺中那麼好,我都不知道!』就買下來了,」繁運隆解釋,書店是展場,民衆受氛圍感染,反而會注意到在別處不會關注的書籍。
蘇睿弼認爲,中央書局此番再度登場,不僅能找回城市光榮感,還能與國際連結,將臺灣設計、創作的力量,遠播國際。
走進全新的中央書局,幾根撐起建築的柱體,依舊矗立室內。這次復舊,柱體上被時光印刻過的磨石子,已回到最初的平滑,一如劉克襄記憶中的手扶梯。
只是摸上去,似乎還不夠清涼?「代表它被觸摸得還不夠。磨石子像玉一樣,要由時間累積,會愈摸愈亮,」想再現當年風華,沈貞慧說,接下來,得多多倚靠衆人的碰觸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城市學》頻道;更多文章請上官網:https://city.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