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對話馬東:孩子的未來是可以被規劃的嗎?
整理自第十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圓桌對話《讓家庭教育迴歸生活》
問題一:孩子的未來是可以被規劃的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扮演什麼角色?
我覺得不可被規劃,我覺得所有的規劃都是徒勞的。我父親給我規劃了好多東西,我覺得沒有一件能夠實現,他沒有規劃的東西或者嚴格禁止我做的事情,到最後因爲遺傳的力量是巨大的,或者其他的什麼原因,我又幹上這行,所以我覺得沒有什麼東西是可被規劃的。
人的一生很漫長,比我們預期壽命要漫長很多,所以在今天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去奢談長遠的規劃,我覺得都不如保留一些不確定性,讓他自己去尋找和發現,這個更重要。
另外,我覺得現在的小孩都夠聰明,因爲剛纔那位教授在視頻裡面講到,他說人的大腦神經的關聯和人與人的接觸相關。毫無疑問,古代的人能夠活動的範圍比如在150公里範圍之內,終其一生,能接觸的人只有大概三五百人。
而今天我們通過通訊和其他各種手段,能夠接觸到的人事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一個小孩在今天這個時代裡面這麼聰明,而他又有更加漫長的一生,有什麼東西可以被規劃,或者規劃是不是徒勞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只覺得還不如不規劃。
我覺得最好的表達方式應該是父母有責任給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其實我們也非常喜歡你父親,你父親給你創造了一個非常寬鬆的自由成長的環境。即使他對你更高的規劃儘管沒有成功,但是他給你提供的成長環境是非常成功的,他自己本身對於生活、生命的信心和樂觀在你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我個人認爲,中國家長對孩子所謂的規劃不是一種規劃,是一種強制,就像把人塞到一個大罐子裡邊,你給造出這個罐子的形狀。中國古代的時候,爲了訓練一種小丑把孩子出生以後放到一個罐子裡面,就讓他在罐子裡面長,長成一個團,再把罐子打碎以後他跳出來,從此以後這個人就是一個罐子的形狀,然後到處的表演。
那我覺得很多中國家長其實是非常殘忍的把孩子塞到了一個罐子裡面,按照家長的要求來成長。
這反映了中國家長的心態,就是因爲你是我的孩子,我有資格來規劃你的幸福,規劃你的行動,規劃你的未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讓你變得更好,有了這麼一個非常堂皇的理由告訴我們的孩子,你要聽我的。
恰恰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給人以自由,根據他自己的成長要素來發展他空間,讓他釋放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和愛好,其實比什麼都要更加重要。
馬東:“我這是爲你好”,成了很多人的藉口
俞老師剛纔提到一個點:家長總是有一個心態,就是我是爲你好。《奇葩說》也有一期話題叫做“我這是爲你好”。其實這是很多家長對孩子,或者老師對學生,或者老闆對員工,總之是上位對下位的一種特別直接的思維模式,我這是爲你好,但這是真的嗎?
這句話成爲了很多人的藉口,但這句話背後的心理因素到底是爲你好,還是因爲我體現了爲你好,才能夠讓我自己滿足成爲我自己好?我覺得更多是後者,其實是一種自我滿足。
我團隊平均年齡25歲,我特別警惕這一點,每一個小朋友在公司裡邊都可以跟我撕的很厲害,我每天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跟大家說你的經驗是對他好,這句話反正我自己不信。
問題二:我們說要給孩子寬鬆的空間,有些家長的理解可能說寬鬆的空間難道就是我不管了嗎,他愛幹嗎幹嗎嗎?顯然也不是這樣。那家長就會問到說到底作爲一個家長我該給孩子什麼,我不該給孩子什麼,這個度在哪兒?
馬東:無條件不意味着無邊界
我覺得核心的東西是接受,即便是孩子、同事、晚輩、朋友,其實他所要的全部都是你能夠接受,無論他做什麼,你都首先是接受。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沒有邊界,邊界不是主觀的,不是我想讓你怎麼樣,而邊界是客觀的。
比如說我們要一起開會,大家不要遲到,遲到的人發微信紅包,這件事情不是我要求你做的,既然咱們定了規矩,就大家都接受這種規矩,你被懲罰,即便是一個孩子,因爲犯了錯被懲罰,如果我是家長我也很難受,但我一定跟他說,那沒辦法,因爲這是規矩,所以我也不願意這樣懲罰你,但是規矩是第三方的東西,咱們兩個都接受。
但是你的沮喪,因爲被懲罰的挫敗感,和你對此表現出的憤怒或者所有的東西的反應我都接受。
我覺得接受是家長與孩子,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一個連接點。當然這特別考驗家長,就是你到底能不能夠做到從心裡面接受這件事。
俞敏洪:父母最應該做的3件事
給孩子成長空間,也並不意味着家長什麼都不做了。我覺得家長有幾件事情特別重要:
第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間,關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氣。其實不是去告訴孩子你的脾氣和性格怎麼變化,而是家長本身脾氣性格好不好的問題。
因爲如果家長反覆無常,孩子就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避感。如果家長通情達理,所有的行爲都是可以預料的,孩子就不會產生稀奇古怪的脾氣,因爲我覺得這個非常的重要。
第二個是行爲規範。因爲在一個社會生存是有行爲規範的。這樣的行爲規範,一定不是家長告訴孩子們,你必須天天學習,這不叫行爲規範,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哪些事情,接人待物到底怎麼做。我覺得首先家長必須做到位,能夠以身示範。
我曾經碰上一個媽媽帶着自己的小孩,那小孩才兩歲多,剛好快遞員把東西送上來,媽媽跟孩子說謝謝叔叔,這孩子就是不說。這個媽媽就跟孩子說:“不說是不行的,因爲人家給我們做了服務以後,你不謝謝人家,以後人家就不把東西給送過來。”
這孩子其實是能聽懂的,再重新返回去,大聲喊:“謝謝叔叔!”這個就是行爲規範。
你告訴他這種小事,看上去特別小的事情,但是一件兩件三件五件十件加起來,這個孩子變成很懂禮貌,很容易被周邊的人所接納。一旦被周邊人接納,他會產生強大的安全感,他的性格、人品就會變得更加的健全。其實很多小事會變成大事,行爲規範非常非常的重要。
第三個興趣引導對孩子很重要。興趣引導不是家長給孩子強加一個興趣,告訴你必須幹這個事情,而是根據孩子的天性,讓它變成自己生命中的某個強項。一旦碰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成就感,有存在感,這個也是比較重要的。
家長不要去說,孩子這個不如別人,那個不如別人。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如別人的事情,但是你家長去強化孩子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家長要做到的在伴隨孩子成長的同時,幫着孩子在某些方面建立自信。這種自信一定不是說他這門課要學的多好,而是讓孩子深刻的相信,不管自己處在什麼位置,其實自己都是被別人接納的。
問題三:俞老師說過,如果孩子不成功的話,那你做再大的事業也是很失敗的,但是,我們怎麼界定孩子或者下一代是成功的?
馬東:我父親希望我是一個普通人
我沒有界定。因爲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成功。我們平時會談論很多成功的條件、邊界,大衆媒體會說各種成功學,這個沒辦法,我覺得大家需要這種東西去衡量自己在社會上相對位置和價值。但是這些在我心裡不重要。
我父親其實不像俞校長所說的他希望我上名牌大學或者怎麼樣很成功,我父親很早的時候就跟我說,我希望你是一個普通人。其實,孩子的未來會怎麼樣跟我們的願望其實不相干。所以與其這樣,你給孩子設定那麼多你自己心裡的成功標準,不如你潛移默化的去影響他。
其實,孩子就是跟家長一模一樣,你是什麼樣他就什麼樣。
你謝謝送外賣的,他就會謝謝,你的生活裡面不給別人添麻煩,他就不會給別人添麻煩。我們現在去日本旅遊會發現,日本人有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學習的傳統,就是在他們的骨子裡面有一種精神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永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我在地鐵裡要不要打電話?我在街上要不要吃東西?我會不會因爲我吃了東西不好看給別人造成不舒服的感受?當然可能他們過於緊緻、閉塞和謹小慎微了,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中國人其實不會有,但不意味着它那些東西不應該被我們學習。
如果一個家長,一個成年人在家裡面、公司裡面,永遠把這些東西散發出來,就是不論大事小事,不給別人添麻煩,我覺得你的孩子在你身邊就一定會變成這樣的人,他變成這樣的人,他今後的生活,人際關係、工作關係就會是成功的。
我覺得成功是一個很廣義的東西,孩子內心的平和,他最終的愉悅,他找到了他自己的興趣,他很鬆馳,這些在我心裡面纔是成功的。
俞敏洪:成功,是有一份喜歡的工作,一個喜歡的人
成功在我心目中比較簡單,第一是讓自己生存下去的方式,不是說你變成大富翁,也不是變成大官,而是說有自己覺得能夠接受的,最好是自己喜歡的生存方式。比如,巴菲特自己賺了那麼多的錢,他的兒子揹着吉他一天到晚在全世界浪蕩,他兒子說我揹着吉他浪蕩,我快樂,我覺得這件目的就達到了,巴菲特也說了從來不干涉他的兒子,我的錢跟你沒關係,這就是很好的狀態。
所以我們培養孩子,中國的父母焦慮在什麼地方,焦慮在我們培養孩子上名牌大學也好,都是希望孩子的生存條件好一點,讓他忘了孩子的生存條件好與不好跟他自己的愛好是結合在一起的,一個人哪怕賺了很多錢,但是天天做的是像被奴役一樣的工作,給你很多錢,你也不一定願意幹。如果說你拿的錢少一點,但是自己很喜歡這件事情,我覺得這件事情也很好,錢的多少跟個人的工作好壞沒有關係。
所以我常常說人生一輩子兩個喜歡做到了就好,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特別重要,我們常常是工作找的不好,結果找的人也是自己不喜歡的,或者喜歡的是錯的,比如男人喜歡女人的美貌,女人喜歡男人的家庭背景全是錯的,最後結了婚才發現,完蛋了,這個其實不是自己喜歡的人。
第二標準我覺得是有能感受到快樂、幸福的能力,或者說積極陽光的心態,哪怕天天掃垃圾也開心的不得了,我在加拿大馬路上看到的垃圾工人,就一邊開着垃圾車過去,一邊哼着歌,拖着垃圾筒走的時候,還跳着歡樂的舞蹈那種感覺,我覺得這個生活狀態是我想要的。我覺得人的生存並不那麼複雜,我們中國人就是一天到晚想要出人頭地,所以把生存搞得複雜化了很多。
馬東:最可怕的是我們把自己成長中的焦慮轉移給了孩子
馬東:我舉一個例子,我母親今年76歲了,她在家裡面最大的愛好就是關燈,不管哪個屋的燈亮了她就要關掉,我說:媽,這個燈是節能燈,就是你一開一關其實並不節電,還會損耗燈的壽命。你看它亮着其實它是非常低耗電的,反而是節約的。我媽說,好,我懂了。然後又關上了。
她是沒有辦法的,因爲她成長的年代電是非常珍貴的資源,節約用電是她童年的烙印,因爲她生長在沒有電的環境下面,她成長的過程當中電就是最珍貴的,所以今天你告訴她,她道理全明白的時候,她改變不了自己過去積累下來的行爲。
今天我看一看我們在座的現場,好像年紀雖然不大,三十幾歲、四十歲,其實我們所有人成長的環境都依然沒有擺脫貧乏的烙印,這是我們成長的環境,貧乏的烙印會使我們這一代人變得更多的貪婪,更多的需求。即便你今天所得已經完全超出了你的所需,你依然無法停止,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其實都像我媽一樣,道理我們全懂,但是我們還是無力改變自己的行爲,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我們不必說因爲我們今天說明白了這件事,我們就能改變。我們不一定要改變,但是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們的孩子成長的環境跟我們不一樣,他不必如此,我們對於世界,對於索取,對於成功,對於財富的那些需求,跟他的不一樣。只要能記住這一點,可能就會對孩子更多的鬆馳,讓他自己去形成他的人格,而不把我們內心因成長過程當中所積澱下來的焦慮轉移到他身上,我覺得那種轉移纔是最可怕的東西。
問題四:馬東老師說貧困貧乏會在我們心裡留下烙印,比如我們習慣了囤集東西,在教育孩子上,就表現在爸爸媽媽特別拼命給孩子賺錢,或者給孩子囤集各種能力,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請各種各樣的老師。這是家長的焦慮。我們的焦慮會影響孩子,他長着長着吧,也開始像當年的大人一樣,開始跟同伴競爭比較,繼而產生不安全感或者是焦慮感。在這種情況下,比如說我們的家長怎麼可以去引導他們?
馬東:孩子的兩種教育要趁早
我其實沒有很好的辦法,但是我覺得孩子有幾個教育,是儘早要去幹涉的。
第一是財富教育,財富教育裡面不是錢的教育,而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然後儘早讓孩子明白:在你成長過程當中有多少是我作爲父母的義務,一定要給你的,有多少是我義務之外的需求,這是你自己的事情。
第二個是生命教育,說極端一點,可以叫死亡教育,其實就是我們對於生老病死這件事情,讓他更早的接觸和理解,我覺得對他是有好處的。
其實“比較”這個心理,是很難被克服的,但我覺得整個社會進步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快。最近在朋友圈裡看到一種說法,以前男人會說你戴什麼表,開什麼車,住什麼房,但是今天更多的炫耀方式是我在讀什麼書,我在上什麼班,我在受什麼樣的教育,因爲這種教育本身也很昂貴,但是當你去跟別人說我在讀什麼書,在自己身上做這種投資的時候,雖然也是一種比較,但我覺得至少是有進步的,這是很好的比較。
俞敏洪:我們的問題在於全民焦慮
其實美國孩子的壓力也很大,但更多的體現在精英階層中間,前兩天我還跟美國兩個教授聊天,他說美國80%以上的孩子們都過得比較輕鬆愉快,因爲他們的家庭對孩子的成績沒有太多的要求,上公立小學、公立中學,最後找一份簡單的工作。
但是美國有10%左右的家庭,其實是比中國還要競爭得厲害,他們競爭的目標就是要上哈佛、耶魯、斯坦福這樣美國的強校。
我知道北大清華每年都有同學因爲受不了這個壓力,最後就跳樓、跳湖等等,其實學生是從高中就開始跳,所以很多高中把欄杆一直裝到6樓,像大監獄一樣,不讓你往下跳。美國這樣的情況也不少。我女兒在美國讀的大學裡,臥軌的、跳河的、跳樓的每年也有。在美國大學壓力也很大,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咱們中國的毛病是什麼呢?是全民壓力和焦慮,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給他們孩子施加了非要考北大清華的夢想,大家都互相比。
中國人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心的民族,我們成人也天天比,看誰掙的錢比我更多,誰買的房子比我更大,誰買的車比更好。我們讓孩子們成績好這件事情,其實是父母想要面子的一個表現,跟他想要一輛好車開着感覺是一樣的。
這樣就影響到了孩子們,孩子們倒過來就互相進行比較,比較之後孩子壓力就會很大,不光是比家庭背景,比自己穿的好不好,還要比自己學習成績到底好不好。孩子也有很大的壓力。
這就要看父母什麼反應了,如果父母進一步的反應是:“你就必須成績給我弄好,你不能給我丟面子”,那這個孩子的壓力就更大了。
如果父母能告訴孩子說,不管是家庭背景不如人家,還是成績不如人家,都不能決定你未來終生的命運和終生的幸福,你終生的命運、幸福是建立在什麼什麼東西之上的,這話是我老給我的孩子說的話,至少可以緩解他們的一些壓力。
父母能做到的,是盡最大努力去緩解孩子的壓力和情緒,並且還能保持孩子對於生命和未來的熱情,這件事情其實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也不容易做到。
問題五:二位覺得家長最應該給予孩子的是什麼,能夠靜水深流的影響孩子未來??
馬東:父母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中國人有孝道,有對老人的、對孩子的各種各樣的約定俗成的傳統,但是把自己過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
在你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你會多大程度上給他添麻煩?今天你寄予在孩子身上希望會大程度上希望他回報給你?你今天是不是跟孩子說你要好好努力學習,我全部身家都捆在你身上,我今後就指着你了?
這些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終其一生的,這種壓力是潛移默化的,這些東西都值得我們反思,當然未必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俞敏洪:父母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平和安定的成長環境
我覺得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平和的、安定的成長環境,就涉及到父母的脾氣,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父母有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父母有沒有能力用自己的品格去影響孩子。
所以我覺得其實家庭教育說起來,好像表面看上去也不是什麼大話題,不就是帶着孩子一起成長嗎?
但是現在的問題至少我個人感覺到,大部分出問題的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出問題,後來我發現百分之七八十的問題都在父母身上,所以這也是爲什麼新東方要辦家庭教育的初衷,我一直有一個簡單的觀點,你做好了父母,孩子一定會好的,真的是這樣。所以我希望我們在座的先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父母,儘管我自己也不合格,至少我們應該付出努力,我覺得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