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新” 4月美術館打卡新“姿勢”
有人說,不管生活本身如何,去美術館看一幅畫,就是富有的。如今,博物館、美術館遊客明顯增多,兩地成了文藝打卡的主要陣地。4月,春和景明。各大美術館相繼推出多項美術主題展,這些展覽內容豐富、立意新穎、形式多樣,線上線下聯動組合,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展示或傳統、或現代的藝術精品,滿足觀衆多樣審美需求。
作爲中國現當代美術的一個重要構成,少數民族題材的美術創作既反映時代氣質和民族審美精神,也是美術家自覺藝術表達的結果。貫穿整個4月的《踏歌行——少數民族題材美術作品展》,正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展出,展覽以時代肖像、多彩生活、大地禮讚三個版塊共140件作品構成敘事途徑,爲觀衆打開了一扇多元文化的窗,通過展覽,觀衆得到了更爲豐富的文化體驗。
除了少數民族題材的美術創作,在藝術表達的舞臺上,還有少數民族美術家閃亮的身影。4月1日,爲期11天的《“記憶中的肖像”古麗·斯坦繪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出生於新疆阿克蘇地區的古麗·斯坦,現任教於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在展覽中,古麗·斯坦想用“記憶中的肖像”系列作品喚醒人類對精神家園的眷戀、對生命與直覺的提醒。對於她在藝術創作中的堅持,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爲山評價,她以一顆寧靜而不斷求索的心感悟、觸摸文化與自然,在大千造化的萬象中提煉形式美的語言,斯爲真摯。
線上線下聯動 深入全面“看”展覽
“仰望星空的時候,繁星璀璨。但經過時間之後,將來留下的,肯定是那顆最亮的。”搭配展覽《素描——通向藝術本質的必經之路》的文字介紹,一段不到5分鐘的介紹短片娓娓道來。“素描作爲方法是通向藝術本質的必經之路”,作爲造型藝術的重中之重,素描的哲學層面被展現出來,這是中央美院造型學科基礎部成立20週年主題展,也是爲素描“正名”的展覽。線下展示+線上介紹推廣,使得觀衆能從更深、更廣的視角瞭解展覽、看懂展覽。
除了打卡線下展覽,VR展廳、導覽直播等線上項目亦能讓觀衆享受沉浸式深度觀展體驗。3月16日至5月5日,包含了數幅經典書畫作品的《妙曲累珠——曲格平先生書畫收藏捐贈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作爲一場無私捐贈的精品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特別開啓了線上直播導覽,帶領觀衆共同鑑賞這批珍貴的書畫捐贈作品。
春季主題展覽 老IP展露新內容、新生機
3月26日至4月24日,籌備4年之久的《2021北京畫院迎春畫展》於今年春天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如約而至,展覽匯聚北京畫院山水、花鳥、人物、油畫四個創作室31位在職畫家的優秀作品,分爲兩期集中展示。展覽重拾源於1959年,從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到北京畫院的品牌展覽——迎春畫展。北京畫院主辦“迎春畫展”的傳統從改革開放一直持續到2000年以後。
今年,“迎春展覽”被賦予新的內容和意義。守正創新,既從傳統中汲取養分,又與時代同步伐。面對新時代中國畫應當如何傳承與發展的問題,北京畫院在展覽中給出了自己的迴應。延續了多年的IP,展現了優秀傳統一脈相承的清晰脈絡,描繪了新中國發展的時代畫卷。
一樣的主題,不同的展現。春季主題展覽,呈現了半個多世紀的時空轉變,老IP煥發出新生機。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爲山認爲,“博物館、美術館應做好服務,引導大衆愛看展覽、看懂展覽。”春天來美術館打卡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