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城市人口總量近2億:西安鄭州長沙增速居前三

21世紀經濟研究院 研究員 陳潔 實習研究員 王夢陽

過去10年,我國人口進一步向15個新一線城市集聚。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新一線城市常住人口總量達到19725.4萬人,已逼近2億大關,較2010年的15783.3萬人增長了24.98%。

10年間,15個新一線城市常住人口全部實現了正增長,雖然總體增速略低於四大一線城市的26.22%,但仍是毫無疑問的“人口贏家”。

11個一線城市已進入“千萬人口俱樂部”,並且其中7個城市“晉級”於過去10年間,剩餘4城常住人口總量也均超過900萬,並都處在人口能級持續提升的階段。

不僅如此,新一線城市人口質量持續提升。這主要反映在人口受教育水平上,以重慶爲例,2010年每10萬人中僅8478人擁有大學學歷,這一數字2020年升至15412人;佛山亦類似,從2010年的9469人升至2020年的16143人。

一線城市過去10年間人口質與量雙升”的動力是什麼?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人口流動收益成本作爲核心考量。近10年來,新一線城市的發展優勢不斷顯露,同時與一線城市相比,較低的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和落戶門檻,爲人口流入營造了更低成本。此外,諸多新一線城市均爲省會城市,擁有較爲豐富的醫療和教育資源,加之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相對較快,也從收益層面增強了人口流入的吸引力

但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新一線城市內部的產業發展和就業機會已出現一定的分化跡象,這也勢必將導致人口流動出現新的變化。未來10年,爲避免人口吸引力“掉隊”,一些新一線城市需要更好抓住產業尤其新興產業發展契機。

10年7城晉級千萬人口大市

新一線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顯著增強。

根據最新榜單,15座新一線城市包括重慶、成都天津西安蘇州鄭州武漢杭州東莞青島長沙、佛山、寧波南京瀋陽

2010年,僅重慶、成都、天津和蘇州4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但到2020年,西安、鄭州、武漢、杭州、東莞、青島、長沙7座城市均成功“晉級”,合計11市邁入“千萬人口俱樂部”。此外,剩下的佛山、寧波、南京和瀋陽4市常住人口也均超過900萬,成爲千萬人口大城也基本指日可待。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近10年,新一線城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長,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發展、強省會戰略、合併代管、放開落戶、產業遷移、高鐵發展等均是重要原因。

從增速看,近10年西安以52.97%的常住人口增速排名新一線城市首位,這與西安代管西鹹新區,並從2017年放開落戶政策密切相關。

2017年,西安代管西鹹新區,原西鹹新區中咸陽部分人口由西安代管。西安統計年鑑顯示,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由2016年底的883.21萬人,飆升至961.67萬人,並在2018年一躍進入“千萬人口俱樂部”。

2017年,西安還大幅降低落戶門檻,成爲全國落戶門檻較低的大城市之一,使得當年西安戶籍人口從2016年的824.93萬升到845.09萬,2018年更進一步增至922.82萬。

另外,西安擁有西安交通大學等一批名校,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在過去10年間發展迅猛,也推動了城市人口增長。多重利好因素疊加,最終促使西安在新一線城市中的人口總量排名從2010年的第九,升至2020年的第四。

杭州的人口增長也抓住了新興產業發展的“風口”。近10年,杭州常住人口從870萬快速增至1193.6萬,增速高達37.19%,位居新一線城市第五位。分區域看,杭州人口增長在東部一線城市中表現最佳,超過了佛山、東莞等市。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這與杭州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密不可分。2020年統計公報顯示,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爲4290億元,增長13.3%,高於GDP增速9.4個百分點,佔GDP的26.6%。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軟件與信息服務、數字內容和機器人產業分別增長14.7%、12.9%、12.7%和12.3%。

中西部大城市人口增速“逆襲”

雖然同樣以產業聚人口,但整體東中西部城市的着力點各有不同。

勞動密集型產業內遷,成爲不少中西部城市人口增長的關鍵。以鄭州爲例,該市近10年人口增速達46.07%,位居新一線城市第二名。這與鄭州承接了東部產業內遷不無關係,尤其是以富士康代表製造業落地發展,帶來了強勁人口增長動能。

2010年8月,富士康科技集團富泰華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開工生產,當年即以高達30萬的用工規模攪動了河南及周邊的用工市場。河南勞動力人口豐富,這令以富士康爲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如魚得水”,並有力吸引人口迴歸就業、形成可觀人口增量。同時,富士康不僅爲鄭州帶來了一波製造業產業鏈“內遷潮”,還帶動了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依託“點-線-面”的經濟發展格局強化了人口承載力

長沙則是2020年正式晉級的第三個中部“千萬級”人口城市。過去10年,長沙以42.64%的常住人口增速,排名新一線城市第三位。與鄭州類似,長沙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內遷紅利的分享者,但也有着自身鮮明優勢:房價較低。

根據安居客的數據,近1年來,長沙的二手房均價在10000-10500元之間,而作爲對比,鄭州的二手房價格達到13000-14000元。結合收入來看,2020年長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爲51477.60元,按此計算,1個長沙居民1年的收入可購買5平方米二手房。這使得長沙成爲新一線城市中購房壓力相對較低的城市之一。

從西部城市看,2020年重慶人口突破3000萬、成都突破2000萬人,二者仍是新一線城市中人口總量最大城市。作爲四川的強省會,成都在合併簡陽之後,近10年人口增幅達38.49%,排名新一線城市第四位;重慶則僅增長11.12%。

但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已擺脫了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縮水”的局面,人口流出態勢得到扭轉。這也與當地勞動密集型產業內遷發展息息相關。傳統上,重慶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地,但2019年重慶全市農民工總量爲758.6萬人,比上年下降1.0%,其中外出農民工541.9萬人、下降2.2%,本地農民工216.7萬人、增長2.2%。

也就是說,近10年新一線城市中人口增長最快的4個城市,均位於中西部,分別爲西安、鄭州、長沙和成都。這意味着,過去10年間中西部大城市實現了一次人口“逆襲”,一舉改變了此前東部不斷“虹吸”中西部人口的局面。

作爲對比,天津雖然人口總量仍排名新一線城市第三位,但在經歷經濟轉型的“陣痛”之後,近10年天津人口增速僅爲7.17%,在新一線城市中墊底。10年間,天津人口走勢形成了一條“拋物線”:2016年及之前,天津常住人口增速都較快,但2017年之後隨着經濟增速的下滑,天津出現了常住人口減少的局面。

人口競爭步入都市時代

除了數量,新一線城市人口質量的提升亦可圈可點。

以每10萬人口擁有大學學歷人口看,南京可謂是新一線城市之中的“翹楚”,達到35229人,甚至超過上海成爲長三角地區中大學學歷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

排名第二的武漢,每10萬人口中有33867人擁有大學學歷,與上海的33872人基本相當;西安則爲30999人,排名新一線城市中第三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這是城市高等教育實力的體現,南京、武漢、西安高校集中,例如江蘇高校數量全國最多,而省會南京擁有超過50所高校(本科和專科)。

與之對比,一些新一線城市每10萬人擁有大學學歷人口相對較少,但增速卻非常快,例如東莞、佛山、重慶和寧波。其中,東莞、寧波每10萬人擁有大學學歷人口從2010年的7103人、10333人,上升到2020年的13241人、17838人。

這些城市都是製造業重鎮,人口學歷快速提升與製造業轉型升級提速相關。以東莞爲例,近年先進製造業發展迅猛,形成了以松山湖高新區爲代表的新興產業集羣,產業結構優化牽引了人才結構變化,產業優勢和人口“含金量”協同提升。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近10年所有新一線城市都“老”了。從老齡化程度觀察,由於長期的青年人口流出,重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7.08%,排名15個新一線城市首位。重慶的總撫養比也達到49.23,遠超其它新一線城市。但是,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考慮到重慶的青壯年人口外出務工的收入會有部分迴流於當地用於養老育幼,因此重慶的撫養比壓力並沒有數據顯示的如此巨大。

而位於北方的兩大城市,瀋陽和天津,老齡化程度在新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二、第三名,65歲以上人口占比分別達到15.47%和14.75%。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瀋陽和天津老齡化程度之所以較高,與它們所處都市圈的發展特性息息相關。

其中,瀋陽65歲以上人口占比,較2010年的15.30%並無太明顯上升。這是因爲,瀋陽是過去10年中東北三省常住人口出現正增長的三個城市之一(另兩個城市是大連、長春)。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發現,過去10年,東北地區多數城市常住人口減少,有的甚至縮水近半。由此,瀋陽一方面受到東北整體人口流出的“拖累”,但另一方面又作爲大城市吸引了不想離開東北的人口流入,避免老齡化程度大幅提升。

天津的老齡化程度卻從2010年的8.52%升至2020年14.75%。這與京津冀城市羣中北京人口吸引力強有關,也有天津經濟發展放緩、就業機會吸引力弱的原因。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未來人口競爭將步入都市圈時代。從這個角度看,新一線城市中,珠三角人口結構年輕,但人口質量尚待進一步提升;長三角人口結構老齡化偏重,但高學歷人口占比高;京津冀中,天津需突出自身優勢,產業也需加快“更新換代”;東北則僅剩瀋陽等爲數不多的人口優勢城市,整體上需扭轉人口頹勢。

從根本上看,產業仍是決勝人口競爭的關鍵。仍以瀋陽爲例,必須通過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才能繼續有力吸納人口,促進自身和區域發展。瀋陽的實踐亦是如此,今年1-4月,瀋陽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達到6646個,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0.1%。其中,主導產業類項目478個,佔比達72%。此外,還涵蓋了諸多工業項目、高端裝備製造業項目、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