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的外影響
在中美新型冷戰陰影下,北京啓動了以內循環爲主、外循環爲輔的發展戰略。如何從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並且維繫和開拓除五眼聯盟外的市場,避開地緣政治對互惠經濟的干擾,是歷史的必然和在衡量利弊得失後的謹慎選擇。對持續在全球分額中上升的亞洲經濟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內循環並不是新的觀念,美國早在1913年就開始從比較依賴外循環逐漸過渡到雙循環。期間相繼遭遇一戰、全球大蕭條和二戰等幾次巨大外部事件衝擊,最終成爲全球最大的市場並且藉由經濟力量成爲政治軍事超強。
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市場早已成爲全球最大市場。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震盪,北京就推出4兆人民幣的內循環計劃,包括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還輔以家電下鄉刺激農村消費,內需、外需雙雙大幅成長。
如果全球化趨勢持續,戰略機遇期能夠延長,北京當然樂於維持現狀。但在中美陷入對抗新形態下,大陸必須更依賴內循環,依靠廣大市場進行科技創新、擴大城鄉結合部的基建、加快2、3線城市基礎設施等,將成爲內循環的重點。
大陸在新冠疫情下,已經初步取得亮眼的成績,是全球重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內循環的提出不亞於前些年的供給側改革,意味着原來的沿海內陸,東部西部,北方南方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優勢,將會迎來另一波大調整。
世界上能夠獨立開啓大循環的國家爲數並不多,美國在着重內循環時恰好是外部環境充滿變數之時,儘管門羅主義甚囂塵上,但美國始終儘量維繫了和全球的交流,北京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多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啓動內部大循環,將對周邊乃至全球經濟帶來本質上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