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習李體制的對臺政經組合拳

(圖/央視)

大陸人大最後一天,第三次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首次當選總理的李強均在發言中提及臺灣。前者側重於大陸對臺基本原則的重申,後者則從務實具體面向談兩岸經貿合作,現階段北京對臺政經並行的策略可從新版「習李體制」首日涉臺言論中初步掌握。

習近平在人大提及臺灣的段落與中共20大報告基本一致,屬於面面俱到的基本原則闡述,沒有刻意突出或強調的側重點,也沒有加強語氣對臺獨的警告(如「六個任何」等),說明大陸目前對臺基調趨於緩和,一中、促統、反獨的架構不變的前提下,更側重防止臺海出現「顛覆性」風險,求穩爲先。

蔡英文過境美國將會晤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的消息傳出後,美國智庫界透露北京曾透過二軌管道試探,可否比照1997年衆院議長金瑞契來臺模式,以「賀錦麗訪陸」抵消麥卡錫風波。這說明北京雖高喊「鬥爭」,但行動上相當理性,不希望臺海再次爆發危機。如果對比上述動向,與此次習近平四平八穩的涉臺發言,及「兩會」期間國臺辦低調正面迴應蔡政府鬆綁兩岸直航的表態,可再次印證大陸短期內務求兩岸和平穩定。

相較習近平的涉臺發言,從政治面向做出概括性表述,李強在總理記者會上的表態則更加務實、側重經濟面向。首先需注意到,李強首次記者會的問答設置與過往總理記者會有許多不同。例如,涉外問題減成一題談美中關係,一改往日總理要同時回答日本、俄羅斯、歐盟等國記者問題的慣例,這背後存在兩大邏輯:一是中共成立「外事工作委員會」後,總理就不具備實質外交權;二是俄烏戰事背景下,外交問題尤爲敏感,新總理不便多言。

因此,在總理記者會涉外篇幅大爲減少的背景下,李強仍回答了一題港澳、一題臺灣,說明對港澳、臺灣工作仍高度重視,也希望向港澳、臺灣社會傳遞明確訊息。李強的回答分爲兩部分,前半段屬於大政方針的闡述,後半段則聚焦兩岸經濟融合、交流合作的具體事務。其中,他喊話「希望臺胞臺企願意來、融得進(大陸)」,言下之意是延續既有惠臺政策,又主張兩岸恢復合作「需要共同努力」,要注意「共同」二字的喊話對象應包括目前執政的民進黨政府。

換屆後大陸對臺「政經並行」的兩線策略逐漸清晰,其中「習近平─王滬寧─宋濤」這條政治線,應該還是要爭取在兩岸協商、政治對話上有所突破,同時要因應美臺關係升級導致的危機,而「李強─何立峰─鄭柵潔」這條經濟線,將繼續鞏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基礎。大陸「兩會」後,臺灣工商團體將相繼登陸,或能感受到更爲明顯的「春暖」氣氛。 (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