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政策“組合拳” 助推經濟回升向好
打好政策“組合拳”是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必然要求。當前,中國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週期性、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相互疊加、互爲映射。所以,需要進一步創新宏觀調控手段,完善各類調控工具的協同機制。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並着重強調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
打好政策“組合拳”不僅能夠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力度,抵禦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而且有利於釋放經濟增長潛能、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助推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打好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需要高度認識政策“組合拳”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政策“組合拳”的實施主線,用好用準政策“組合拳”的主要抓手。
把握政策“組合拳”的實施主線
打好政策“組合拳”需要把準政策“組合拳”的方向和力度,統籌當前和長遠,兼顧政策激勵和執行效能,遵循財政貨幣政策更積極有爲、經濟政策協同聯動、宏觀政策取向一致的主線。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態勢,積極因素日益增多,但也面臨着一系列新的風險和挑戰,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和“靶向度”,強化宏觀政策的系統性和協調性,提升宏觀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打好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通過完善宏觀政策框架、豐富政策調控工具,激發經濟政策與非經濟政策之間的協同效應,做到問題導向一致、目標方向一致,充分發揮政策“組合拳”的集成效應。
首先,財政、貨幣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爲。一方面,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從“加量”層面看,通過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和增加舉債空間,如增加專項債規模、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財政支出強度更大、節奏更快,適度突破財政赤字率3%的約束,主動擴大內需、優化供給,穩定經濟增長。從“提質”層面看,在財政發力方式上轉變既往政府投資爲主的模式,更多地向居民部門傾斜,注重財政支出結構優化,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加註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通過加大低收入人羣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投入,應對供需兩端的衝擊,平衡總供給與總需求。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適度寬鬆”。從“加量”層面看,清晰地傳遞出積極有爲的政策傾向,體現出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明確釋放出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信號,通過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和居民綜合融資成本,爲經濟穩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從“提質”層面看,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綜合運用總量、價格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多種措施,注重貨幣政策力度的適度性、調控的精準性。
其次,一攬子增量政策要加強協同聯動。一攬子增量政策不只是貨幣和財政政策,還包括科技、就業、改革等領域。從時間維度來看,涉及財政、貨幣等短期逆週期調控政策與產業、區域、體制機制改革等長期性政策之間的協同聯動;從協同內容來看,涉及政策制定、執行、修訂完善的全過程以及政策部門間的溝通。一方面,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以落地見效爲“錨”。圍繞經濟發展目標涉及政策發力方向、出臺時機、實施力度,需要明確主要着力點。比如,針對短期經濟週期性問題實施逆週期宏觀調控政策,解決長期性、結構性矛盾則需要從改革入手靶向施治。另一方面,政策協同方式市場化、法治化。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的關係,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在市場環境下發揮政策協同聯動效應,減少政府對資源配置、對微觀經濟的不合理干預。政策制定法治化、能夠爲政策實施提供製度保障,減少政策不確定性,給市場提供穩定的預期。
最後,經濟政策與非經濟政策要增強取向一致性。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不僅要求經濟政策保持同向發力、形成合力,而且非經濟性政策也要和宏觀政策取向保持一致,避免各種政策之間相互掣肘。一攬子增量政策調整暗含的結構性和制度性調整的深刻內涵,不僅有短期擴需求的方案,還有大量改革、結構調整的方案,不限於政策積極寬鬆,而是希望從行爲模式激勵體系上有根本性的改變。如果“宏觀政策取向一致”,可以強化政策間的統籌,確保各項政策產生集成效應,如果“不一致”,政策效果就會打折扣,甚至互爲抵消,導致政策失效,也就是“合成謬誤”。如何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一方面,政策出臺前加強有效溝通、反饋。通過收集市場主體和公衆的反饋意見,政府及時調整政策,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企業需求,避免“突發”“預期外”政策對市場造成過度擾亂,導致政策效果碎片化。另一方面,政策出臺後加強評估、監督。可使用數字技術進行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評估,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建立政策執行監督機制,防止政策實施過程中的相互制約,與宏觀政策取向不一致的要及時調整或暫停執行。
用好政策“組合拳”的主要抓手
打好政策“組合拳”要以全面擴大內需爲導向,以釋放消費潛能、擴大有效投資、重振經濟信心爲主要抓手。針對經濟運行中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加大政策協同力度,強化財政、金融、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就業等領域政策協同發力。
首先,需求供給並舉,釋放消費潛能。一方面,在需求端,增強消費能力、提升消費意願。一是加大財政對終端消費直接投入。進一步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加大對“兩新”“兩重”政策支持力度,將更多市場需求廣、更新換代潛力大的產品和領域納入政策支持範圍,優化資金投向。二是推動居民收入穩定增長。適當提高居民基本養老金、提高醫保補助、降低生育成本等,確保收入的穩定性,有助於居民消費潛力的釋放。另一方面,在供給端,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消費新需求。圍繞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投資、創新和生產。加快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等消費新業態,爲提振消費提供新動能。
其次,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擴大有效投資。一方面,聚焦“補短板、增後勁”,把握好投資方向。加快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補齊社會民生方面的短板,同時加大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綠色轉型等領域投資,增強經濟增長動力。另一方面,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防止要素資源配置扭曲和低效投資。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和自身條件,走出“內卷”困境,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根據地區、技術路線、產業類型等不同特點和優勢,採取不同發展路徑,避免泡沫化。
最後,加強預期管理,重振經濟信心。一方面,宏觀政策聚焦穩預期、強信心。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經濟下行的壓力和多重困難與挑戰,依託於宏觀經濟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雙引擎的支持和支撐,聚焦信心和預期,將着力點落地於經濟工作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另一方面,取向一致的正向宏觀政策改善預期、提振信心。以宏觀政策支持穩預期、強信心有一定作用,但宏觀政策連續性、趨向一致性對預期的影響也不能忽視。各部門在考慮出臺政策的過程中,慎重出臺有可能導致需求收縮或抑制效應的政策,同時圍繞改善市場預期和激發市場活力方面,着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向市場釋放清晰明確、強勁持久的信號,有效提升企業投資水平和居民消費信心,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作者詹新宇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波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本文系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以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核心要求與制度保障研究”(23ZDA027)的階段性成果】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