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稅上路 疫後這兩產品翻紅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臺灣房屋提供)

7月1日實價登錄2.0、房地合一稅2.0等新制上路,吹皺了國內不動產市場的一池春水,其中以打炒房爲目標的房地合一稅2.0,被不少民衆認爲是抑制臺灣房價漲勢的一記變化球,並寄望待價格下修後,再趁勢逢低進場

房地合一稅2.0新制,以重稅讓短期持有者的獲利大幅縮水,爲了避免新稅制較長的閉鎖期限制,不少預售掃盤大戶,在5、6月份積極求售,搶下車的舉動,也導致6月份的買賣移轉棟數創下9年來同期新高。

但進入下半年,房地合一稅新制正式實施之後,尚未將手上急售物件出脫的屋主,乾脆「以拖待變」,資本夠強的收手不賣,甚至轉賣爲租,短期先賺進租金,等耗過閉鎖期再來出售,屆時整體經濟市況,還可能賣到更好的價格!另外一種作法則是「轉嫁稅負」,加價繼續賣!也就是把需要多付的稅,通通轉嫁在購屋者身上,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得面臨市場考驗,就看購屋者是否願意埋單追價。

不論是上述哪種心態,似乎都難達到房價反轉修正的目標,尤其當賣方收手,市場的供給量將減少,價格更難有降價理由。但不管怎樣,投資者的獲利公式得重新計算,短期投資買氣受抑制,第3季難免會進入新稅上路後的觀望期,惟對資深投資大戶而言,新的稅制無法動搖他們對不動產的高度興趣,因高資產族身家雄厚,需要爲資金找去處,且長期觀察經濟發展景氣循環,不動產仍是優質穩定的投資工具,加上看好特定區域的發展,若能低點卡位,中長期持有,長線仍是穩定利多。

新稅鼓勵長期持有,置產族仍看好穩定收益與增值的產品,因此對能錢滾錢的店面仍情有獨鍾,而在疫情影響下,商圈生態此消彼長,一級商圈店面因人潮銳減而降溫,但區域型商圈則有剛性消費需求支撐,比如逐漸發展成熟的新市鎮等區域,入住率提升,有居住人口維繫商機的「社區型店面」,買氣或承租意願也增溫,凸顯出區域型商圈的消費穩定度

除區域型店面外,透天物件的後勢也頗受好評。由於進入房地合一2.0時代,長期持有成爲購屋的不二法門,加上疫情對人們的生活帶來質變,隨着「防疫常態化」,民衆更憧憬寬敞、單純、獨立的居住環境,所以空間廣大、利用彈性、出入獨立、人流簡單,不用與鄰居共用空氣管道給水管道、電梯間大樓公設的透天、別墅,便成了消費者理想住所,且離塵離人不離城的近郊蛋白區,因透天供給相對豐富,往後買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