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前有餘大嘴在問界M9發佈會上吹:“一千萬以內最好的SUV。”
後有小米雷軍回覆網友:“50萬以內,有對手嗎?”
當科技界大佬進軍汽車界之後,似乎《廣告法》這個東西就不存在了。
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能這樣吹嗎?
高大上的發佈會之外,有一些真相,是無相君要說的。
2014年,馬斯克宣佈特斯拉200餘項有關電動汽車的專利一律對外開放。
他還表示:不會對任何懷有善意使用我們技術的企業發起專利訴訟,目的是鼓勵其他汽車廠商利用這些技術,開發長距離續航的電動汽車。
有了專利的免費使用,國產新能源汽車才能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比亞迪的王傳福都說了,汽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是很難超越的,別人積累了百年的經驗了,而我們在新能源上的成功,則是因爲佈局比較早……
換言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成功,是戰略的成功,而不是技術的成功。
可無論是華爲,還是小米,雖然發佈會上講了很多專利、技術,但真正核心的東西,獨創的設計有多少呢?
外觀設計上:
華爲問界M9,被網友嘲笑,“酷似”奔馳邁巴赫。
小米SU7,同樣是被揶揄爲“高仿”保時捷。
自己的設計風格何在?
內飾設計上:
無框車門、天幕玻璃、按鍵集成屏幕、中控大屏、隱藏式門把手……又有什麼是自己率先想出來,並被人模仿的?
在硬件端,就更捉襟見肘了。
三電:基本都是代工廠,要麼寧德時代,要麼東風、北汽等車廠。
芯片:小米用的是驍龍8295和英偉達的DRIVE Orin系列芯片,都是國外大廠提供,其他造車新勢力的器件車型,也幾乎是這個配置。
只有華爲用的是自主研發的MDC810,確實有的說道。
最關鍵的是“智能駕駛”。
都在吹自己達到L3智能駕駛級別,甚至L4。
但實際上,都是L2+的認證,各家都差不多。
主要拉開差距的方式,其實就是堆雷達,堆算法。
問界M9和小米SU7,都是27個感知硬件。
算法上,小米說的是“道路大模型技術”,“無圖方案”也不是行業首創,蔚小理、華爲都是這個路子,靈感從哪裡想到的也就不多說了。
小米SU7發佈後,很多人想到了羅永浩的一句話:
“我不是說哪一家不行,都是供應商供的都在那裝什麼孫子呢?我們都是方案整合商,完全取決於產品的定位和你的成本售價這樣綜合考量的一個商業行爲。”
原創性的創新,纔是真正的創新!
所謂的專利,真的不是光看數量,還得看是否是核心技術。
什麼大屏幕、大沙發、智能座艙……這些是“高質量專利“嗎?
廠商違反廣告法吹自己沒人管也就算了,他們還花錢找很多所謂的第三方機構吹。
現在行業內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痛點。
但凡新車發佈,還沒拿出來賣,就有很多博主開始評測,開始吹了。
真相是什麼呢?
我查詢了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第三方測評”對消費者權益影響調查報告》。
裡面說了:
93.1%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測評標準類問題,其中缺乏測評標準的主觀性測評多。
55.7%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商測一體、以商養測類的模式難保公正性。
35.7%的“第三方測評”存在涉嫌虛假測評類問題。
1月3日,華爲宣佈鴻蒙智行旗下問界、智界暫緩與汽車之家、懂車帝、易車的合作。
爲什麼停止呢?
可能是之前懂車帝的“冬測”,說問界M7的續航達成率只有31.6%,搞得餘承東大罵“坑人的測試,誤導民衆”。
但之前呢?
懂車帝也誇華爲的碰撞測試系統比小鵬好。
很多吃瓜網友都在討論華爲有沒有充值,這條新聞一下來,算是吃下“明白藥”了。
我之前就在文章中說過,中國的評測機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專業的、有公信力的評測機構,以至於媒體評測當道。
不少評測機構,很大程度上是受“鈔能力”影響的。
舉個例子,理想L7某機構的碰撞成績是 “全優”,但在真實碰撞中,卻撞出了AB柱完全斷裂的結果。
類似不少懂車帝這樣的老牌的評測機構,商業模式還是廣告。
說白了,就是收廠家錢的,即便你可能是公正,但別人也是有理由認爲,你是基於某種利益,搞一些不公正的評測和宣傳。
但最後爲這種偏差買單的,都是消費者。
什麼是真正的“遙遙領先”?
我想,應該是指一個品牌,一個產品能夠在技術、設計和研發方面獨立進行,而不僅僅是“借鑑、致敬”其他廠商現有的技術或概念。
更不應該抄完了還抹抹嘴巴,說自己“XX萬以內沒有對手”。
這些年,中國品牌已經開始自主研發技術,並取得不少突破。
尤其是寧德時代的電池,確實被全球多家知名廠商看中。
還有“蔚小理”,也確實展示了獨特的設計理念。
但這並不是完全的自主創新,車規級芯片、電控等核心部件,我們還是依賴進口。
研發投入的費用與全球頂級品牌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尤其是基礎性的技術理論研究和幾乎是放任式的政策鼓勵,不相匹配。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汽車圈甚至走起了“飯圈”模式——棋手柯潔因爲吐槽某車被網友噴到宣佈不發相關動態。
我記得喬布斯生前有句名言:
"Stay hungry,stay foolish",這句話通常被翻譯成:“保持飢餓,保持愚蠢”。
偉大,來源於謙虛中的專注。
品牌在擴張的路上,採用一些“資本主義的低級手段”,可以理解。
但,這不應該是一種風潮。
動不動就說自己徹底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實際上卻是“一鬆手就吹牛皮,一卡脖子就翻白眼”。
有些尷尬的事,在手機上已經印證了一次。
希望新能源領域,不要再印證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