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濤 |《莊周試妻》的藝術實踐和昇華之路

2024年第7期 總第806期

謝濤

從藝40多年來,遇到過許多人,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幫助了我,其中不乏大家的指導,我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了他們的心血、才情和奉獻,《范進中舉》《傅山進京》《于成龍》《爛柯山下》是這樣,《莊周試妻》更是這樣。

一路走來,本劇的編劇徐棻、導演曹其敬兩位導師級的人物一直陪伴在我身邊,是她們給我底氣,讓我可以自信地一次次化身爲“莊周”,可以自信地面對每一次專家和觀衆的挑剔和研判。

之所以有《莊周試妻》,緣於2019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山西省戲劇家協會承辦的“新時代 新晉劇——謝濤從藝40週年原創劇目展演暨表演藝術研討會”在太原舉辦,各路各界名家齊聚一堂。此前,徐棻老師已爲我量身定製了晉劇《爛柯山下》,突破千場,久演不衰,並且有7個劇種移植演出,觀衆對這個打上謝濤烙印的“朱買臣”的認可度讓我受寵若驚。曹其敬導演爲我精心編排了《于成龍》,最大限度地運用戲曲程式,讓這一版的“于成龍”深受好評。所以,在這樣一個節點上我們再次相聚在一起,並且都有一個新的期待——再做一齣戲。

《莊周試妻》謝濤飾莊周

太原分別後,兩位前輩和我都開始了各自的準備,經過廣泛深入的交流,我們確定了“莊周”這個人物。

曹導曾經想爲我改編一個外國劇目,她一直認爲晉劇該有一個類似於《麥克白》那樣的劇目,且改編外國名著是徐棻老師的拿手戲,但她們最後還是推翻了。有《爛柯山下》珠玉在前,她認爲還是從中國自己豐富的礦藏下手比較適合我,於是《莊周試妻》劇本出來了。

曹導有自己的導演意圖,她認爲要充分利用戲曲藝術寫意的虛擬性、程式性、綜合性、節奏性、時空自由性等手法,在嚴肅沉重的故事中,不時插入幽默風趣的橋段,將觀賞性與哲理性相結合,追求雅俗共賞的效果,來滿足觀衆的審美需求。

《莊周試妻》謝濤飾楚王孫

早在20世紀80年代,徐棻老師的川劇《田姐與莊周》就火遍全國,那是以莊周妻田氏爲主角的戲。在那個時代裡,該劇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契合了當時的人們崇尚幸福和自由的心態,自那以後,觀衆就認定了那個“莊周”。

這次改編,徐棻老師突破自己,忽略那個已經光彩照人的“田姐”,重點要放在“我”身上,也就是說,所有的現代思維都要傾注於“莊周”本身。

拿到劇本先做功課。知道曾經的莊周,知道那個男尊女卑思想禁錮的神仙,知道在田姐光環映照下的迂腐莊周,才能真正理解這個最新的複雜的“莊周”。

謝濤飾楚王孫,任靜飾田氏

說心裡話,我熟悉了劇本,甚至到了座排時,我依然不喜歡莊周。這樣一個男人,道貌岸然、自私狹隘,有什麼好?甚至不如我心裡的朱買臣、范進,更比不上大家眼中的傅山。我甚至爲劇中的田氏流淚、憤懣、鳴不平,給予田氏充分的同情,我感慨“她”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命運!

與徐棻老師交流時,她就告訴我,“莊周”其實是多側面的,不是非黑即白。在徐棻老師和曹導的引導下,我在排練中不斷地分析、體驗和感受人物,這才減少了對“莊周”的厭惡。等進入正式排練後,原來所做的功課都被拋到九霄雲外,我一點點走進了這個“莊周”,但這個過程,真艱難啊。

這不是一個莊周,而是徐棻老師精心設計的三個人物:莊周、楚王孫,還有莊周變化的楚王孫。我一個人得演出三個人物的不同,氣質不同、神態不同、道白不同、聲腔不同。莊周變化的楚王孫還要在分鐘之間變化,讓觀衆能體認出這是楚王孫的“殼”,莊周的“核”。我需要在這樣的“分裂”中完成人物分析、人物體察和人物扮演。

謝濤飾莊周

我在小生(楚王孫)和老生(莊周)之間一時難以轉換的時刻,馬上就意識到,提升的時刻到了,這樣跨行當的瞬時變化,並不是每個演員都能遇到的。這不是傳統舞臺上一趕二、二趕三的情況,這個戲是不停地在行當之中穿插變化的,只要我做到了,就是新高度。難,挑戰,激發了我的興奮度和創作欲,每次聽完曹導的詳細人物解析,我都覺得興致勃勃,然後我就拉着執行導演徐孟珂老師進入實質性的動作試驗中。一次次試錯,一次次糾錯,直到一個動作成型,能完整地準確地表達曹導的意圖,然後再進入下一個動作的構想和設計中。沒有前例可參考,全靠我們自己打磨,那真是痛並快樂着。

《莊周試妻》

舉例來說。

莊周第一次出場,吟誦着“我夢蝴蝶蝶夢我,我觀魚樂魚便樂”,兩句詞已點出半人半仙的身份。

這個出場很關鍵,要爲整個人物定調。莊周是仙氣十足、崇尚自然、潛心修道的聖人,以什麼面目出現呢?我就想到了電視電影中的那些道家人物,仙樂飄飄時,神仙要仙風道骨地出現。可以參考道家指法,還有一個道具雲帚的運用作爲輔助。先給觀衆背影,然後半側身,捋髯口,眼睛眯縫着,自我陶醉的感覺,神態上,要體現出身子輕盈的狀態,對萬物不在意,此時的“莊周”正飄飄然地從沉進悟道的情境設置中走出來。這樣內外都貼近莊周的表現,應該能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再說楚王孫的出場。楚王孫是在第二場出現的,爲了能與莊周進行明確區分,在曹導的建議下,借鑑戲曲中的各種小生形象,把楚王孫的人物基調設定爲風流倜儻、英武陽剛、知書達理的少年公子形象——頭部裝飾雉尾翎,肩披斗篷來體現硬朗和英氣,通過翎子的程式化來體現人物的心情。這當然符合人物設置,如果不是少年英俊又風流儒雅的楚王孫,如何能吸引得田氏爲他心動?

《莊周試妻》

少年的楚王孫必須是清瘦且身板筆直的,有少年英氣,即使是莊周的仙風道骨,也得是清瘦的,爲此,我先去減肥。還有自己是老生行當,一站上舞臺,一弓背,老生的感覺就容易出來了。但這裡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從背到肩到脖子,都要挺得直直的。這樣兩個人物纔能有明顯的對比。

另外,技巧運用這方面,既然頭插雉尾翎,就可展示翎子功技巧,爲了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又去學了翎子功。排練間隙就是我學翎子功的時間,這樣到了排練後期,我也就學了個差不多。

等到楚王孫出場時,抖翎、定場,楚王孫文縐縐的小生腔調一出口,也就給觀衆紮下了一個身板筆直、翎子高豎、斗篷披拂、風流倜儻的少年公子形象。不瞞大家,我也很喜歡這樣一個“楚王孫”,他是我,又不是我,迥異於以往任何一個人物,後來我也聽過觀衆反饋,女孩子都喜歡剛出場的這個真的楚王孫。

最難演最難表達的就是莊周變化的假楚王孫。

謝濤飾楚王孫,任靜飾田氏

假楚王孫的內核是莊周,他就得與真的楚王孫有點區別,得給觀衆一點形象上的提示,我就在舞美劉杏林老師的啓發下,設計了讓假王孫兩鬢佩戴一條前巾,這個假王孫和那個真王孫就有了點不同,這點不同或者可以用流行的說法叫“穿幫”,是有意識地穿幫,還方便我成爲莊周時做捋髯口的動作。

到了第七場,也就是莊周幻化楚王孫試探妻子的那一段表演,我特別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假死復活後的莊周剛剛化變爲楚王孫,面對觀衆的第一個呈現,觀衆第一眼會從服飾裝扮上感到新鮮:哦,這是換了“芯”。我還要表現莊周的一個適應過程,莊周通過“學、裝、演”,逐漸讓自己更接近楚王孫的形象。試妻的時候,我設計了假王孫打背躬發出莊周的老生聲音,背後觀察田氏反應的時候,表演就要出現莊周的狀態,而面對田氏的時候就要“裝、演”楚王孫,兩種神態瞬間變化,把人物複合、多維和間離更準確地表現出來。

《莊周試妻》

我最喜歡試妻“成功”那一段,也就是田氏答應了假王孫“求婚”的時候。曹導讓“莊周”上演了一段最瘋狂的“罵街”表演,而且是跳着腳地罵的橋段。說實在的,這樣的表演我真的有點不適應,這突破了任何一種表演方式。關於人物外化,需要身段動作來輔助表演,莊周情緒最激烈的時候,要穿着厚底靴跳腳,我就借鑑《徐策跑城》表演,運用臺步、髯口、身段功架來表達,然後再試着突破程式運用,跳起來生氣,這在戲曲裡是從來沒有過的動作,但表演出來,感覺還是不錯的,它體現了人物不管不顧的撒潑,把戲曲程式與人物內在情感表達完美結合起來了,準確反映了莊周從聖人變成俗人時跌破神仙設置的反差感。

爲了能把“試妻”這段重頭戲演好,我把角色行動線劃分了層次段落:言語試探—精神引誘—求婚試探—劈棺試探,以此來提示自己每一段表演的遞進發展。曹導曾告訴我演員與角色是分離的,演出中不能完全成爲人物,要跳出來進行理性思考,要與觀衆同呼吸,讓觀衆看到演員心裡的東西,也就是說,必須明白,我要給觀衆什麼?我能給觀衆什麼?我充分利用老生、小生行當之間的對比,從聲音、指法、臺步之間的區別,用戲曲程式把要表達的東西準確地體現出來。雖然這一段只有幾分鐘的表演,但讓演員能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莊周試妻》

整部戲的表演,可以說是我藝術生涯中前所未有的一次挑戰,在劇中我必須在這幾重設定的身份之間瞬間轉換,跳入跳出,這種極有把控難度的表演,雖然讓我身心疲憊,但是演起來卻很過癮,很刺激,很享受!也有新收穫。

爲了演好這部戲,我要經過8次趕場,也就是要換裝8次,每次演出都在換裝的間隙,外在手忙腳亂的,內心卻要按照曹導的要求,爲下一個人物的出場默戲。雖然累,但超級過癮,這對於我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機遇。我是莊周,我也不是莊周,我彷彿是傅山、范進、于成龍、朱買臣,也是他們幾個的總和,我能清晰地看見多重角色、多重手段、多重體悟在莊周身上匯聚,果然,每一步路都不會白費。

另外就是音樂唱腔上的體驗。熟悉我的觀衆都知道,我的戲,音樂幾乎都是劉和仁老師操刀,此前,劉老師已和曹導在《于成龍》裡合作過,他們彼此敬佩。《莊周試妻》這個戲的人物情感細膩複雜,很多唱詞蘊藏着複合情感,比如,劇中有這樣兩句唱:“郊遊歸來多異樣,神色恍惚話反常。”唱詞表達清晰明確,但是你去深入理解這句話,卻發現要表達的更多是疑問:“田氏爲何又把杏花戴上了?而且身上藏了別的男人的扇子,莫非她與他約會了?”類似這樣的細膩複雜的情感非常多。劇中莊周的一段核心唱腔“想當初她對我多麼溫順”,晉劇傳統大多數以七字、十字押韻,但是徐棻老師的文本打破了晉劇的傳統觀念,最多的一句長達 20 個字,最短的只有3個字,以現代人的講述方式去抒發人物的情感,這樣的劇本唱詞構造,就需要我們大膽地去突破和嘗試,因此劉老師在唱腔設計方面也就有了更多的創新和實驗,我們也覺得很好,並未破壞晉劇原味。再如,核心唱段的一句尾音拖腔“唉……嗨呀”,連續三次重複地唱,在感情處理上我想一定不能是一種情感,那麼該如何準確表達?於是我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分出了三個層次:我可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就這麼辦!清晰明確地把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表現出來,有了潛臺詞的輔助,表達人物情感就會更加豐富,演唱也就更加準確了。其實無論是唱腔、表演還是技巧,所有舞臺呈現一定是以人物爲主的,有情感、有對比、有節奏,心理變化明確地刻畫人物纔是表演的最高境界。我深刻理解了編劇導演意圖,在輕重強弱以及細膩情感方面,改變了一些舊的處理方式,力圖在音樂唱腔方面更符合人物形象,爲人物塑造發揮作用。

《莊周試妻》

《莊周試妻》還有諸多創新之處。

一是舞美燈光的設計運用,充分地做到了戲曲簡單寫意的表達,既簡潔明快又極具時代感。舞臺上通過景片推移變化,巧妙地表現日月輪迴和陰陽轉換,極大地提升了這部作品的藝術觀賞性。

二是使用晉劇傳統鑼鼓經開場結尾,首尾呼應,“生旦淨末醜”10位演員展示各行當的程式,它們既代表了芸芸衆生,也象徵着現實生活中的百態人生,這正是曹導對這部戲主題立意的闡釋和表達。

三是劇中10位行當演員身兼數職,分別扮演老寡婦、檢場人、換裝人、角色替身、靈幡等不同身份的人,當他們用戲曲蹺子功塑造“事媽型”的小腳老太太時,整齊劃一、扭捏風趣的呈現,使這部戲更加有看點。另外,還充分運用戲曲獨有的表現手法,將劇中的杏花枝、墳草以及風,用擬人化來表現,尤其是劇中墳草與少婦“搏鬥”環節,使用了“悲劇喜演”的表現手法,增添了戲劇的“詼諧”成分。

全劇還有很多亮點,如楚王孫與田氏不經意相擁,曹導把兩人一瞬間的愛意,運用了“意識流”的表現手法,以慢動作回放的方式放大人物的情感表現,再搭配上舞美燈光的色彩渲染,整個舞臺呈現溫馨又浪漫。還有莊周運用翎子施法將“紙人”化變活人,讓觀衆耳目一新,紙人木偶式表演也深受觀衆喜愛!

排練合成的那一天,我哭了,我理解了莊周,我覺得他的一切變化源於他對田氏的愛,他也是個有七情六慾的男人,而不是曾經的莊周戲裡塑造的那個無情的神仙。

第一次彩排完成,我理解了徐棻老師的本意。莊周的重新上路,並不是要重提封建迷信,並不是要提倡試妻的價值觀,而在揭示一個矛盾的生命個體,在人性深處,用現代視角觀照,照出千年傳統裡的每一個莊周的陰暗面,並對其進行深刻諷刺。這一個莊周,焉知不是生活裡的某一個人,或者是某一個人的某個瞬間?現代思辨還是有意義的,至今對這個戲不同的討論,便是現實的映照,這很好。

《莊周試妻》創排兩年多來,我和我的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獲得了一定意義的認可。但我自己也明白,我還沒有深刻地把握莊周的靈魂,還遠沒有到達自由的藝術之境,正因此,才需要總結它、審視它、研究它。

總體來說,我們將古老的故事和戲曲程式技巧,通過二度創作做出與時代接軌的現代化呈現,充分體現了我們“追求古典藝術現代品格”的創作理念。新莊周,也是新晉劇的無限可能。

(作者系中國劇協副主席,晉劇表演藝術家,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

責任編輯 羅鬆

設計製作 孫竹

主管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 中國戲劇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