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剩不到24小時!郝明義撰文:我國出版業將產生質變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21日將簽署,總統府國策顧問郝明義在網路上撰述文章,提出有關印刷業三大危機。「我們自己最核心、最有特色的出版,將不再有機會開拓大陸市場」,臺灣出版產業鏈條被零碎切割後,倒製造了給對岸出版相關業者,「我們引以爲傲的自由、開放、多元、多樣的出版面貌,以及閱讀選擇,也勢必會產生質變」。
郝明義說,不論是在出版、印刷、書店,或者發行通路里工作的人,還是作者、設計者,還是一個只是愛進書店、愛買書的人,都應該知道,在政府決策沒有戰略思維,部會之間欠缺溝通,對民間聲音毫不尊重,對大陸談判守不住底線的狀態下,馬上就要在24小時之內發生了。
郝明義指出,政府馬上要和中國大陸簽署相關的「服務協議」,尤其是其中開放陸資來臺投資印刷業來看,明顯地看出不但沒有突破,還愚昧、無能、粗魯而自我感覺良好地倒退。
▼臺灣擬開放大陸印刷服務業來臺,總統府國策顧問郝明義(左二)撰文,指兩岸服貿協議將衝擊我國出版印刷業。(圖/資料照)
他說,臺灣的出版市場腹地狹小,出版、印刷、書刊零售、書刊發行這些相關聯的環節,不但分屬不同行業,並且就規模而言,絕大部份都是小型業者,甚至奈米型業者。
然而,郝明義表示,政府不但沒有把臺灣出版業原來就相形弱小的四個產業鏈「捆綁」起來和中國大陸談判,竟然還配合中國大陸一向的談判策略,把四個產業鏈「切割」開來,先挑印刷業來談。這是愚昧。
郝明義指出,臺灣業者要去大陸投資印刷,卻還是拿不到渴望多少年不可得的「書刊準印證」,只能印些包裝紙材及宣傳物出版品。再者,對臺灣印刷業影響如此重大的事情,起碼應該公開討論,對印刷業者,對出版相關產業鏈上下游業者舉辦公聽會,「但是我們的政府部會沒有給同業任何這種公開討論的機會」。
郝明義說,臺灣的印刷業者都是小資本、小人力運作。是弱點,其實也是特長,只要政府能幫業者談到去大陸做印刷可以拿到「書刊準印證」,臺灣再小的印刷業者也必能找到豐沛的資金和人才去擴展新的市場版圖。政府卻主張「把大陸資金引進臺灣,可以協助臺灣印刷業擴大規模及技術升級,活絡市場」,根本是自我感覺良好。
「只剩不到24小時了。」郝明義建議,有關雙方相互開放印刷的部份,應爭取平等待遇。大陸開放給臺灣去投資印刷業務時,不但應准許參與出版物的印刷,並應保證給予「書刊準印證」。「若此協議是個包裹協議,不能臨時局部修改,那就請政府暫停本協議的簽約,不論用任何理由都暫停,全面通盤檢討再決定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