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電價漲得太快太猛 後座力不容小覷

從正面的角度觀之,調漲電費反映成本,達到使用者付費的目標,並提供節能誘因,有利節能減碳的落實,特別是「淨零排放」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之際,調高電價可促使企業正視節能減碳此一重大議題,並採取因應對策。

但電價漲得太突然且幅度太大,對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的影響值得政府關注。因爲國內除了電子資訊業衝擊比較小之外,其他的傳統產業受創程度普遍不小。就一箇中型企業而言,電價一下子調高了15%,將爲企業帶來3~4百萬元新臺幣的支出成本,全年電費將會增加4~5千萬元,如以中型企業盈餘5~10億元來估算,一年將減少5~10%的盈餘。

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雙浪日前表示,電價一次漲15%,幅度太大,廠商連適應的緩衝期都沒有,怎麼受得了?而現在大環境差,企業也無法轉嫁成本。電腦業者尚且如此,國內傳統產業更是難以承受。

再者,臺灣現在產業呈現M型化的現象,高科技、電子資訊業表現佳,傳產、服務業則表現平平。電價調漲15%對毛利率較低的傳統產業,以及受疫情困擾的服務業,衝擊程度可能超過想像,未來可能導致企業倒閉、無力調薪,員工福利受損的局面。反之,電子上游的晶圓製造、代工、IC設計毛利率高,下游的資訊電子產業有很大的比例在海外生產,衝擊較小。電價調漲後更拉大高科技、傳產/服務業績效的差距,乃至薪水的差距,使服務業在召募員工上更處於不利的地位,產業兩極化的現象將更加凸顯。

雖然調整電價已成爲事實,但建議政府仍然可以亡羊補牢,採取以下的配套措施:第一,透過節能減碳的補助,降低企業電價成本的大幅提升。第二,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如果調整電價帶來臺電公司營收增加不如企業訂單流失、盈餘下降損失的成本,這考慮由國庫編列預算補助臺電公司,並分階段調漲電價,讓業者有喘息空間。第三,以目前漲價範圍觀之,仍有近50%的企業、家庭不受影響,無法產生足夠的節能誘因。因此,針對家庭用戶提高2~3%的電價,企業提高5~7%的電價,讓民衆、企業共同承擔成本,如此對臺灣整體的節能減碳也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