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道家常“下飯菜”足以撫慰人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7月06日 09 版)

美食紀錄片《下飯菜》,展示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道道下飯菜。

---------------

下飯,只選一道菜,夠嗎?

最近播出的美食紀錄片《下飯菜》,展示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道道下飯菜。這些菜都誕生於尋常家庭的廚房,純粹照着自家人口味烹製。沒有“標準”的菜譜,想配什麼料,想按什麼順序,自己決定,只要一家人喜歡吃就好。而且絕不多,僅此一道。

例如在四川廣安臘腸蘿蔔是一道當地經典下飯菜。

同樣面對臘腸這種食物,有人專吃瘦肉,有人更愛油水多的肥肉;有人不薰臘腸,也有人堅持要薰一下,薰料還挺豐富,“柏樹芽芽,橙子葉葉花花草草,枯枯藤藤,都可以”。紀錄片拍攝的那戶人家,做下飯菜時,他們將臘腸冷水下鍋,然後和自家種植的冬季蘿蔔一起燉煮30分鐘。

雲南鶴慶的一戶人家,女主人會很精細地把火腿切得和羊乳餅一樣大小,將二者完美貼合,盛在碗裡,然後把碗直接放在米飯上等着蒸熟。

在湖南醴陵,人氣極高的下飯菜是小炒肉。有人喜歡先把五花肉的肥肉扔到油鍋裡爆香,加上“辣帶甜”且“肉厚皮薄”的本地辣椒,再去炒瘦肉。或許,加一勺水還會讓小炒肉吃起來更鮮嫩。出鍋,端上餐桌,舀一勺子帶着湯汁的小炒肉澆到米飯上,立馬成就了一頓最美味午餐

接受中青報·中青網專訪時,《下飯菜》導演王聖志說,在很多地方的方言裡,下飯菜也叫“騙飯菜”。這道菜,能成功“騙”着你把米飯或其他主食吃下去,填飽肚子。

曾經執導過高分紀錄片《早餐中國》的王聖志,無論是生活中自己吃飯,還是創作美食紀錄片,都透着一股濃郁的“守舊”氣息。在他眼裡,舊的東西里藏着永恆的價值,人可以“在過去裡尋找未來”。

“你一輩子走遍世界,不管吃了多少道菜,你心裡能夠記住的,永遠是你家鄉或者你家裡的那幾道特別鹹特別油的下飯菜。”王聖志說。

“吃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簡單地吃,絕對不是複雜地吃。”王聖志相信,一個人往往在越簡陋的環境裡吃得越好,食物越簡單越好,一道家常“下飯菜”足以撫慰人心,讓我們的精神和元氣得到復甦。

中青報·中青網:《早餐中國》後再次創作美食紀錄片,爲什麼想到從“下飯菜”這麼小的點切入?

王聖志:現在很少人提“下飯菜”這個概念了。在以前的農村裡,下飯菜重油偏鹹,因爲那是人們消耗體力勞作以後,需要迅速配主食吃飯的一個重要需求,家家戶戶都有一兩道下飯菜。現在很多城裡人不需要幹體力活,身體不“疲倦”了,但是你的胃和你的軀體是“脫節”的,是“滯後”於這個時代的,所以依然會一看到紅燒肉、紅燒豬蹄這些下飯菜就想吃。

我們做調研,一座城市裡,乾重體力活的人愛去的小館子,你一眼看下來,菜單上十五六道菜全是“下飯菜”——那些菜品可能還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下飯菜的概念雖小,但它和海洋一般非常廣闊,絕不是一個狹窄的門類。比如說,一個地域盛產蘿蔔,那就必然會有蘿蔔乾、鹹蘿蔔、老蘿蔔,甚至有的蘿蔔放了十幾年;海邊的地區,必然就有用大量鹽巴醃製的醬。每個地方的物產會延伸出很多種下飯菜。

中青報·中青網:你選擇在片中出鏡的“下飯菜”有哪些標準?

王聖志:首先,菜品儘量是耳熟能詳的,是每個家裡都能做的家常普通菜,而不是很獵奇的食物;其次,我們儘量選“有對象感的做菜”,比如這道下飯菜是做給中午放學短暫回家吃飯的孩子的,或者要給從田裡幹活歸來的老公吃的。“有對象感的做菜”,往往會有一份心意在菜裡面。可能菜是很平常的,故事是很平常的,但情感是複雜的、豐富的。另外,我個人喜歡挑那些把家裡廚房收拾得很乾淨,整個人做菜狀態很快樂的拍攝對象。

我發現,外面餐館大廚做的蛋炒飯大多不好吃,反而是老百姓自家做的味道最好。這是因爲,家裡人做蛋炒飯,不會意識到自己是什麼美食家,做菜要加什麼秘方,不會想着要顛勺或者加大火,而只是想着把菜做熟,規規矩矩地做給家人吃。沒有任何“美食秘方的心理”,做出來的菜是最好吃的。

中青報·中青網:從《早餐中國》到《下飯菜》,你執導的美食紀錄片爲何都有一種“舊”的質感

王聖志:這是我個人的選擇,我不覺得去拍米其林餐廳能夠撫慰到自己。我們的肉體“來到”2021年,但是胃口可能還停留在另外一個時代。只有舊的東西才能讓人心神安寧。從做《早餐中國》到現在,我一直有意識地做舊的東西,是覺得舊的東西里面有永恆的價值,有恆定的價值在裡面。我是在“過去”裡尋找“將來”的。

2021年07月06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