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平臺貴太多 淘友對退場無感

多數臺灣消費者仍喜歡在價格更便宜的大陸淘寶購物,因此對淘寶臺灣退出市場無感。圖爲同屬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去年在大陸「雙十一」創下逾2684億人民幣成交額。(新華社

淘寶臺灣宣佈年底退出臺灣市場,不過多數臺灣消費者對淘寶臺灣的使用率並不高,對淘寶臺灣退出無感,並稱用過大陸淘寶的人,基本上都不會轉到淘寶臺灣下單,主要原因在於兩平臺相同商品價差太大,有淘友就分享在大陸淘寶APP上看到約130元左右的商品,在淘寶臺灣平臺上卻要價740元,只有沒用過大陸淘寶的新手,纔會在淘寶臺灣下單。

淘寶臺灣剛上市時,訴求是一個全新的完全在地化的APP,跟大陸淘寶不一樣,消費者在上面購買不需要有繁複的轉運集運步驟,並且絕對享有7天鑑賞期的退貨權利,很多臺灣消費者就把它想成是一個跟蝦皮很像的APP,裡面有臺灣本地賣家海外賣家。

許多臺灣消費者剛開始都不知道有淘寶臺灣平臺,很多人是在大陸淘寶平臺上點選商品時,可能因爲IP是來自臺灣,系統建議消費者點選的商品導回到淘寶臺灣,但是原本消費者在大陸淘寶就是要淘「便宜」,導流回臺灣平臺發現價格「貴太多」、「根本變相加費」,從此也不會登入淘寶臺灣平臺,仍會留在大陸淘寶平臺上。

也有消費者表示,臺灣淘寶也是有優點,比如主打特色很接地氣,包括可以超商貨到付款,大陸淘寶則要先付款,賣家纔會出貨;還有淘寶臺灣介面操作簡潔,可輕鬆上手,且付款方式也比較多元,不像大陸淘寶大多要有支付寶,這又必須要開大陸銀行戶頭

此外,臺灣淘寶會將物品的價格加上運費,清楚列出購買商品總費用,但在大陸淘寶平臺買東西,需要先付商品的錢,等商品寄到集運倉纔要付運費的錢,沒有辦法精準算出總共花了多少錢,另臺灣淘寶主打可以退貨,但通常買大陸淘寶的商品,若買到雷貨,只能吃悶虧,因爲寄回大陸流程十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