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天龍“1億元”營收落空 新股東擬定增輸血再拼保殼?

本報記者 蘭雪慶

自去年5月份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爲大有控股後,經歷人事“大換血”的天龍光電開始調整主營業務方向,停止原有單晶爐及多晶爐等產品製造業務,佈局光伏、風電新能源投資開發、EPC工程建設、新能源配件製造與銷售電站運維綜合能源服務平臺

然而,新上任的東家依舊沒能扭轉公司淨利潤連年虧損的態勢。2020年度報告顯示,因公司經審計的淨利潤爲負值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情形,公司股票簡稱由“ST天龍”變更爲“*ST天龍”。同時,深交所向公司下發了年報問詢函。

近日,*ST天龍就問詢函中提出的“第四季度突擊開展新能源EPC項目塔筒項目的原因”、“短期內實施相關項目並確認大額收入的合理性”等一系列問題做出回覆。

“1億元”營收保殼計劃落空

2020年5月新任大股東上臺後,*ST天龍開始藉助控股股東資金實力和行業資源向新能源行業轉型。公司收購了具備相關工程資質的四川中蜀世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四川中蜀”)以承接新能源EPC項目,並新設了常州盛有新能源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下稱“常州盛有”)從事光伏支架和風電塔筒、錨栓生產和銷售。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ST天龍營業收入僅爲126萬元,而第四季度四川中蜀確認新能源EPC業務收入6449萬元,毛利率爲7.05%;常州盛有確認塔筒業務收入4355萬元,但毛利率僅爲1.62%。且四川中蜀、常州盛有2020年度淨利潤均虧損,報告期末淨資產均爲負值。公司是否存在第四季度突擊做大營業收入,以規避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深交所就此向公司發問詢函。

對此,*ST天龍回覆表示,公司從2020年6月份開始更換管理層團隊,8月份開始陸續開展談判業務,陸續簽訂部分業務訂單,從業務推進時間及進度來說,客觀上導致公司主要業務都在第四季度開始實施,由此導致收入也在第四季度確認。上述業務是公司近半年正常市場開拓的結果,具備商業實質,不存在突擊做大營業收入規避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

而對於新能源EPC項目、塔筒業務毛利率過低的問題,*ST天龍則表示,公司剛進入新能源EPC工程及新能源配件的銷售業務領域,缺乏核心競爭力,業務談判主要依賴於低價競爭,因此爲了爭取客戶資源,犧牲毛利率去爭取業務是符合邏輯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ST天龍2020年營收達1.13億元,但公司於2020年9月與安徽斯維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的4921萬元的風機塔筒生產銷售合同,被審計機構定爲“難以形成穩定業務模式的業務產生的收入”,應該扣除。公司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後,營收金額僅爲6449萬元。

根據退市新規上市公司連續兩年扣非前/後淨利潤爲負,且營業收入(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低於1億元,將終止上市。天龍光電因2020年已觸及財務類指標,依舊難逃“披星戴帽”危局,公司“1億元”營收保殼計劃也落空,若2021年再次觸及財務類指標或者出現其他退市情形,則將由交易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對此,清輝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退市新規中,對與主營業務無關、不具備商業實質的營收專項扣除,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具有顯著的引導和警示意義,一些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殼公司將無處遁形,此舉也有助於市場出清一大批殼公司,使我國資本市場新陳代謝日趨良性,股市生態更加健康。”

另外,今年4月19日,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運達股份”)與*ST天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優先採購公司生產加工的塔筒。而根據會計師覈查情況,目前公司的塔筒業務主要模式是主材料自主採購,加工業務外包,公司未開展研發和生產業務,銷售能力和盈利能力較爲薄弱。針對上述情況,深交所提出問詢“公司履行上述協議是否具有合理性及可實現性?”

對此,*ST天龍回覆稱,在該項業務推進的早期,爲避免採購用於支架、塔筒及錨栓等配件生產的固定資產及技術人員團隊搭建風險,公司不會將現有資源投入到塔筒業務的研發與生產,因此獲取訂單後以委託加工的業務模式進行,公司以此業務模式已經確保2020年塔筒業務銷售模式的成功,與運達股份簽訂上述協議具備合理性及可實現性。

“隨着業務量的加大,公司將在原材料採購等方面有望進一步壓縮業務成本,盈利能力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高。”*ST天龍表示,風機塔筒等新能源配件的生產銷售業務爲公司董事會謀劃的新能源產業鏈條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公司2021年會繼續推進各項業務,以提高公司持續經營能力。

新股東擬定增輸血

除了淨利潤連續三年虧損外,因營運資金短缺、對外擔保等引發或有負債等原因,*ST天龍已連續3年被會計師出具了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審計意見。

在生產經營環節,受光伏531政策的影響,*ST天龍本部生產線自2018年12月份以來都處於停產狀態,2019年12月,公司子公司上海傑姆斯也因失去控制不再並表。雖然自2020年下半年,公司子公司常州盛有和四川中蜀開始經營,但是本期合併報表仍然未實現盈利,合併淨利潤爲-3197.44萬元,公司新增的風電設備銷售業務也尚未形成穩定業務模式。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淨資產爲1242.34萬元,但是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達-10.48億元,累計經營性虧損數額巨大,營運資本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爲負數。

除此之外,截至2020年期末,公司因合併財務報表應收賬款賬面價值佔總資產比例達44.79%;且2020年期末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和賬面價值爲3.19億元、9889.18萬元,分別較上期大增48.23%、79614.20%。據此,會計師將公司“應收賬款的確認”識別爲關鍵審計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中單項計提壞賬組合的原值爲1.75億元,已全額計提壞賬準備。據悉,上述應收賬款大多爲2012年以前發生的業務形成,因2012年國內光伏行業遭歐美“雙反”政策打擊,公司客戶出現違約、停產、停業,無法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

針對這些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ST天龍表示,公司已採取發催款函律師函、訴訟等方式進行追討,如本年度經採取法律措施後仍無法收回,公司將對上述案件以壞賬覈銷的方式進行賬務處理。

綜合來看,目前大有控股接手的天龍光電可謂“一地雞毛”,不過在日前召開的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劉文平則對公司2021年的業務胸有成竹。

“大有控股積極支持公司發展,資金上除了流動資金借款之外,還做了定增方案打算注入更多資金。業務上大有控股放棄其所有新能源開發業務,避免同業競爭的同時,原有團隊全面支持公司業務開展。”劉文平表示:“公司對今年業務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公司業務轉型以來,在大股東的支持下,建立了6個電站開發團隊,在全國各地開發了大量的電站資源。我們將用開發業務拉動公司EPC、產品銷售和運維業務的全面開展。公司正努力提高毛利率水平。2020年爲了爭取多做業務,公司主動犧牲利潤水平,換取更多訂單。2021年將會有所改觀,同時市場環境對我們也更有利。”

面對2021年關鍵性的保殼年,公司董秘項新周向投資者表示:“公司本年度將積極推動主營業務業績的提升,將保殼任務細化,以確保不發生意外情況。”

有業內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大有控股在新能源行業的資源儲備還是較爲豐富的,此次通過借款、定增方式爲天龍光電輸血,有望進一步緩解公司資金緊張狀況、拓展新能源開發業務。不過從財務類指標退市新規看,公司2021年需要克服的困難不容小覷,新能源業務毛利率、營收等指標都亟待提升。”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