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變成一個最最平庸的人 你會失望嗎?

《親愛的安德烈》出版十五年來流傳最廣的一篇,是〈給河馬刷牙〉。(示意圖/shutterstock)

《親愛的安德烈》出版十五年來流傳最廣的一篇,是〈給河馬刷牙〉。每隔一段時候,這篇文章就在網路上發燒一陣子。我自己的郵箱,都會收到好多次「推薦必讀」。

在一個海邊的深夜,十九歲正在讀大學的安德烈說:「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我嚇一跳。平常很「酷」,一談到嚴肅議題就跟我來無厘頭黑色幽默的傢伙,突然這麼認真,還真不適應。應該是因爲這黑夜的大海深沉,讓人卸下了白天的僞裝。

「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

他問:「你會失望嗎?」

母子二人坐在陽臺上,陽臺下面就是中國南海。白天,看得見快速的渡船,往左邊的去南丫島,往右邊的駛往較遠的澳門。風雨交加時我們就衝到陽臺上去看閃電,閃電像一株着火的巨大枯樹,炸開在海面上,海水像金礦爆裂。南風薰然時,我們就看夕陽,溫柔的、纏綿的光,點亮海面上所有的島嶼,香港有兩百八十多個島,每一個島,在落日餘暉中,都是天荒地老的深情密碼。

白天不太理會我的兒子,在那天的凌晨三點,也許心中有事,也許青年憂鬱,走到陽臺上面對大海點起一根菸,撞見獨自坐在陽臺上看星星的母親。

「你會失望嗎?」

我沒有立刻回答,因爲,當下就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深刻、極其重大的問題,不能輕易作答。

深深思索之後,才寫〈給河馬刷牙〉。

那是二○○五年,臺灣的青年失業率是百分之十點五九,香港是百分之九點七,巴黎有些區,青年人的百分之四十出了校門找不到工作。

說自己「平庸」,怕自己讓父母失望的青年安德烈,顯然已經在一個焦慮的時代裡,青春的眼睛看向未來,不是陽光大道,而是灰濛濛一片不確定的自我懷疑。

如果安德烈是在二○二二年問這個問題呢?

二○二二是大瘟疫封鎖全球的一年,是戰爭新聞每天籠罩的一年,是畢業生集體沒有出路的一年。二○二二年臺灣廿歲到廿四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一九,是整體失業率的三點三倍,同時青年自殺已經成爲事故傷害之外的最大死因。

有多少今天的青年人,看向未來,覺得看見的是一片不確定的灰濛濛?

在那個中國南海的陽臺上,凌晨三點,當我聽到這個成長中的少年,帶着對我的全心的信任,說自己「平庸」,問我會不會對他失望時,我即刻的感受是心酸、心疼:孩子,是誰說你要讓誰不失望?是誰告訴你,你必須用自己的人生來讓誰滿意?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爲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裡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

比起十五年前,時局是更亂了。疫情中的三年封鎖已經剝奪了年輕人的成長機會,疫情後的經濟蕭條更可能淘空了他們發展的基礎,成爲「失落的一代」。青少年失業,青少年自殺,可能比遠處的戰爭和蔓延的瘟疫更需要我們用心關注,不必說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單單因爲他們是我們的至愛,理由就夠強大了。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個母親的「受傷筆記」,是一個兒子的「獨立宣言」,是兩代人的深思辯論,是兩代人的觀點交換, 是時代的誠實面對,是價值的不閃避的碰撞。

瞭解一個十八歲的人,我們往往不得不先推翻自己。沒有誰對誰失望,只有理解,只有扶持。

而這一切,基於深愛。

(本文摘自《親愛的安德烈》/時報文化)

【內容簡介】

1999年,安德烈14歲,龍應臺離開歐洲,回臺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她和安德烈每天只能透過電話聯繫彼此,久而久之,在分隔兩地的情況下,兩人竟漸漸變得無話可談。2003年,龍應臺卸任回到安德烈身邊,這個曾經與自己最親暱的孩子已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坐在桌子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

龍應思考着到底該如何重新認識這個人,於是邀請安德烈一起透過書信的方式,用三年的時間,重新認識彼此。

在一封又一封的通信中,母子間幾乎無所不談,他們的話題,從生活品味、情感世界聊到年輕人對未來的徬徨不安。更一起探索了兩人對當代總總社會現象的觀察,從對威權的抗爭、歐亞文化的差異,聊到社會與全球貧富差距的階級思考。

「安德烈,請你告訴我,你信中所說「性、藥、搖滾樂」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

儘速回信。MM」

「MM,

能不能拜託拜託你,不要只跟我談知識分子的大問題?生活裡還有最凡俗的快樂:「性、藥、搖滾樂」當然是一個隱喻。我想表達的是,生命有很多種樂趣,所謂「藥」,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我想從佛洛依德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人類是由直覺所左右的。「搖滾樂」不僅只是音樂,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總體概念:一種自我解放,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自由自在地生活,對不可知的敢於探索,對人與人關係的聯繫加深……。安」

36封書信,兩人互述觀點,信中言語交鋒,展現世代與東西文化價值的差異。安德烈對母親直來直往、有時坦率得近乎尖銳;龍應臺則以最大程度的溫暖、以理性與生命的智慧,去理解並回應眼前這一位如此年輕的「成年人」。

面對安德烈的傾訴,龍應臺選擇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從旁提醒,卻不干預。他們重新進入了對方的生活、時間和心靈,同時也記錄下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衝突的努力,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脈絡,以及中西文化對個體思想的影響。

【作者簡介】

龍應臺

作家。2012-14年爲臺灣首任文化部長。2015年爲香港大學「孔樑巧玲傑出人文學者」。2017年爲照顧母親移居臺灣屏東潮州鎮,開始鄉居,行走於鳳梨田、香蕉園、大山大海之間,與果農、漁民、獵人、原住民爲伍。2021年與母親移居臺東都蘭山中,開始在太平洋畔生活。

安德烈  Andreas Walther

1985年在臺北出生,八個月大到了瑞士,三歲時遷往德國法蘭克福。香港大學畢業,現在倫敦工作。愛喜劇、愛電影、愛嘲諷、愛思辯。

《親愛的安德烈》/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