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賣臺奸商李仙得──斯卡羅史觀爭議(二)

公視大戲《斯卡羅》當中,由法比歐飾演法裔美國領事李仙得。(本報資料照)

三、混血漢人定義:

前段使用了「混血漢人」一詞,在此必須略作說明。所謂的漢人在3、4000年前,是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民族大融和,向來也不是一個單一民族的概念。到了秦朝大一統之後的西漢時期,因漢武帝劉徹和漢宣帝劉詢的文治武功達於頂點,大漢帝國開疆拓土國力鼎盛,始獲得了「漢人」或「漢族」之名,得名至今也不過才近2200年。所以先有多族混血之實,後來方有漢族之名。

爾後再經歷五胡亂華(鮮卑、匈奴、羯、氐、羌五種代表性的外族)以降,漢族不斷地自外族加入新血脈,像隋唐盛世的開國英主楊堅和李淵、李世民(李淵的父親李昺,和楊堅互爲連襟,都娶了鮮卑族權臣獨孤信的女兒。李淵正室竇皇后的生母還是鮮卑族北周宇文家族的襄陽公主),不知帶入了多少鮮卑族基因進入漢族,更遑論遼國的契丹族,金國和部分清朝的滿族也都先後加入了漢族這個大熔爐中。加以漢族引以爲傲的族譜家乘,不載母系詳情,也可能以隻字片語美化母系來源,故無法確切得知母系成員的族脈。

由此持平而論,經過千年的混血,漢族只能算是一種文化的概念(含姓氏文字等),切莫不要以血緣或血統來討論。臺大醫學院教授林媽利教授畢生研究遺傳學,從DNA角度解析中原漢人和臺灣居民的差異,而得出「新興臺灣民族」的結論,可能有失之偏頗之慮。

1875年美國外交官李仙得研究臺灣的專文《李仙得臺灣紀行》,2013年在臺出版,書中收錄了李仙得親手繪製的臺灣古地圖,更收藏不少當時原住民生活照片。圖爲當時原住民的交通工具(牛車)。(圖/臺史館提供)

四、原住民起源之辯:

緣於原住民早期沒有文字的缺憾,無法將原住民的歷史文化,有系統保存傳世,所以現今對於原住民起源之議,衆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曾閱讀多本70年代和80年代的英文著述,鹹認臺灣不同的原住民族源自原始苗族和原始波利尼西亞族兩大族羣(proto-Miao and proto-Polynesian)。

關於苗族起源說,已幾乎可以證實散佈在臺灣北部,且爲人口最多的原住民部族泰雅族即是原始苗族的後裔。首先見於1960年代初,一部分自泰緬邊境撤退來臺的孤軍將士及眷屬,被安置於桃園縣(今改爲桃園市)大溪鎮的僑泰新村,其中源自邊區原屬苗族,瑤族的孤軍眷屬赫然發現,與他們住所不遠處的泰雅族同胞的族語和傳統服飾,竟是如此的熟悉(和苗族約6、70%近似)。而自稱有苗族血統的當代歷史大師李敖(先祖自貴州遷東三省)也自此深入研究並確認此說。

至於原始波利尼西亞族,亦即所謂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系列,無疑是許多臺灣原住民部族的來源。2011年,在福建馬祖島羣周邊的亮島上,守備的國軍戰士發現了距今7000年前1男1女的兩具骨骸,並命名爲「亮島人」。經考古學家考證並將樣品送至德國權威單位進行DNA測試後,發現亮島人竟然是南島語族的始祖之一,所以一幅先民由大陸閩江流域,輾轉駐足閩江口的馬祖亮島,再遷徙至臺灣,或繼續壯行至遠洋的播遷軌跡浮現。由此得知絕大多數的原住民先祖,幾乎可斷定是數千年以前自中國大陸遷至臺灣落戶紮根。

五、李仙得的角色

在《斯卡羅》戲劇中,李仙得(Charles Le Gendre 1830-1899)這位洋人的角色舉足輕重,值得我們探討。李仙得爲出生於法國的美國人,畢業自巴黎大學,後隨第一任妻子移民赴美。李仙得壯年時參加過南北戰爭,在短時間內從少校軍官晉升爲榮譽(brevet rank)准將,可見其能力非凡。

1875年美國外交官李仙得研究臺灣的專文《李仙得臺灣紀行》,2013年在臺出版,書中收錄了李仙得親手繪製的臺灣古地圖,更收藏不少當時原住民生活照片。圖爲現位於淡水附近的石油井。(圖/臺史館提供)

李仙得後來又任職美國駐大清帝國廈門領事,任內恰逢臺灣南部美國商船羅妹號船員被殺事件,李仙得勇於任事,主動與清朝高層大員溝通,但滿清官僚以事故之地,在臺灣島區分「漢番」地界的「土牛界線」以外的化外之地爲由,不予積極處理,故多次談判不得要領。李仙得乃親自赴臺實地勘察瞭解,才發展出《斯卡羅》劇中的情節。李仙得在滯臺折衝期間,據信略通臺灣本地語言,他也不失軍人本色地繪製臺灣海岸的山川地形,記錄了部落民情。

之後李仙得的發展更爲傳奇,他洞察滿清帝國對邊陲臺灣的輕忽,竟因緣際會地被日本帝國外務省以「高薪」聘爲外交和軍事顧問,他敦促日軍進軍臺灣攫取利益,直接促成了1874年日軍出兵南臺灣的牡丹社事件,造成了許多排灣族同胞和部落被日軍屠殺滅村。李仙得在日本期間尚娶了日本妻子,退休後又前往朝鮮,成爲朝鮮王室的顧問並終老於首都首爾。

縱觀李仙得不過是一位在商言商,買空賣空的中介者,做起無本生意的「洋買辦」。他手中的貨物是待價而沽的臺灣島和臺灣人民,而潛在買主則是他的母國美國和虎視眈眈的亞洲列強日本。李仙得應該可以蓋棺論定獲得「賣臺」奸商的歷史定位。而《斯卡羅》以李仙得的角色爲主軸鋪陳羅妹號事件的始末,無異於由著名日本間諜川島芳子的視角闡釋的二戰電影,或以吳三桂觀點講解的明清朝代更迭,其中「必然的扭曲情節」真讓我有時空錯亂之感。至於《斯卡羅》劇中表述了多少19世紀臺灣士紳和原住民部落首長的想法,就更不值得置評了。

(作者劉良升現居現居美國德州休斯頓市)

【未完待續,〈斯卡羅史觀爭議〉三之二,連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