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當朝已無諤諤之士──漢中對與隆中對如今何在(歐陽聖恩)

2010年的「英雄再起:大三國特展」透過浮空投影的3D特效技術,參觀民衆宛若穿越時空,置身茅廬中一同聆聽諸葛亮爲劉備分析天下形勢的隆中對。(王錦河攝)

中國歷史上有著名的三大對:「漢中對」、「隆中對」、「鄴中對」,最成功的是「漢中對」。古文言簡意賅,「對」是指對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問有關政治、軍事、經濟方面的策略,亦指君臣的重要對話。「漢中對」不若「隆中對」有名,但成效勝於「隆中對」,是楚漢爭霸時期,韓信在漢王劉邦登壇拜將之後,與劉邦的策略對話,「鄴中對」則史書記載較少。

●韓信「漢中對」助劉邦得天下

《史記》記載韓信「始爲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韓信早年落魄失業,後來投奔項羽未獲重用,只擔任執戟守衛,建議又不被採納,決定轉投靠劉邦。

他起初依然不得志,後來被夏侯嬰、丞相蕭何舉薦給劉邦也只擔任治粟都尉(管理糧倉官吏),韓信負氣離走。隨後「蕭何月下追韓信」終得到劉邦正式接見,並接受蕭何意見以最高禮儀在衆將之前破格任命韓信爲首席大將軍之後,纔有「漢中對」的問世。

但是韓信並未善終,楚漢相爭時,齊國人蒯通知道二虎相鬥的勝負關鍵在於韓信偏向哪一方,因此勸他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韓信沒有答應。過數日,蒯通又勸韓信付諸行動,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蒯通的規勸未被採納,就假裝瘋癲改做巫師。

項羽將領鍾離昧與韓信友好,項羽死後他歸附韓信;劉邦怨恨鍾離昧,欲逮捕殺之。友人勸韓信提着鍾離昧首級見劉邦就沒有禍患,鍾離昧說: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吾今日死,公亦隨即亡矣。乃自剄而亡。韓信持其首謁見高祖以示效忠反遭逮捕,韓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烹的本字);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但劉邦對韓信叛變查無實證,乃赦免韓信但貶爲淮陰侯,軟禁在長安。

謀士張良識相辭官歸隱甘做閒雲野鶴,蕭何具有政治智慧懂得急流勇退,受賞時只要貧瘠之地退隱山林,兩人對皇權都不構成威脅。而韓信功高震主,楚漢相爭時要挾劉邦,強求擔任被他蕩平的齊國國王,又被誤告謀反引起猜忌。

劉邦成爲漢朝開國皇帝后爲鞏固皇權,展開削藩行動消滅異姓王族。韓信的齊王被奪兵權改任楚王,勢力仍然最強,劉邦視其爲眼中釘;最後被呂后及蕭何騙入宮內斬殺並滅其三族,得年33歲(有史書記載此乃劉邦授意借刀除患)。

韓信具軍事才華,其中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背水佈陣」,以3萬軍隊擊敗趙國20萬大軍;以砂囊堵住壅水上游,佯敗渡河,趁齊軍渡河追擊至水中央時,移囊放水淹齊軍無數,殺齊之大將龍且;藉「四面楚歌」瓦解楚軍人心、垓下決戰以衆擊寡完殲項羽最著稱。

韓信對劉邦忠誠無叛意,但好大喜功不知進退,劉邦又生性多疑,有流氓皇帝之稱,終致下場淒涼。因此太史公曰:「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

「漢中對」在《資治通鑑》中有記載,茲摘錄部分原文敘述如後:「信問: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信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曰:惟信亦爲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項王之爲人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匹夫之勇耳」。

韓信問:如今向東爭奪天下,敵人是否項王?漢王說:是。韓信再問:大王自認在勇敢、強悍、仁厚、兵力方面與項王相比,誰強?漢王說不如項王。韓信說:我也認爲大王不如項王。然而我曾侍奉過他,知道項王震怒咆哮時,嚇得千百人不敢稍動,但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將領,因此只是匹夫之勇。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爲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

項王待人慈愛有禮,說話溫和,見部屬患病會心疼流淚,將自己的食物分享給他們。但部屬立下戰功該加封進爵時,卻捨不得給予官印,這就是婦人的仁慈(施小惠而不識大體)。項王軍隊所經之地都遭摧殘毀滅,百姓怨恨不願歸附,但迫於威勢而勉強服從。他名義上是霸主,實際上卻失去民心,使優勢轉爲劣勢。

「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

如今大王能與項王反其道而行,任用英勇善戰之人,有誰不能被征服?將城邑分封給功臣,有誰不心悅誠服?以正義之師討伐項羽分封的3個秦朝降將,順從將士東歸的心願,什麼敵人不能擊潰?

玉雕大師胡紹宇在5.5釐米×8.5釐米玉面上,將中國古典名文《隆中對》共516字的全文鐫刻其中。玉牌微雕《隆中對》字跡雖細如微塵,卻點劃有序,遒勁飄逸,極富金石雕刻韻味。(新華社)

●劉邦自認不如韓信

韓信勸劉邦任天下武勇,以城邑封功臣,以義兵思鄉東歸之心平定三秦;漢高祖劉邦後來滅楚項羽,無一言不酬,所以《資治通鑑》說:「漢之所以得天下,大抵皆信之功也」!韓信雖是武將,卻有高度智慧與能力協助劉邦得天下。

韓信被稱爲兵仙,是漢初天才軍事家,其「漢中對」堪稱戰略謀畫的典範。韓信指出敵強我弱的基本現實,但項羽有個性上的致命缺陷,還有手段上的毒辣兇狠,如坑殺秦軍降卒、焚燒阿房宮、殺天下共主義帝失楚人之心等。而劉邦擁有道義,打着爲義帝復仇的旗號和民意優勢,知己知彼,善用民心,因此最終擊敗西楚霸王項羽

劉邦在楚漢相爭中勝出,有良臣猛將輔佐,能從善如流是贏的關鍵;劉邦曾說:「吾可得天下得力於3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3位皆爲人傑」。

●薑是老的辣 性格決定高度

但劉邦和項羽的年齡差異造成思想和處事態度的不同是很重要關鍵,足爲後人鑑之。《史記》並未具體記載劉邦年齡,徐廣在《史記集解》指出《史記‧高祖本紀》說劉邦起兵於芒碭山時是48歲;皇甫謐在《史記集解》中說劉邦出生在秦昭王51年,亦即公元前256年;臣瓚註解《漢書》的記載判斷劉邦是在秦莊襄王3年,即公元前247年出生。

上述考證顯示,劉邦與項羽的年齡差有24歲、15歲和18歲3種說法。項羽比較單純,性格缺陷是其弱點,有婦人之仁不在鴻門宴上除掉劉邦,有匹夫之勇與高傲寧死不屈,在烏江自刎不過28歲。劉邦至少長他15歲,歷經風霜,在個性、高度和想法各個面向都強過項羽,此乃薑是老的辣。

●三顧茅廬終得「隆中對」

漢末三國時代劉備三顧茅廬求見諸葛亮,前兩次到隆中(今襄陽市古隆中或南陽市臥龍崗)拜訪都沒見到,第三次終於得見纔有「隆中對」流傳千古。茲摘錄《三國志》作者陳壽在「蜀志‧諸葛亮傳」記載劉備與諸葛亮初次見面「隆中對」的部分內容。

先主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劉備說:漢室的統治崩潰,董卓、曹操先後專權,皇上遭難出逃。我不知德行能否服人,力量是否足夠,卻想爲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個人智慧與謀略淺薄,因此才處於今天這局面。但是我的志向不止於此,先生認爲該採取什麼辦法?)

亮答曰:「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

(諸葛亮回答: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小人又少,曹操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天時,也是靠謀略。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號令諸侯,的確不能與他爭鋒。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三世,據地險要,民衆歸附,又任用有才能的人,只能把孫權作爲外援而不能圖謀他。)

亮曰:「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說:將軍既是皇室後代,聲望名聞天下,又廣招英雄,渴望賢才,如果能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之地,和西邊各族和好,安撫南方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生變,就派一員上將率軍從荊州進軍中原,將軍可親率益州軍隊到秦川出擊,百姓誰敢不拿着飯食和水酒來歡迎將軍?果真如此,稱霸的大業就可成功,漢室天下就可復興。)

劉備聽了諸葛亮建言後非常高興,兩人關係日益緊密,但關羽和張飛不悅,劉備誠懇地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兩人才不說話。

●漢中對得天下 隆中對失天下

「漢中對」與「隆中對」以及劉邦、劉備很容易混淆,「兩個君臣對」雖未直接提到漢中,但勝者都涉及漢中。漢中物產豐饒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由漢中進入關中的長安有5條通道,最著名的就是「陳倉道」,韓信採取閃電戰術從漢中襲定三秦的戰役「暗度陳倉」(南朝武將檀道濟所着兵書《三十六計》的第八計)便發生於此,打敗項羽分封的章邯、司馬欣、董翳3位秦朝降將,展開5年的楚漢相爭局面。

由於劉邦破壞公元前203年訂定的楚漢和約,趁項羽不備對其展開殲滅戰;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自刎於烏江岸邊;劉邦很快平定楚地,成爲中國史上第一位「以布衣提三尺劍有天下」,由小小地方亭長變成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初期建都洛陽,後來覺得關中險峻適於建都,又遷都長安,史稱西漢或前漢。

「漢中之戰」是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而爆發的戰爭,《三國演義》裡曹操捨棄漢中時說了很無奈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劉備則說「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意指男的都去戰場,女的擔任後勤工作,無論如何都要拿下漢中。結果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戰爭以劉備勝利告終。同年,劉備成爲漢中王,蜀漢政權至此正式建立。

韓信的「漢中對」幫助劉邦擊敗項羽奪得天下,建立400年的大漢王朝。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以奪取荊、益二州及漢中爲根據地,並建議一從荊州向北進攻、另一從漢中向北進攻曹操取關中。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僅能從漢中翻越險峻的秦嶺進攻曹魏奪取中原,難度極高,只好困守漢中建立蜀漢政權,與魏、吳三分天下,可說是得了漢中,失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人臣遇明主始有君臣對

至於《鄴中對》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和開國名將鄧禹的策略對話。鄧禹曾被喻爲西漢的蕭何,他提出統一天下的策略主要有兩點,一是對當時形勢的判斷,二是爭取民心,從嚴治軍。他勸說劉秀先平定洛陽,再拿下長安,然後北上幽州。但鄧禹的對策在史書少有記載,僅在《東漢演義》以及《光武大帝劉秀開國往事》的「鄴中對策」提及,但被後世列爲「三大對」之一。

洪邁《容齋隨筆》曰:「人臣之遇明主,於始見之際,圖事揆策,必有一定之計,據以爲決,然後終身不易其言,則史策書之,足爲不朽」。「三大對」提出建言者皆遇明主,所提出有關軍事與政治的建議都獲得採納,並獲得一定成效因此能流傳後世。

反觀當今已無「君臣對」,領導人說了算,文武百官與家臣爲自保或求達官顯貴無不順從。蘇軾說「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在歷史的長河裡,古月依舊照今夕,今日卻已非昔日,如今滿朝皆阿諛、鑽營、朦混說謊、違法亂紀之人,諤諤之士已不復存在,歷史的明鏡如今已成破鏡!

【歐陽聖恩專欄每週六刊出】